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荣艳
(江苏省东台中学)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当代课程理论认为,学校的实际课程是由显性课程(manifestcurriculum)和隐性课(hiddencurriculum)两部分构成的。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而规定的,这类课程是“正式课程”(formal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curriculum)。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非官方的,是学术性内容与非学术性内容的综合体,是非预期性与预期性、有意识与无意识的辩证统一隐性课程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课程论学科体系,使课程论研究的范畴、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英语手抄报实施程序
作为一名普通的外语教师,究竟如何从班级情境中开发英语隐性课程资源,使之与显性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等配合,以实现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笔者于2016年3月上旬至7月上旬尝试着引导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6期,并取得了预期的良好的效果。
1.英语手抄报活动的实践者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一(17)班全体学生,计60人。
2.英语手抄报内容的界定
配合牛津英语模块三和模块四的教学,各期手抄报分别以Senses,Languages,Civilizations,Advertising,Sportingevents和Tom-
orrowsworld为话题,报纸的主题、栏目和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但必须特别强调的是每份报纸的内容都必须遵循“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原则。
3.英语手抄报周期的安排
牛津英语模块三和模块四的每一单元的教学大概在三周的时间,每单元教学结束后留十天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收集相关信息,一周后完成信息的筛选和处理并最后完稿,在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后收齐。选取6份优秀作品张贴,让大家共享成果,同时每期选出两篇最佳作品。
4.英语手抄报任务的安排
把全班学生按四人分组,每组完成一份四开纸大小的手抄报。手抄报从版面的设计、栏目的安排等都由四人分工合作。
5.英语手抄报成果的评价
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优、良、一般。手抄报的成果评价份三次:首先是每个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和每份手抄报的质量选出6份优秀作品;最后,让学生通过投票在这六份报纸中选出最佳作品两份。
三、英语手抄报成效及思考
1.英语手抄报实践的效果综述
经过大约一学期(前后约四个月)的努力,全班共完成90份手抄报;其中优秀作品36份,有12份被评为最佳作品。为了了解英语手抄报是否对学生英语学习以及完成英语课程总目标有积极作用,笔者在2016年7月初在全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要求学生客观真实地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对英语手抄报你是赞成还是反对?(2)列举你赞成或反对的三个最重要的理由。收回问卷59份,51人赞成,8人反对。从上表可以看出,英语手抄报活动成效是显著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手抄报活动体验了学习过程,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增强了。虽然有少数学生不赞成这种活动,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和本质。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学会学习;学习是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知识并生成知识的过程。
2.对英语手抄报实践的思考
(1)在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传统的学习以接受学习为主。接受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师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需要学生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或理解。
(2)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从纷乱的信息源中正确发现和处理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1}任务要具体。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每期手抄报都以新结束的单元的话题为规定的话题,每一组学生都应该通过讨论确定该组手抄报的主题以及每个组员所负责的具体栏目。
{2}信息来源渠道要具有广泛性。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成为人们信息的最主要的来源。然而,除了计算机网络外,报纸杂志、课本信息、课外读物、音像资料等都是信息收集常见的途径。
{3}原始信息的收集要全面。任何事物或问题都会有不同的侧面,手抄报的信息收集的是关于某个事物或问题的不同方面的信息以期得到对某事物全面认识或得到对某个问题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
{4}信息筛选既要注重思想性,也要考虑信息的趣味性。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所收集的信息都是围绕某个特定的内容而展开的,但所收集的信息不一定都能为主题服务。
{5}信息加工要符合科学。
參考文献:
[1]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
[2]梅艳.英语教学手段的新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02(3).
编辑 李琴芳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