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摘 要:通过展示基于窄式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课堂实例,说明这一阅读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的习得内化和知识重组,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窄式阅读;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此,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基于窄式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探究的理论依据
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在1981年提出窄式阅读(Narrow reading),主张学习者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者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
二、基于窄式阅读的高中读写教学实例
本堂课基于外研版教材Book 5 Module 6 Reading:Saving the Antelopes,这是一节读写课,话题为Nature—Protect Wildlife。
Step 1.Leading in (4 minutes)
笔者让学生观看成龙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关于野生动物为了某些利益被人类杀害,由此引出本堂课的话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
Step 2.Reading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篇文章并设置了相关任务:第一篇是希拉里2012年野生动物保护日演讲致辞,并回答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其为什么被猎杀,最后希拉里提到了哪些保护措施和建议;第二篇小短文的读后任务是让学生归纳文章大意: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因。
两篇文章对问题的解读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读后教师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有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不再只是停留在原本简单、固有的一些英语表达,而是语言更加丰富,谈吐更加精准和严谨,也更加自信了。特别是在提问“保护动物的措施和重要性”的时候,除了文本的信息,在上Reading的时候学生只是停留于表面笼统地表达观点,如Our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wildlife. We need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rotecting wild animals.而读了这几篇文本之后他们学会去挖掘更细微的内容,用更加细致和挑剔的眼光去处理自己的观点。
Step 3.Writing(20 minutes)
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由此可知,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本节课“通过话题激活学生思维—窄式阅读文本拓展—寫作输出”三个步骤的教学,让学生从语言输入开始吸收更地道、自然的语言,此过程连续、有层次,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一步一步地克服了因为话题知识不成体系而带来的写作麻烦,解决了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写作该写些什么,怎么写才能达到老师说的语言优美地道。
三、教学效果反思
1.在这一过程中明显感受到课堂气氛的变化
(1)基于窄式阅读的读写结合应用更加注重输入与输出相关联,同时也体现了布鲁姆的“脚手架理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比自己的语言和基于这一话题文本的语言,语言输入更有效。
(2)基于窄式阅读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变了以往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总结关键信息的方式,学生的参与率、积极性更高,效果也更好,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在此课堂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窄式阅读的阅读材料挑选要匹配现阶段学生的水平和表达需求,这样信息输入才更有效,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2)在阅读提问环节,教师应该做好示范,问题的回答都要用完整的句子去表达,而不是破碎的短语。
(3)写作任务的设置要有挑战,利用文本输入去巩固、挖掘学生深层次思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拓展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写作任务应该灵活处理,可以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后自由进行。
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采取窄式阅读策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窄式阅读策略对学习者增加词汇量、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方法也适用于基于高考的24个话题的高三复习,将阅读(词汇与句子)和写作无缝对接,以读促写,以写助学,使高三的复习可以高效整合。
参考文献:
Krashen D. Stephen.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J]. Language Magazine,2004(5):17-19.
编辑 赵飞飞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