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勇
摘 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从课本的一道例题出发,对探究性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的教学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类比圆上任意一点与任意一条直径两个端点的斜率之积为定值(点不在直径上)的这个性质,进一步探究分析得到椭圆、双曲线也有该性质,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抛物线并没有这一性质.最后举例分析探究中所得的性质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圆锥曲线;斜率之积;类比归纳
引言
在教学活动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程重要理念之一,而教师的探究性教学是该理念在课堂上的有效表现形式.探究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经历、体验、参与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激活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以课本的一道例题为例,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探究,总结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就探究性教学这个课题作了一点尝试,供参考.
1 案例呈现
1.1 创设问题情景
师:请大家看看这道例题:
例1:数学选修2-1(湖南教育出版社)课本76页
已知两定点A(-4,0),B(4,0),动点P使直线PA,PB的斜率的乘积为-,求证: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1(y≠0) [1 ].
1.2 组织学生活动
设P(x,y),由题设可得:·=-,整理得:+=1(y≠0),其轨迹是椭圆(不包含顶点A,B).
做完例题,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深入挖掘,可能就会发现此例题隐含着圆锥曲线的一个重要性质,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师:观察±4、-与轨迹方程中的a、b之间的关系,你能给出结论与已知条件(定点坐标、斜率之积)之间的关系吗?
生:可以,椭圆方程+=1中,a2=16=42,b2=,-=-= -.
师:能否根据上面的发现,将该具体问题一般化,形成结论?
生:能,可以一般化为:
在平面上与两定点A(-a,0),B(a,0)的斜率之积为定值-(a>b)的点的轨迹为椭圆,且方程为+=1(y≠0).
师:很棒!你能否给出证明?
生:可以,设P(x,y),由题设可得:·=-,整理得:+=1(y≠0),其轨迹是椭圆(不包含顶点A、B).
师:该结论的必要性也成立吗?请给出证明.
生:成立!设P(x,y),由于点P在椭圆+=1上,则有y2=,所以kPA·kPB =·=-.
可概括为:
性质1:椭圆上的任意一点P与长轴的两顶点A(-a,0),B(a,0)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
3 引导学生类比归纳
师(启发):由于圆可以看成特殊的椭圆,那么在圆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
生(举手):圆上的点对圆的任意一直径的两个端点(该点不在直径上)的张角都为90°,此时斜率之积为-1.
学生归纳为:
性质2:圆x2+y2=r2上的任意一点P与圆的任意一条直径AB(P不在AB上)的两个端点连线,若线PA,PB的斜率存在,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为定值-1.
師(启发):圆可以看成特殊的椭圆,圆上的点对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点不在直径上)的张角都是90°,即斜率之积为-1.类比圆的这个特殊性,椭圆中是否也有这个性质?
经过思考、分析、类比.
生:将性质1中的A,B改为短轴顶点时也是成立的!
生(补充):其实A,B只要是关于椭圆中心即原点对称就可以的。
师(惊喜):能否给出证明?
生:用点差法证明,设P(x,y),A(x0,y0),B(-x0,-y0),则kPA·kPB =·=,又因为点P,A在椭圆上,则有+=1,+=1,两式相减整理得:=-,所以直线PA与PB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性质1可改进为:
性质3:点P为椭圆+=1上的任意一点,AB为过椭圆中心的任意一条弦,若PA,PB的斜率存在,那么斜率之积为定值,且为-.
师:非常好,得到椭圆的一个重要性质,那么类比椭圆的这个性质,能否将它进一步推广到双曲线?
生齐声:可以.
学生分小组活动,经过类比、探究、分析,归纳总结为性质4.
性质4:点P为双曲线-=1上的任意一点,AB为过双曲线中心的任意一条弦,若PA,PB的斜率存在,那么斜率之积为定值,且为.
该性质的证明过程与椭圆性质的证明方法类似(略).
有些小组的学生自发提问:能否进一步将该性质推广到抛物线上?
学生陷入思考,共同探究分析确定:抛物线上没有该性质.原因是:圆、椭圆及双曲线都是中心对称图形,而抛物线不是,故没有.
4 灵活应用,突破难点
在解选择题、填空题时,运用此结论可以快速求解,达到小题快做、简单做的目的,同时在解决解答题时,该结论作为中间结论,用来突破难点、障碍点,也是非常有效的!
例2: 如图1,若双曲线x2-y2=a2(a>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点P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的点,若直线PA,PB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且β=mα(m>1),那么α 的值是( )
A. B. C. D.
解法一:根据常规方法求解,可设P(x0,y0),则有tanα =,tanβ=,又因为x02-y02=a2,则有tanα·tanβ==1,又因为α,β∈(0,),所以α+β=,则有α=, 选D.
解法二:根据探究的结论马上有:kPA·kPB ===1,即tanα·tanβ=1,又因为α,β∈(0,),所以α+β=,则有α=,选D.
评析:常规解法以点P(x0,y0)为参变量,可求出tanα·tanβ=1,但若能利用双曲线中的这个重要性质kPA·kPB =,则答案轻松可得.
例3:如图2,已知点P为椭圆+=1上异于长轴端点 A,B的任意一点,直线PA,PB分别交直线x=4于M,N两点,以MN两点为直径做圆C.
(1)求圆C直径的最小值;
(2)圆C是否恒过两个定点?若是,求其坐标,否则说明理由.
分析一:常规解法中需设点P(s,t),求直线PA方程=直线PB方程=,再分别联立直线x=4,可得点M(4,t),N(4,t),又因为P(s,t)在椭圆上,则有t2=3-,所以MN2==,设λ=,则(12+λ)s2-96s+192-4λ=0,因为该方程有解即 Δ≥0,则λ2-36λ≥0,所以λ≥36或λ≤0(舍去),所以MN的最小值为6.
(2)略.
分析二:设M(4,m),N(4,n),不妨设m>0,n<0,
∵kPA·kPB =-=-,∴kMA·kNB =·=-,则mn=-9,∴MN=m-n=m+(-n)≥2=6,当且仅当m=3,n=-3时,等号成立.
(2)略.
评析:该题考察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难题.如果能注意到上述探究的结论,即kPA·kPB =-=-,再灵活应用化归转化数学思想将PA,PB的斜率转化为MA,NB的斜率,就可以绕开中间参变量P的坐标,解题就显得轻松快捷,这就是这个结论在解这类难题时突破难点、障碍点的一大亮点!
应用椭圆的这个重要结论可以快速解决下面这道题的第3问,读者不妨试试.
例4:(2012年江苏高考)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M,N分别是椭圆+=1的顶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P,A两点,其中P在第一象限,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接并延长AC,交椭圆于点B,设直线PA的斜率为k.
(1)、(2)略;
(3)對任意k>0,求证:PA⊥PB.
5 反思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该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适时的启发、引导,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经历、 体验、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从头脑里自然的流淌出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经历一节课的探究活动后,收获很大,应该鼓励学生课后去主动寻找类似例题,来巩固、体会、加深相关的解题思路与策略,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后续应该对这类例题进行变式拓展,变式拓展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又可以让学生领悟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景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选修2-1(理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