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审计能降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风险吗*

2017-07-03 15:33郭汝婷
珞珈管理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审计师比率事务所

● 苏 灵 郭汝婷 沈 沁

(1,2,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00072)

高质量审计能降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风险吗*

● 苏 灵1郭汝婷2沈 沁3

(1,2,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00072)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和独立审计信号理论,以我国2000—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质量的独立审计能否降低募集资金变更风险。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IPO审计时,聘任高质量审计的公司未来发生募集资金变更的可能性更低。说明独立审计能通过其鉴证作用,发挥信号传递效应,降低企业募集资金未来投资项目变更风险,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IPO后三年内一直未变更事务所的公司中,聘用了高质量审计的公司相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发生募集资金变更的比率更低。第三,我们还发现聘请高质量审计的公司采用显性变更的比率大于采用隐性变更的比率。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资本市场中的能够起发挥审计外部治理作用,为高质量审计降低代理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新的证据。

审计质量 募集资金变更 信号理论 代理理论

1.前言

IPO市场中企业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话题。Myers and Majuf(1984)提出事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将导致企业拒绝发行新股或推迟实施盈利项目,有效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减少交易双方信息差异化程度。独立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的净化器和信息防火墙,对披露的信息发挥着鉴证和监督作用(Jensen & Meckling,1976)。然而现有研究表明,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和服务并非同质,当公司IPO时,高质量审计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处于信息优势的内部人和信息劣势的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差异,进而影响公司自愿披露策略(Lee et al.,2003)、公司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抑价率 (Beatty,1989;Holland & Horon,1993)以及公司再融资策略等(Dasgupta & Hilary,2009)。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高质量审计在IPO市场上的信号作用。

与西方资本市场不同的是,我国IPO市场是以项目为基础的股权融资制度。IPO募集资金行为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安排,在特殊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因,试图通过对募集资金项目采用强制性信息披露将这种不完备契约引向完备契约(杨全文、薛清梅,2009)。募集资金项目的相关信息既是发审委审核首发的重点部分,也是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重要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当公司IPO后变更募集资金行为却时有发生,无论公司变更动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变更行为带来公司风险增加。根据金融定价基本原则,风险上升使股票价值下降,因此变更募集资金风险意味着投资者最初价值判断的偏离,对公司诚信、业绩和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Francis(2005)指出审计师能意识到公司的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其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那么基于我国特殊的项目融资制度背景,在IPO时,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否成为公司减少变更募集资金风险的信号呢?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具体来说,我们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审计作为公开信息第一道防线,能否在IPO阶段发挥信号传递作用来减少资本市场对募资项目信息不对称程度?当企业IPO后,独立审计又能否作为持续信号发挥监控机制来缓解企业的代理冲突?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IPO审计时,聘任高质量审计的公司在IPO后三年内发生募集资金变更的可能性更低。说明独立审计可以通过其鉴证作用,发挥信号传递效应,降低企业募集资金未来投资项目变更风险,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第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开上市后三年内没有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中,聘用了高质量审计的公司相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发生募集资金变更的比率更低。我们还发现,聘请高质量审计的公司采用显性变更的比率大于采用隐性变更的比率。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资本市场中的能够起到监督作用,为高质量审计降低代理成本提供了有力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高质量审计可以作为企业一种自愿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反映更低的信息风险,这对于提高转型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余下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相关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样本选择和模型设计,介绍了主要研究变量的含义和衡量;第五部分是实证检验结果及其分析;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

2.文献回顾

IPO连接着发行方和潜在投资者双方,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等,这种事前非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从理论上说,相对于发行者来说,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现有资产价值、发行者潜在的私人收益及任何其他影响到投资盈利能力的企业特征信息是不完美的(Tirole,2005)。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了避免IPO市场“橙子”效应带来的股价低估,具有更多私有利好消息、更低风险的企业有激励去减轻投资者的信息劣势。

经验证据表明IPO过程中可供企业家选择的信号传递机制包括:(1)通过保留所有权比率来传递未来良好预期。企业家根据企业未来风险水平的私有信息确定保留的所有权比率,当未来风险越低时,保留所有权比率越高(Leland & Pyle,1977;Datar、 Feltkam & Hugkes,1991);(2)采用自愿信息披露,主动向投资者公告有关企业项目的前景来减轻信息的不对称。虽然主动披露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它通常适用于一经披露投资者能验证的“硬信息”,但对于那些投资者不能验证的“软信息”披露策略对减轻不对称信息就不那么有效了(Tirole,2005),因此需要借助于第三方提供的认证服务;(3)通过聘任具有信息搜集、分析和鉴别能力的信息中介提供质量认证,包括承销商、评级机构、独立审计机构等。而独立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的第一道防火墙,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关键鉴证作用。具有良好私人信息的公司在综合考虑高质量审计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后,更愿意聘请高质量审计,以对外传送有利信息(Titman & Trueman,1986;Choi & Wong,2007)。 Lee等人(2003)验证了澳大利亚IPO市场上审计质量、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风险的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在一个法律成本相对低、允许公司对预期盈余采用自愿披露的资本市场中,主动披露盈利预测的IPO公司更可能聘任高质量审计师。因此,审计质量的选择是公司和外部投资者进行私人信息交流的途径,通过这种差异化自身的途径向市场传递“信号”。

IPO阶段聘任高质量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的效果如何呢?Beatty(1989)、Holland和Horon(1993)的研究证实审计师声誉可以提高公司股票价格、降低发行抑价率;王兵、辛清泉等人(2009)以中国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发现审计师声誉在中国已形成并影响股票定价。于李胜、王艳艳等人(2007、2008)提出信息中介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降低企业的信息风险来影响资本市场中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林永坚,王志强(2013)的研究表明与本土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在国内市场确实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正向盈余管理的制约上。王艳艳等人(2006)提出高质量审计能有效提高盈余的信息含量、制约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张敏等人(2011)指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能改善独立审计的治理环境,进而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在我国以项目为基础的融资制度要求募集项目是首次公开上市重要信息,然而资本市场中存在大量IPO募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向变更,对公司带来明显的短期负面绩效(刘少波、戴文慧,2004)以及长期盈利能力下滑(陈文斌,2007)。持不同观点的文献认为变更募集资金行为是公司管理层和经营者慎重的重大投资决策,上市前后经营业绩下降幅度越大越会引起变更募集资金行为,并且这种变更能改进未来经营业绩,因此变更行为从总体上看是善意变更(杨全文、薛清梅,2009)。事实上,上市前后经营业绩的下滑恰好能反映出IPO时企业历史盈利能力信息准确度欠缺及对募资项目缺乏充分论证和前瞻性,这种事后的纠错和补偿机制(刘少波、戴文慧,2004)并不能改变IPO时信息风险更高的现实。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高质量的独立审计能否识别公司IPO募集资金变更风险,减少缔约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契约得以顺利签订和有效履行并通过良好的审计质量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息可信度、降低公司估值风险,从而提升股票发行价格。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变更募集资金的角度,透析高质量审计是否能发挥信号效应,减少信息风险。

3.研究假设

3.1 IPO审计的信号传递效应

IPO联系着资本供需双方,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等,为了保证IPO活动正常进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成为基本的制度安排。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是以项目为基础的项目型股票融资制度,所募集资金专款专用,政府通过《证券法》等法规制度的形式规定IPO公司必须对外披露公司历史财务状况、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公司预期未来收益等信息(杨全文等人,2009)。这些是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重点,也是投资者赖以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于IPO公司来说,如何赢得投资者信任和认可被摆在第一位,现有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将随着一致对外而弱化,他们将形成利益联盟体来保证公司发行利益。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了避免IPO市场的“橙子”效应,具有更高质量、更多私有利好消息、更低风险的企业更愿意聘请高质量审计,对外发送良好的信息,减轻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因此审计质量的选择是公司和外部投资者进行私人信息交流的途径,通过这种差异化自身的途径向市场传递“信号”。

审计师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主要涉及:(1)对前三年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审计;(2)对募集资金未来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出具盈利预测审核报告。这些是现代投资决策模型中,得以判断股票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基础。如果公司上市后,募集资金并不能按照招股说明书上的承诺实施,则将反映出公司IPO时拟实施项目的随意性,这将加大资本市场风险。尽管审计师在IPO审计阶段并不能改变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它能起到关键的鉴证与甄别作用。高质量审计将作为一种信号显示机制,直接影响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值及投资者对其分布的预期,降低未来企业变更募集资金的风险。据此,我们提出假设1: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质量审计能发挥信号传递作用,降低企业募集资金变更风险

3.2 独立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

中国资本市场具有股权高度集中的转型经济体特征,代理问题主要体现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冲突(Joseph & Wong,2002),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为自己谋利。现有研究文献表明,IPO募集资金的使用可能受到大股东代理问题的影响,如大股东可以通过降低募集资金投入比率、产生更多的闲置资金来获得代理收益(陈文斌、陈小悦,2005),也可能以关联交易的形式将募集资金转移到大股东口袋进而获得收益(翟春燕、张为国,2005)。马连福,曹春方(2011)以2001—2005年A股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及公司治理角度对募资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较好的公司治理在非国企中能有效降低募资变更几率,支持公司战略。然而,当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失效和治理结构存在缺陷,难以有效减轻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冲突时,外部审计约束是否能作为替代机制发挥作用呢?

代理理论认为高质量的信息中介如独立审计是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的一种有效机制(Watts & Zimmerman,1983;Fan & Wong,2005)。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IPO后,应当按照招股说明书或募集说明书中承诺的募集资金投资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核,出具专项审核报告,在年度报告中披露。这就为审计师在IPO后对募集资金进行持续鉴证和监督,并表达自己审计意见提供了法规依据和可能。

为了检验高质量审计是否能发挥更好的监督效应,我们选择IPO后三年内一直没有更换事务所的公司为样本,考察高质量审计和募集资金变更的关系。之所以选择三年内没有变更事务所的公司,是为了保证审计师有足够长的时间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持续监督,同时又避免事务所变更引起审计监督效应变化的影响。高质量的审计活动能够通过限制控股股东操控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关联交易的可能,来降低募集资金变更的几率,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据此,我们提出假设2:

H2:IPO后三年一直没有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高质量审计发挥监督效应,降低募集资金变更风险

4.样本选择和模型设定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及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CSMAR数据系统。对于募集项目变更数据通过巨潮咨询网手工收集整理获得,会计师事务所数据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本文选定2000—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作为起点是因为从1998年发生了第一起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变后,2000年开始出现了大量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行为,截至2011年是因为研究需要IPO后三年的审计变更数据。,并满足以下条件:(1)招股说明书中详细公告IPO募集资金使用计划;(2)IPO后三年财务报告中披露了募集资金使用状况。同时,我们剔除了金融类公司、同时发行B股的公司及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选定的样本公司为769家。选择IPO后三年一直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样本时,共获得样本公司545家。样本分布状况见表1:

表1 样 本 分 布

表1显示了IPO阶段,由国际“四大”或者国内“十大”审计的公司有232家,占总样本的30.17%,说明高质量审计在审计市场上所占份额相对较低。在对公司在IPO后三年未变更事务所的统计中,我们发现IPO时聘任高质量事务所的公司在未来三年一直未发生事务所变更的公司有186家,未变更比率为80%;而一直聘任非高质量事务所的公司为359家,未变更比率为67%。这意味着聘任高质量事务所的公司变更事务所的可能性低于聘任非高质量事务所的公司。

4.2 募集资金变更的衡量

本文所指的募集资金变更,是指上市公司在公开募集资金后三年内*之所以采用三年,是因为如果公司在三年内仍然未能实施招股说明书上的项目投资,那么项目实施的时机和经济状况早就改变,可以合理推论该项目将不再恰当。没有按照招股说明书上承诺的项目进行投资,而是改变了原募集资金的投向。具体包括:投资项目的变更、投资项目的终止、投资项目延期、没有达到招股说明书预期的收益、募集资金变为其他用途等。为了衡量募集资金变更程度,我们计算了募集资金变更比率。具体来说:

第一步: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布的计划投资项目,我们追踪IPO后三年财务报告中每个项目的实际投资额,并计算它们三年内总投资额;

第二步:利用第一步计算的项目实际募集资金投资额与招股说明书上公告的该项目计划投资额求比值,若IPO后三年该项目实际投资募集资金总额不足项目计划投资额30%的,我们认定该项目已发生事实变更;

第三步:计算公司所有发生事实变更项目的计划投资总额,计算其与招股说明书所有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的比率,用该比值表示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比率。

4.3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为了检验假设1,我们构建如下模型。由于本研究可能存在自选择问题,即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客户是优质客户,无论聘请谁进行独立审计,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概率都更低。因此,本文根据Chaney等人(2004),于李胜、王艳艳等人(2008)的做法,采用两阶段回归的方法控制审计师自选择问题。第一阶段为事务所选择模型(模型1),将回归产生的IMR(inverse mills ratio)作为第二阶段的控制变量;第二阶段(模型2)检验审计质量能否反映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的可能性。具体构建模型如下:

Big=β0+β1Size+β2Debt+β3ROA+β4Amount+∑βiIndustry+∑βiYear+ε

(1)

Changerate= α0+α1Big+α2Gov+α3Size+α4ROA+α5Amount+α6Region+

α7IMR+∑αiIndustry+∑αiYear+ε

(2)

为了检验假设2,我们构建模型3,样本为上市后三年未更换事务所的公司,此时big=1意味着公司在公开上市后三年内一直聘任高质量事务所,而big等于0时,意味着公司在公开上市后三年内一直聘任非高质量事务所。

changerate= γ0+γ1Big+γ2Firstshare+γ3Gov+γ4Size+γ5Amount+γ6ROA+

γ7IMR+∑γiIndustry+∑γiYear+ε

(3)

因变量:

Changrate为募集资金变更比率,详细定义见募集资金变更的衡量。

解释变量:

Big为虚拟变量,代表审计质量。当公司聘请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进行IPO审计时,big取值为1,否则为0。“国内十大”的选择标准是:根据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名,将2003—2011年公布的9次全国排名中至少5次在前10大的事务所定义为“国内十大”*具体包括:普华永道中天所、安永华明所(含安永大华所)、德勤华永所以及毕马威华振所、上海立信、岳华、信永中和、天健、中审、大信和利安达。。

控制变量:

根据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Choi & Wang,2007;于李胜、王艳艳,2008;王兵、辛清泉,2009;陈文斌等人,2005),我们还控制了以下其他变量。模型(2)中控制:公司最终控制权性质(Gov),如果最终控制人为政府控制,则取值为1,否则为0;企业规模(Size),用上市时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公司资产报酬率(ROA),代表公司盈利水平; IPO实际募集资金(Amount);企业所在地(region)。模型(3)中控制了影响企业代理问题的内部治理结构因素——firstshare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比率,用来代表股权集中度,集中持股越大的第一大股东越有能力和动机掩盖问题,避开外部审计约束(唐跃军、李维安等人,2006)。在自选择模型2中,我们控制了影响审计师选择的企业规模(size)、负债比率(debt)、企业盈利水平(ROA)。

5.实证检验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

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分别对全样本、高质量审计公司和低质量审计公司的子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从表1统计结果来看,总体上,上市公司平均募集资金变更比例达到30.87%,意味着募集资金变更行为的普遍性;聘请高质量审计的公司达到34.23%;政府控制的公司比率为29.03%,第一大股东股权比率为43.25%,充分显示我国股权集中度高的特征。在对高质量事务所和非高质量事务所的公司进行分样本统计中,我们发现,高质量事务所客户的募集资金变更要小于非高质量事务所的客户,这为我们关于高质量审计与募集资金变更风险之间提供了初步证据。另外,高质量事务所客户的资产平均规模、资产报酬率及审计收费均不同程度大于非高质量事务所客户,反映出事务所自选择问题是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高质量事务所客户的第一大股东比例要低于非高质量事务所的客户,暗示着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更严重的公司更愿意聘任非高质量事务所。从募集资金总额可以看出高质量事务所客户的平均募集资金额要远高于非高质量事务所客户募集资金总额。

表3为样本各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big与changerate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负相关,初步支持了我们的假设,说明高质量审计对应着更低的募集资金变更。同时其他各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3,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 样本Pearson相关性分析

注:*,** ,*** 分别代表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下同。

5.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高质量审计的信号效应

考虑到审计师自选择问题,我们首先对审计师选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司资产规模越大、资产报酬率越高、审计收费越高的公司越容易选择高质量审计,而且显著性水平高。但资产负债率对审计师选择的负相关关系结果不太显著。为了解决自选择问题,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在模型2中加入了由模型1回归后得到的IMR来代表潜在选择偏误。对模型1的检验显示公司规模、资产报酬率水平和IPO募集资金与审计师选择显著相关,但资产负债率的系数并不显著(图表略)。

表4报告了高质量审计与募集资金变更风险的回归结果。其中,被解释变量是募集资金变更比率(changerate)。在对全样本进行检验中,我们先检验了不考虑自选择模型的OLS模型,结果显示changerate与big虽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在考虑了审计师自选择问题的2SLS回归结果表明,changerate与big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高质量审计对应着未来更低的募集资金变更比率,支持了本文的假设一。同时changerate与gov也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意味着政府控制公司募集项目变更的比率更低。这与政府控制企业变更募集资金投资的程序更为复杂,监管更多有关,而非政府控制企业则更为自由。企业所在区域(region)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在IPO时的股权结构和地域并不能反应未来募集资金变更风险。其余的控制变量结果均显著,自选择系数IMR的系数显著性为正,说明自选择问题是研究中必须进行考虑和处理的。

考虑到2005年开始,我国IPO定价中逐渐采用询价制,从而使得机构投资者具有定价话语权,审计师声誉开始发挥效应,公司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的动机变得更强(王兵、辛清泉,2009),因此我们以2005年为分界点,进行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changerate与big的系数不显著,而2005年以后的系数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与王兵、辛清泉(2009)年的结论吻合,说明随着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审计师信号传递机制正逐渐建立起来,在反映企业未来募集资金变更的风险问题中越来越显著发挥作用。在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公司的分样本检验中,得到和全样本一致的结论,两者之间没有差异。这说明无论是政府控制还是非政府控制企业,聘请高质量事务所在IPO时的信号效应没有什么差异。

表4 高质量审计的信号传递效应

2.高质量审计的监督效应

表5报告的是在IPO后三年高质量审计监督效应分析结果,我们看到,big的系数为-2.622,与募集资金变更比率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表明在IPO后,连续三年一直聘用同一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越高越能降低募集资金变更比率,这一回归结果支持了假设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募集资金变更比率显示出边际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内部治理约束越差导致公司出现更大程度的募集资金变更。对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的分样本检验中发现:(1)在政府控制样本中,审计质量与募集资金变更比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的系数不显著;(2)相对于政府控制样本,在非政府控制样本中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要低,但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的系数显著性为正。这意味着,政府控制的公司外部审计对募集资金投资的监督约束效应更强,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受到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影响更大。

表5 在IPO后三年高质量审计的监督效应

5.3 进一步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假设2,我们还考察了公开变更公司与高质量审计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我们以公司在发生实际募集资金投资变更后,是否进行公开宣告来检验外部审计的监督效应。根据深圳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拟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应当在提交董事会审议后2个交易日内报告交易所并对外公告变更具体原因、拟投资新项目情况等。然而,有些公司事实上发生了实质性的事实变更,但并没有按照交易所规定对外公开宣告。此时,高质量审计如果能够发挥监督效应,则将督促上市公司进行公开宣告。

据此,我们将公司募集资金变更金额占总募集资金比率大于40%的公司认定为事实上的变更*我们也以30%、50%作为划分比率进行了测试,结果并不改变研究结论。。对这些公司检验高质量审计对公开宣告行为的影响,检验模型如下:

logit(announce)=α0+α1big+α2gov+α3firstshare+α4lnsize+α5ROA+ε

(4)

其中,announce表示公开宣告变更。若公司发生募集资金变更后,进行公开宣告变更,则announce取值为1,否则为0。其他变量含义同上。

表6回归结果发现,高质量审计与公开宣告变更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且big的系数为0.413。这与我们的预期一致,说明高质量审计确实能够起到监督作用,有利于公司及时对外公告真实信息。同时我们发现所有权性质与公开宣告变更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政府控制的公司在遵从交易所规定方面比非政府控制公司表现更好。这与我们前面分析的政府控制公司发生募集资金变更行为更少的结论相吻合。但是第一大股东比例和公司规模与是否公开宣告的关系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高审计具有监督效应,政府控制公司更容易在发生变更后进行公开宣告。

表6 高质量审计对公开宣告变更的影响

6.研究结论

本文依托独立审计的信号理论和代理理论,以我国2000—2011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检验独立审计与募集资金变更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高质量审计的信号传递机制和监督机制作用。研究发现:(1)在IPO阶段,高质量独立审计能有效传递募集资金变更风险的信息,支持独立审计的信号角色,其有效的信息过滤作用能够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风险,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2)在IPO后,高质量审计能降低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比率,同时高质量审计能督促公司在发生实际募集资金变更时,采用显性变更而非隐性变更。这些结论证明独立审计能够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审计治理机制,有效制约企业内部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为独立审计的投资者保护角色提供新的证据。

[1] 陈文斌,陈小悦. 大股东代理问题与IPO募集资金的使用 [J]. 南开管理评论,2005(8).

[2] 李明辉. 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 [J]. 经济科学,2006(3).

[3] 刘少波,戴文慧.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研究[J]. 经济研究,2004(5).

[4]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 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外部审计约束[J]. 审计研究, 2006(5).

[5]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 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J]. 经济科学, 2006(2).

[6] 王兵,辛清泉. 寻租动机与审计市场需求:基于民营IPO公司的证据[J]. 审计研究, 2009(3).

[7] 王兵,辛清泉,杨德明. 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来自IPO定价市场化的证据[J]. 会计研究, 2009(11).

[8] 杨全文,薛清梅. IPO募资投向变更、经营业绩变化和市场反应[J]. 会计研究, 2009(4).

[9] 于李胜,王艳艳,陈泽云. 信息中介是否具有经济附加价值?[J]. 管理世界, 2008(7).

[10] 于李胜,王艳艳. 信息风险与市场定价[J]. 管理世界, 2007(2).

[11] 林永坚,王志强. 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经研究, 2013(6).

[12] 马连福,曹春方. 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J]. 管理世界, 2011(5).

[13] Beatty, R. Auditor reputation and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TheAccountingReview, 1989, 64 (4).

[14] Chaney P.K., Jeter D.C., Shivakumar, L. Self-selection of auditors and audit pricing in private firms [J].TheAccountingReview, 2011, 79(1).

[15] Datar, S.M., Feltham, G.A., Hughes J.S. The role audits and audit quality in valuing new issues [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 1991( 14).

[16] Dye, R.A. Auditing Standards, Legal Liability and Auditor Wealth [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93(10).

[17] Choi, J., Wong, T.J. Auditors’ governance functions and legal environments: An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 [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 2007( 24).

[18] Holland, K. M., Horton, J.G.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n the unlisted securities market: The impact of professional advisors [J].AccountingandBusinessResearch, 1993(4).

[19] Jensen, M.C., Meckling, W.H. Theory of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ofFinanceEconomics, 1976(3).

[20] Titman, S., Trueman, B.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ation of new issues [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 1986(6).

[21] Watts, R.L., Zimmerman, J.L. Agency problems,auditing,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J].TheJournalofLawandEconomies, 1993(10).

专业主编:李青原

Can Auditor Decrease the Risk of Investment Orientation Change

Su Ling1Guo Ruting2Shen Qin3

(1,2,3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Based on signal theory and agency theory of auditor,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or and the change of committed investment projects using the data from 2000 to 2011 in Chinese listed firm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re: (1) During IPO period, high auditing quality can sign lower risk of investment orientation changes, and support the signal effect of auditor. (2) Further research found that, among the companies that did not change auditor during past three year of IPO, those who employed high auditing quality had a lower rate of investment orientation changes than other companies. (3) Those who employed high auditing quality will take obvious change more than that of concealed chang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auditing quality in the capital markets can play the role of audit external governance, and reduce agency costs,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udit quality; Change of committed investment project; Signal theory; Agency theory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管变更、权利重构路径与公司业绩”(15YJA6630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沈沁,E-mail:452556743@qq.com

F239.4;F276.6;F275

A

猜你喜欢
审计师比率事务所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设计事务所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2017 年度业务收入前100 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