孙欣
摘 要:在社会上,各种个人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事业成就;在学校里,良好学习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业成绩。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保障。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尝试论述一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们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必备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然而,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节节攀升。鉴于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之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课前、课中及课后全方位地入手。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尝试论述一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课前深入预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奠基
课前深入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前深入地预习不仅可以提前知悉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预见重点和难点知识。当学生预见了课堂重点和难点知识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去聆听、去探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前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进行深入的预习,让课前深入地预习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课前深入地预习了课文。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作者去山中访友,拜访的并不是某位人物,而是山中的各种景物。与此同时,学生也知道了作者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地描写了山中的各种景物……学生学会了在课前深入地预习就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主动思考,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助力
课中主动思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中主动地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他们就会在今后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会在课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问题,让课中主动地思考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推手。仍然以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为例,作者在描写老桥时这样写道:“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学生不禁要发问:为什么作者要把“老橋”比作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合作交流等方式明白了因为老桥多少年来一直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服务,所以它就好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学生学会了在课中主动地进行思考就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课后广泛延伸,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点睛
课后广泛延伸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后广泛地延伸不仅可以巩固复习所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当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广泛的拓展之后,他们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课后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广泛而又适度的拓展延伸,让课后广泛地延伸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点睛之笔。还以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为例,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完课文之后,总结并启发道: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你们在课后与同学交流一下。这样的总结为学生在课后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搭建了桥梁。与此同时,教师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如《名家散文集》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向学生推荐了类似篇目《翻越那座山》……学生学会了在课后广泛地延伸就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深入地预习,让课前深入地预习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启发学生在课中主动地思考,让课中主动地思考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有力推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后广泛地延伸,让课后广泛地延伸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点睛之笔。简言之,教师要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全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红珍.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2016(10).
[2]韩利.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2016(2).
[3]贺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