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敏?孙红艳
摘 要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民族历史的重要符号,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纽带。但是,随着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承观念、传承队伍、传承路径三个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对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指明了方向,具体策略是: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传承吸引力;加强传承队伍建设,增强传承的师资力量;构建传承新范式,提高传承有效性。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3-0039-05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民族工艺产品及其制作过程中的手工技艺,其中工艺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利用一定工具或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并且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的特征[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體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2]。可见,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所需。为此,我国要针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继承传统学徒制基础上,积极探寻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范式。
一、承古融今:现代学徒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实现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3]。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传统学徒制的核心特征,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一)缘于历史的选择
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两种方式: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世代相传与无血缘关系的民间学徒制。其中,学徒制的主要特征是师傅带徒弟共同劳动,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徒弟的虚心学习,徒弟逐渐习得一门知识或掌握一门技艺,这是我国技能传承的重要方式[4]。中国在先秦时代已有较为完备的学徒制度。史料《均工》记载,“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业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藉而上内史”[5]。其中,“工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给徒弟手工技艺。而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对应,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继承了传统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鲜明特征,同时又具有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与学徒两种不同身份使传统的师徒关系得以传承,师徒之间以情感为纽带,这对改善当前学校职业教育中冷漠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学徒制也是工匠精神回归的重要载体。学习者不仅要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学习师傅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工艺精神与坚持不懈、敬业乐业的职业态度,理解传统手工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这是现代化“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所无法承载的。师傅的匠人品质对学生形成精湛的技艺水平、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都有着积极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学徒制传承的历史价值。可见,现代学徒制与传统手工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选择。
(二)顺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亟需调整改造,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首先,现代学徒制利用职业教育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了由师徒口传身授的作坊模式向企业与学校双元育人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更加高效、规范、可持续。其次,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有所不同,其避免了传统学徒制传承的保守落后,是目前提高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作为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专业教师系统传授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够解决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范围过窄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进入企业岗位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深入了解当前民族工艺的市场需求,使传统手工技艺更贴近市场,促进传统手工艺技术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同时也能满足新时代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之所需,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和发展。第三,在现代学徒制这种师傅带徒弟与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的模式下,采用工学交替的形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两个学习场合的交替学习,不仅遵循了学徒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规律,保证学徒能够充分习得精湛的技艺,而且能够让学徒通过耳濡目染养成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发展成为技术上的能手。因此,现代学徒制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时代担当。
二、失传断代: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困境
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随着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受传承观念、传承队伍和传承路径等方面的阻碍,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难以为继,甚至出现了失传断代的严重危机。例如,1988年,贵州省对300多种传统工艺进行调查,濒于失传的大约占15.6%,已经失传的大约占5.6%[6]。传统工艺已陷入艰难困境。
(一)传承观念障碍
1.传承人的“传技观”陈旧保守
在中国手工业生产中,父传子与师带徒是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模式。工艺技术是传承人赖以生存的独门本领,技艺精髓绝不轻易外传。首先,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上有着“传内不传外”的风俗。技术诀窍一般只是家族传承,师傅传授给徒弟的大多是规矩和一般技术,几乎不会传授特殊高超的独门绝艺,即“授人以规矩,而不授人以技巧”[7]。其次,为了家族绝技永不外传,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上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说法。唐代诗人元稹在《织女赋》中写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为了使“挑纹”这项绝技永不外传,诗中东家的两个女儿一辈子都不能嫁人,这也是技艺传承不传女的重要原因。这种“家传技艺、秘不外传”的传技观念,使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闭关自守而缺乏创新,甚至造成某些技艺失传。
2.年轻人的“价值观”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密切,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年轻人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排斥。当下社会,许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的经济回报率低,学技苦、用时长而且实用性不强,不愿意去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更不用说担负起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责任。其次,对传统民族工艺品的排斥。许多传统民族工艺品被当作过时、土气的东西,传统手工艺的需求量大幅减少,传统手工艺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受到极大破坏。第三,青年与老一辈在观念上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存在分歧。对年长的传承人来说,民族工艺品不仅具有其本身的价值,还蕴含着文化属性,他们坚守传统的价值观念,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倾向于其原始的艺术形态。但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和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对很多年轻人而言,经济利益最为重要,忽视了传统手工技艺的艺术和文化属性,做出的工艺品自然也就粗制滥造。因此,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其只能在尴尬中求生存。
(二)传承队伍薄弱
1.傳承人的数量、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愈加重视,但是传承人队伍建设仍然有待加强。首先,传承人总量不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就业渠道逐渐拓宽,就业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很多人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实用性不强,愿意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导致传承人数量不断下降。其次,传承主体结构失衡。目前传统手工艺者趋于“老龄化”,出现断层现象。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大多都是老一代艺人,而且随着老艺人年龄增长,其脑力、体力和视力逐年下降,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例如,2010年,北京雕漆的从业人员中主要有29名技艺人员,平均年龄为52岁[8]。此外,由于传承人对技艺和职业素养要求很高,而且一般经济效益不佳,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去担负传承的责任,这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青黄不接。据闽南永春的一项调查显示,漆篮的从业者共有128人,年龄大部分在40岁以上,且很多处在高龄阶段,40岁以下的只有6人,而30岁以下的人数为零[9]。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因人而存,人亡则艺绝,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的状况非常严重。
2.传承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传承人是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质量。但是,目前传承人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需要。首先,教学语言方言化。教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于传承人大都在民间生活,他们比较习惯用方言来教授规矩和技艺,大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普通话教学的障碍,这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其次,缺乏专业教学知识和能力。在技艺教授过程中,传承人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目前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人,大部分学历不高(初高中学历较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理论知识及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且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和能力,他们通常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技艺,这就限制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效率和规模。第三,匠人品质仍需提升。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快节奏生活的到来,民族工艺产业开始追求速成和现实利益,导致一些传承人也趋向工艺技法速成,发生了难以避免的变质现象。由于传承人丧失了其本真的品质,摒弃了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和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导致市场上艺术精品匮乏,使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含量不断贬值。可以说,传承人的素质瓶颈已成为制约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传承路径束缚
1. 传承途径发生偏离
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家传世学、师徒相授的技艺传承方式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技术的革新与生产方式的变化,个体手工作坊逐渐被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所取代,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加强了对分工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对技能的要求,这就需要快速、高效、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形式,学校化的职业教育应运而生[10]。而传统的传承方式不利于技艺的大规模实训,且技艺传授的速度慢,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于是,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方式。学校化的职业教育虽然使培养的人才数量增多了,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也使传统技艺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一是技艺传授的缄默化。为了面向大规模的学生授课,学校化的职业教育主要采用班级授课的模式,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这易导致技艺的传授缄默化。二是技艺精髓的流失。学校化的职业教育追求传承的广泛性和普适性,降低了技艺的难度,忽视了手工技艺的特殊性,使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范围骤然缩小,技艺的精髓也难以得到有效传承。三是亲情纽带的割裂。由于师生双方在交往中情感投入较少,职业院校师生关系也呈现出情感紧张、冷漠疏远、冲突多等诸多不良现象。这些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较为低下,使得很多传统手工技艺维续艰难,甚至消失或者失去原有品质。
2.传承内容缺乏系统性
传承内容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在传承内容上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严重缺乏关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书籍。传承书籍是一个民族以文字为载体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然而,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保守,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一般不会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因此,传统手工技艺类的历史资料和书籍极为稀少,传承内容比较零散,这不仅限制了技艺的传承,也限制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其次,传统手工技艺课程体系不健全,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较缺乏。虽然职业院校已经引入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但是引进的大多是简单易懂的普及性知识,层次偏低。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极度匮乏,迫切要求职业院校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要设置传统手工技艺类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将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中。此外,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教材编写复杂,造成了传统手工技艺相关教材的严重不足。第三,由于现代工艺的发展和市场的导向作用,职业院校对于技艺传承的核心内容、技法等会受到市场的限制,就会造成一些传统手工技艺类非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这极不利于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三、推陈出新:现代学徒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对策略
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现实所需,也是開展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持传统手工技艺活态化、特色化发展,职业院校要积极通过现代学徒制探寻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新路径。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传承的吸引力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传承观念。一是转变传承人的观念。“现代学徒制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主,由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是学校、企业深度合作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11]。其中,企业师傅主要负责教授企业文化、企业技术与管理等课程,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实施岗位教学。这就需要企业师傅正确认识传统手工技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牢固树立“知识共享”和“技艺共享”的观念,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出的挑战,并努力发扬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二是转变年轻人的观念。学习手工技艺是一种生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可以习得技艺,而且能够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工匠文化和艺术文化集于一身,要让年轻人认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价值,形成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正确认知,摒弃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偏见,参与到传承人的行列。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是徒弟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12]。学生不仅获得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还拥有更多机会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以员工身份为主的学徒身份,有助于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和工资收入,有助于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提高企业责任感,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工艺的学习兴趣。总之,如何转变旧的传承观念,增强传统手工技艺的吸引力,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加强传承队伍建设,增强传承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现代学徒制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与否。一是优化传承的师资结构。现代学徒制的师资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的“双导师”队伍。学校专业教师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组织管理教育工作和实施教学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手工技艺、工艺制作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企业师傅主要是选拔技艺精湛、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为人正派的能工巧匠或技术骨干来担任,他们熟悉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将先进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和产品,有助于学徒的技能培养。此外,能工巧匠对手工技艺具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这些精神与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契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徒,有助于培养学徒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思想作风和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二是提升传承的师资素质。现代学徒制对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校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由于专业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实践经验较为不足,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手工技艺场所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这就要求企业师傅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新媒体来进行教学。此外,企业师傅要具有把技术本领和自身所长传授给学徒的意识,对待学徒要有耐心,指导学徒学习要细致,训练学徒技能要严格。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就必须先壮大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队伍。
(三)构建传承新范式,提高传承的有效性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实现形式,其保存、传递、创造民族文化的功能对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极其重要。通过校企一体化的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技艺人才的共同培养,提高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有效性。一是校企合作开发传统手工技艺课程。由于民间的工艺多以技术经验的方式存在,学校和企业要合作开发手工技艺课程。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工艺产品的生产过程、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使技术经验上升到技术理论知识,将其转换成学校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化、系统化地对技艺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更有效地为实际的技艺操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式。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教学由传统师傅“一对一”个别教学转换成现代教师的“一对多”集体教学,实践教学仍然主要是由企业师傅一对一进行技能操作的指导,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提高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授的有效性。此外,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师傅现场指导与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校企共同研发、应用与传统手工技艺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系统,通过摄影、录像、网站等方式实现教学现场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不仅有利于保存民族工艺和传统手工技艺,而且方便学习观摩,提高传统手工技艺的培训效率。三是校企之间资源共享、文化互通。现代学徒制将优秀工艺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生创造富有工艺文化特色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同时,现代学徒制又可以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养培训中,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人类文明之始的工艺文化,其保护和传承是我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课题。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其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挽救民族工艺产业市场濒危的局面,推动民族工艺产业的发展;现代学徒制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因此,我国需要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上日程,逐步扩大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范围和规模,使其成为校企合作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使传统手工技艺始终保持优质、活态化发展,进而有效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 考 文 献
[1]梁琳,高涵.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初探[J].职教论坛,2015(10):81-84.
[2]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Z].教发[2014]6号,2014-06-16.
[3]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36):1.
[4]徐珍珍.不让绝活成绝唱 现代学徒制“接力”传承[N].中国教育报,2015-10-08.
[5]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1.
[6]周真刚.贵州市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42-47.
[7]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96.
[8]宋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105.
[9]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青年传承保护问题探析——以闽南永春漆篮技艺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3-27.
[10]蓝洁.民族职教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4(25):26-30.
[11]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7-80.
[12]李媛媛,唐锡海,蓝洁.现代学徒制传承民族工艺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