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智松
(广东省惠州市惠港中学)
摘 要:数学是中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与数学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艺体生由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有限,其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受到影响,结合高中艺体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对如何提高高中艺体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艺体生;数学思维;创新意识
数学思维远比数学知识难以传授与掌握,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高中艺体生数学思维的一些特点,寻找促进高中艺体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下面笔者从数学思维的特点及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发展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数学思维的特点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艺体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既有先天智力的差异,更多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培养的结果。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个艺体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艺体生得到全面发展。按照思维的各种品质分类列举一些具体的数学例子来说明高中艺体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的表现。
1.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我们要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在思考时透过问题的表象抓住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来分析和研究,并由此预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是思维深刻性的表现。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需经过观察思考,提炼关键要点,对问题进行概括和提升,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一般规律。
2.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敏捷性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当机立断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如在二次函数题目的解决中,需要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快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坐标系建立抛物线的路线;选择哪种方式求解析式。敏捷的学生凭借自己知识经验的累积,论证的合理,运算的快捷,可迅速否定错误答案,选择正确的解答方法。
3.数学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的是思路的广度,对一个问题能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各种不同的解法,广阔性要求学生善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而不是孤立的、局部的、零碎拼凑的思想,他们善于发现其间的共性和差异,能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4.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思维的严谨性是指思维活动中严格地估计思维方向和精明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为能运用各种方法检验得到结果,善于订正和发现运算中的失误之处,找到症结所在,重新进行计算与思考。
二、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要发展高中艺体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结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存在的思维障碍提出有效方法。
1.將模糊的数学思维深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出适当的资源,展示具体的案例,尝试让学生从特殊的数学知识深入挖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形成抽象的概念。
2.克服思维中的懒惰性,形成敏捷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渴望成功的心理,再次遇到难题时会认真思考,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将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对自己的期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养成敏捷的思维能力。
3.避免线性的思维,培养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的能力,对一个问题要求各种不同的解法,养成学生善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习惯,避免线性的思维,形成广阔的思维能力。
4.引导暴露思维惯有的框架,消除定势的消极作用
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课堂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暴露出惯有的框架,可以起到警醒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惯性的思考会对自己的学习有阻碍;教给学生各种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获得新知识,例如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避免形成机械性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创新,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加以引导,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不断创新思维。
6.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都不相同,数学思维的能力也各有侧重,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程度,在课前教学准备时,将学生的发展分成几个层次,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思考,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艺体生思维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通过几道数学题的训练就可以简单完成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及每个具体环节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思维的火花,多运用激励性的话语促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对学生进行合理启发;如果艺体生的数学思维太过活跃,也要注重引导和纠正,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沿着正确方向不断蔓延。教师要有目标地运用科学方法对艺体生潜移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严密,才会对高中艺体生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有比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赵俊.高中艺体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孙玲娟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