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薇?郄海霞
摘 要 2015年,澳大利亚开始构建新模型主导培训包开发与认证工作,新模型由澳大利亚行业与技能委员会(AISC)、行业参考委员会(IRC)、技能服务机构(SSO)三个实体组成,各组织按照既定流程通过行业咨询、有效竞争及针对性调查机制开展工作。新模型运行的特点包括:注重“成果”导向性,国家指导、行业主导的开发与认证模式,多层次的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对我国构建政府统一管理,坚持需求导向,提升行业地位及管理运行效率的“职业培训包”组织模型及运行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澳大利亚;培训包;开发与认证;新模型;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9.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3-0074-06
一、澳大利亚培训包开发与认证新模型构建历程
自1998年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全面倡导开发行业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作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运行的基础。最初,培训包运行工作由行业部门代表组成的国家培训局(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ANTA)负责,在ANTA协调下成立了29个行业培训咨询机构(Industry Training Advisory Bodies,ITABs)[1],其成员均为工商企业和工会代表及部门專家,各机构接受ANTA资助,从不同行业背景出发,针对行业需求更新向ANTA提出行业发展及VET改革建议,在ANTA指导下,ITABs将拟订的培训包草案提交国家技能质量培训委员会(Skill Quality Training Council,SQTC)认证。此阶段,各行业组织主要负责行业信息的搜集与传递,作为顾问组织协调推进培训包运行,但由于机构繁冗及彼此间缺乏合作,组织间工作重复严重,进而影响了所获行业信息的全面性及真实性。
为提升行业组织在VET体系构建中的主导地位,ANTA于2002年结合行业发展现状,重组行业培训咨询机构(ITABs),形成了11个行业技能委员会(Industry Skills Councils, ISCs),推动国家培训体系变革,以联系行业、教育者及政府部门,共同编制行业导向的技能开发议程[2]。各ISC由董事会、行业咨询小组(Advisory Groups)两个机构组成,董事会成员均为具备良好专业能力和现代管理经验的行业代表,负责领导ISCs各项工作;行业咨询小组下设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s)、技能提供者参照组(Skills Provider Reference Group)和保留的行业培训咨询机构(ITABs)三个部门,其中,常委会按照行业部门划分,就各自发展状况向董事会报告并提出发展建议(包括培训产品的审核);技能提供者参照组成员均来自注册培训组织(RTOs),为培训包开发及更新提供支持与监督[3];ITABs通过咨询服务,为ISCs提供行业部门需求信息。
2005年,由教育、科学与培训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DEST)接替ANTA 组织培训包开发工作,国家技能质量培训委员会(SQTC)更名为国家质量委员会(National Quality Council, NQC),负责培训包认证。此后,上述两个机构经过多次调整,但均委托行业技能委员会(ISCs)具体负责培训包开发及修订工作,并颁布了《培训包开发与认证流程2008》《培训包开发与认证流程政策2013》[4]等文件,明确工作参与主体和流程,逐渐赋予ISCs更多职责,最终形成其在运行中的主导地位。在教育与培训部门资助下,ISCs开展全面咨询、利用行业反馈信息及其他利益主体对培训包开发工作提出建议,开发、更新培训包,同时根据质量标准对变化内容进行行业验证,保证培训包开发过程的高质量及行业相关性。
ISCs主导培训包运行期间,产业融合及部门分工扩大了各ISC覆盖范围,导致其不能兼顾所有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技能需求,影响培训包行业适用性;ISCs在培训包运行中职权过大,要同时负责效果评估、环境监控、计划编制、开发验证等工作,使培训包内容的客观性不足;ISCs间独立运行,增加了内容的重复性并限制了跨部门迁移,降低了政府投入的利用效率和注册培训机构技能培训质量。为克服ISCs主导模型运行的缺陷,澳大利亚政府从2014年始对行业机构及其职能进行调整。在2014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议程”中提出,要精简服务机构数量,构建培训包开发的竞争性模型,并于2015年4月落实议程提议,逐步构建培训包开发及认证新模型,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施效率。
二、培训包开发与认证新模型的目标、结构及特点
(一)新模型的目标
新模型有三个目标:一是切实加强行业在培训包开发及评估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培训包对劳动力成果的有效识别,增加内容及结构的行业响应力、灵活性;二是基于不同行业部门需求确定培训包开发及评估重点,注重效率,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以便更好满足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三是实现培训包开发工作中不同利益主体的有效合作,为培训包开发及实施提供外部保障[5]。新模型运行以需求为导向、发挥行业参与优势,以期保证培训包内容真正反映市场需求,完善技能培训实施标准,提高VET与行业部门的联系。
(二)新模型的构成
新模型由三个主要行业主体——澳大利亚行业与技能委员会(Australian Industry and Skills Committee,AISC)、行业参考委员会(Industry Reference Committees,IRCs)和技能服务机构(Skills Service Organisations,SSOs)组成 。
1.澳大利亚行业与技能委员会
澳大利亚行业与技能委员会(AISC)[6]是对VET实施提供建议的全国性行业领导组织,由澳大利亚政府行业技能委员会(COAG Industry Skills Council,CISC)于2015年5月成立,其12名成员由各级政府、行业、VET部门具备丰富行业经验人员组成,负责行业统筹培训包开发及认证工作。AISC职责包括:为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专家建议;依据国家及行业工作重点签署培训包开发及认证方案;监管培训包运行的质量保障过程;通过定期发布报告向CISC提出培训包标准修订要求;遵循一致性认证流程开展认证工作,确保以行业定义的资格符合质量标准。此外,AISC对新模型构建过程实施监督,指导ISCs职能转移。
2.行业参考委员会
行业参考委员会(IRCs)[7]作为行业咨询机构曾以多种形式存在,在新安排中,AISC对原咨询组织成员资格进行审核,根据要求重组或选择具备丰富行业工作经验的部门代表(≤12)构建新的IRCs,由AISC负责其行业覆盖率评估,保障委员会充分的行业代表性。现运行的IRCs约70个,AISC根据行业发展新变化预期每3年对其进行人员更新。
新的IRCs取代了ISCs主导培训包开发工作,通过开放性咨询,及时对部门因产业结构调整、全球市场及创新引起的新的技能及培训需求进行识别,编制行业计划书;独立选择技能服務机构(SSOs),监督SSO工作;开展行业验证,确保内容符合质量原则。此外,各IRC通过SSO建立一个或多个由行业专家和行业协会成员为主体的技术咨询委员会(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s ,TACs),IRC通过TACs为培训包开发及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技能服务机构
为提高培训包开发效率,2015年到2017年1月,澳大利亚政府转变ISCs性质及职能,整合形成了6个技能服务机构(SSOs)[8],见表1,作为受澳大利亚政府资助及授权、独立的IRCs支持机构。SSO工作不拘于特定的行业部门,经IRCs选择可为任何IRCs提供服务,在培训包运行中,其核心职能是为IRCs提供全方位、高质量、针对性强(如项目管理、信息管理、运行管理、技术规范及秘书处服务等)的支持活动,代表IRCs依据开发流程、标准实施培训包开发工作,促进IRC跨行业合作及培训部门发展,为培训包运行提供质量保障,促使培训包反映行业技能需求。SSOs董事会负责监管机构运行工作,并制订管理协议确保SSOs决议独立于IRCs。
三个机构以培训包开发与认证为核心,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影响,形成了协同合作的运行机制,见图1。AISC负责对培训包运行工作实施宏观管理;IRC由AISC批准建立并受其直接领导,二者间的直属关系保证了IRCs关于培训包开发及认证文件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先审批权;SSOs获政府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资助、授权,支持IRCs开展工作,同时,各IRC可根据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测量SSOs向IRC提供支持的有效性,根据结果决定与SSO合作年限,以保证培训包内容更能反映行业重组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与澳大利亚国际竞争力。在新模型中,行业部门和其他利益主体可通过所属IRC直接参与培训包运行过程,也可向AISC提出培训包内容修订建议。
(三)新模型的特点
1.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的合理性
新模型保留了原模型中有价值的机构并对其职能进行调整,如将为ISCs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和建议的行业咨询组织转变为行业参考委员会(IRCs),并代替ISCs主导培训包开发、认证工作,由其根据掌握的行业信息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开发培训包变化计划,决定人才培养标准;调整ISCs为技能服务机构(SSOs),政府部门规定在SSOs间构建竞争性模型,保证IRCs选择最佳的SSO作为支持机构。新模型修正了培训包开发及行业验证均由ISCs负责的模式,改由IRC及其指导的SSO 分管具体开发及验证签署工作,在行业内部实现开发及审核分离,保持两个组织运行的独立性,以提高内容的客观性与质量。
2.真正的行业导向性
新模型中三个主体的成员主要为行业代表,各组织分工协作,分层次推进培训包运行。新模型明确规定,为行业部门参与提供两条路径——IRCs及AISC,以帮助二者获取行业发展及培训包运行对行业及培训两部门影响的信息,评估培训包实施质量;工作计划制订过程坚持行业需求导向,由IRCs根据行业工作重点划定培训包开发及修订范围,AISC在对各IRC计划审核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工作计划表。此外,新模型通过在技能服务机构间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增加各SSO与IRCs合作机会,发挥其跨行业合作优势,一方面,降低了培训包开发或修订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内容的重复利用率及运行灵活性。
3.运行过程更具动态性
培训包开发及评估是按照统一流程循环运行的过程,运行工作的逻辑起点是行业技能需求变化,每年IRCs通过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开展行业论坛等措施,掌握各部门技能需求结构调整状况及行业发展趋势,自主制订培训包修订计划;随后,由AISC负责计划审核,并将结果反馈于IRCs;各IRCs委托SSOs根据活动安排,具体执行培训包开发、修订工作,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构建竞争性资助模式,对SSOs运行开展全面质量监督,敦促SSO高效开展工作,并为其他机构提供参与机会。AISC、IRCs及SSOs三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培训包开发与评估工作的动态性。
三、澳大利亚培训包新模型工作流程及运行机制
(一)培训包新模型工作流程
新模型中各组织根据2013年NSSC颁发的《培训包开发及认证流程政策》《培训包标准》等文件及新安排实施指南[9],开展培训包开发与认证工作。
1.开展行业分析,制订IRC工作计划
行业参考委员会(IRCs)在技能服务机构(SSOs)支持下负责行业扫描(Industry Scaning),全面掌握行业部门发展现状及趋势,辨明发展的地区差异,了解国家及全球市场变化、科技创新信息及发展的制约因素。
IRCs通过对监控获取的资料进行定性及定量处理,预测行业部门技能需求,以行業建议(Industry Proposal)的形式指明培训包变化重点,对优先开发(修订)原因、新旧条款的差异、实施建议及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工作量、工作流程等进行阐述。
各SSO在IRCs指导下,整合上述行业分析资料及行业建议,开发IRC工作计划,计划初始周期为4年。
2.制定国家计划表,开发业务案例
澳大利亚行业与技能员会(AISC)综合考虑行业需求、产业战略、政府工作重点、经济影响、当前VET活动水平、可用预算等因素,统筹各IRCs工作计划,汇编成国家计划表(National Schedule),通过与IRCs及SSOs协商,可实时调整国家计划表。
随后,AISC向IRCs分派培训包开发及修订工作,SSO在IRCs指导下依据国家计划表开发业务案例(Business Case),限定培训包开发及修订范围。
3.编制活动安排,实施培训包开发
SSO在IRC指导下制订活动安排(activity order),作为培训包开发工作的实施指南,活动安排以业务案例为基础,可适当扩大或缩小内容范围。SSOs根据活动安排、按照统一编辑格式具体制订培训包内容草案,其中,IRC技术咨询委员会(TACs)作为专家组织,通过提供技术性指导,编制能力单元、资格、评估材料及培训包开发各项工作的技术规格,为开发过程提供专门化质量保障。
4.制订认证案例,进行培训包认证
开发工作完成后,IRC指导SSO通过主体协商(持续时间≤1个月)制订认证案例(Case for Edorsement)。认证案例是对培训包审核所需资料、按照统一格式进行说明的文件,见表2[10],其制订以业务案例为基础,旨在指出培训包开发的行业发展依据,对培训包开发工作开展流程、后期影响等进行说明。
IRCs根据活动安排、质量标准对认证案例进行内部审核,以质量报告(Quality Report)的形式记录质量评估成果。此后,SSO经IRC指导,将通过行业验证的认证案例及质量报告提交AISC开展外部认证,同时,各SSO通过官网公布工作进程。
(二)新模型主导培训包开发的运行机制
1.行业主导、需求驱动的开发机制
新模型中将行业参与置于培训包开发及修订工作中心。其中,行业参考委员会(IRCs)是开展行业咨询的首要机构,可直接获取各部门反馈信息,明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劳动者技能及能力结构的新要求,针对性地编制培训包开发及修订计划、业务案例,限定工作范围,将其由持续更新活动转变为根据行业与经济发展需求并对政府要求及时回应的定向活动。
澳大利亚行业与技能委员会(AISC)作为全国性专门行业领导组织,其建立旨在减少培训包在全国的流通障碍。AISC通过官网为行业部门提供反馈渠道,综合国家及行业发展重点编制统一计划,对全部IRCs行业建议做出安排;按照政府部门颁发的政策、质量原则及标准,对通过IRCs验证的各项内容进行独立的外部审核认证。
各行业部门通过IRCs或利用AISC官网搜索功能,了解培训包变化活动安排及进程,参考工作实际操作标准,就岗位职责和具体技能需求,向IRCs及AISC提供建议,参与对培训包开发及修订工作的成本、收益、实施风险及管理策略的评估,审核变化内容的实用性及对行业部门和VET部门的潜在影响,通过多渠道发挥监督职能。
由行业代表组成的独立的、专业的SSOs,是行业利益主体参与培训包开发的又一关键途径,SSOs接受IRCs委托及指导,根据自身对内容构成的理解,编制培训包草案,发挥与不同行业部门直接联系的优势,实现培训包内容跨行业迁移,提高其重复利用率,为劳动者职业转化奠定基础。同时,TACs为IRCs及SSOs开发和改善能力单元、编订行业培训包草案提供专门化信息,确保培训包内容反映技术变化、全球竞争对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的影响。
2.提高质量及效率的竞争性资助机制
澳大利亚政府根据新安排精简了支持机构数量,改变以往依据培训包变化持续资助方法,采用基于定向活动、针对性的资助模式[11]。政府部门邀请符合条件的组织编制行业意向书,对培训包开发、VET体系、新模型各机构职能及运行流程进行详述;政府部门成立专门行业小组,根据结构性评估流程,针对申请组织开展独立的外部评价,评估流程分为两步:一是审核申请机构资质。专门小组根据统一编辑格式对机构进行初步筛选,遵循统一标准,对机构独立性、管理能力、跨行业合作能力及资助金持续利用能力等进行预测,并通过与申请机构对话,检验以上内容的真实性。二是专门小组要求初审合格机构进一步提交计划业务、资助结构、行业支持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对机构运行过程进行整体(时间/质量/成本各方面)价值评估,最终成立技能服务机构(SSOs)。同时,AISC参与监管申请流程,保障意向书内容如实反映部门需求及国家工作重点,协同政府部门选择最具跨行业合作能力的IRCs支持机构。
竞争性资助程序帮助SSOs获取政府部门提供的一次性启动资金(one-off Commencement funding)、管理资金、培训包开发及评估资金,资金数额按照通过AISC 认证的能力单元实际价格计算。各SSO同政府部门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资助协议(funding arrangement)具体安排工作内容、流程和资助类型,资助协议由教育与培训部负责管理,其初始年限为3年。
SSOs运行中,AISC和IRCs通过关键绩效指标[12],见表3,对开发工作过程、质量保障协议、利益冲突解决状况、分包商及其他联合承包协议、反馈与投诉处理流程等从时效性、质量、IRC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评估,制订“基准”规定SSO服务质量的最低标准,并将结果通过官网公示。
教育与培训部和AISC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后期的资助决议、工作重点及活动安排。若SSO的服务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相关部门可将资助初始协议年限延长2年;服务质量不符合IRCs需求,各IRC可向AISC 提交案例(案例需由2/3以上IRC成员投票通过),申请更换服务支持机构。
3.明确运行效果的定向调查机制
培训包是联系市场需求和VET工作的纽带,新模型运行效果评估工作以培训包实施对行业部门及VET部门的实际影响为基础。每年,澳大利亚政府部门依据工作安排,遵循培训包运行质量保障标准,面向两部门相关利益主体,开展定向调查或部门采访工作,根据注册培训机构输出劳动力的技能及能力结构与具体工作实际操作标准的匹配度,验证培训包内容的行业相关性和质量水平;测定各利益主体通过提供部门反馈信息,直接参与培训包运行过程的满意程度;了解行业促进获取高质量培训成果的支持国家培训体系的附加活动,如多渠道提出职业培训路径建议、识别技能培训缺口、课程及培训产品开发、提升VET水平的支持活动、开发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一致的资格标准等活动的价值。调查活动旨在提高新模型整体运行质量,通过向各组织提供真实的运行效果信息,帮助各组织重新审核各部门工作范围,调整培训包开发或修订内容的优先顺序及流程,以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标准,以结果为导向,通过供给侧质量控制提升劳动力培养水平。
四、澳大利亚培训包开发与认证新模型的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我国为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引进了“职业培训包”项目,其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和实施指南,根据等级要求对各项内容进行分类装订[13]。职业培训包优化了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将职业教育实施过程通过技能标准与工作实际需求相连接,提升了VET工作的针对性。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培训包”开发工作,多由省(直辖市)级行政区域政府部门,联合少数行业企业制订,培训包全国应用及行业覆盖性不足,致使各地人才技能结构差异明显。澳大利亚由政府资助领导、行业主导的培训包开发经验可为我国“职业培训包”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建立全国性专门管理机构
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职业培训包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颁布政策法令、提供资金支持等措施,明确职业培训包运行参与主体及各主体职责;组建全国性的专门行业领导部门,按照统一质量要求领导各地区“职业培训包”运行工作,提升内容应用的灵活性,保障VET部门提供的技能结构符合国内及国际经济发展和劳动分工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提高行业参与度
成立专门行业组织,通过开放性咨询为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主体提供参与渠道,行业组织根据各部门反馈信息,发布人才趋势分析报告,预测行业整体及特殊技能需求,提出培训包开发建议,进而调整人才培养规划,推动技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VET的吸引力;各地区行业部门在对培训包整体理解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开发出培训包内容与自身发展要求间的映射信息,增强职业培训包应用的灵活性。
(三)采取多種措施,保障运行的高效性
国家VET质量监督与保障部门应联合行业部门制订符合行业整体要求的质量标准,包括参与主体资格标准、培训包内容、进程标准等;采取灵活的、竞争性的资助机制,提高政府资助金利用效率,增进新机构从不同视角参与培训包开发及审核工作的机会,评估服务机构工作质量,提高培训包内容的有效性及对组织内及跨组织需求的响应力。行业部门及政府部门对各阶段工作负有监督职责,通过全过程的双重评估,为培训包运行提供质量保障,敦促VET活动开展与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对接。
参 考 文 献
[1]吴雪萍,周婷婷.澳大利亚培训包改革动向[J].职教通讯,2013(31):27-32.
[2]邓志军.中外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15.
[3]魏体丽.澳大利亚行业技能委员会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5]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New Arrangements for Trai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for Australian Industry[EB/OL].[2017-03-07]. https://www.education.gov.au/newarrangementstrainingproductdevelopmentaustralian-industry.
[6]Australian Industry and Skills Committee [EB/OL].[2017-3-10]. https://www.aisc.net.au/content/terms-reference.
[7]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dustry Reference Committees-operating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Packages(Version 1.0)2016[EB/OL].[2017-03-10].https://www.aisc.net.au/content/irc-operating-framework.
[8][11]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Expression of Interest to Operate as a Skills Service Organisation[EB/OL].[2017-03-10]. https://www.education.gov.au/expression-interest-eoi-operate-skills-service-organisation.
[9]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Trai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gramme Guidelines[EB/OL].[2017-03-10]. https://docs.education.gov.au/node/39806.
[10]Training Package Operational Framework _Case for Endorsement[EB/OL].[2017-3-12]. https://www.education.gov.au/trainingpackageoperationalframework.
[12]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Performance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New Arrangements[EB/OL].[2017-03-12]. https://docs.education.gov.au/node/38043.
[13]李茹.“职业培训包”功能分析与基本框架搭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