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赞
摘要:体育乃是强身之根本,新教育改革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让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仅局限在校园之内。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其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兴趣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只看重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越来越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而体育教学正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体育,既是学习体育项目,也是学习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当中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忍不拔以及永争第一等是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高中教育作为我国的一个较为基础的人才培养阶段,在它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当以后毕业出了校门进入社会之后也能够长年累月地坚持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型人才。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教育,转变学生体育观念
许多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可做或不做的,认为理论知识没有什么作用,甚至直接忽略理论知识教学,这是种错误的认识。理论教学表面上虽然枯燥乏味,但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却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体育理论教学,转变学生体育观念。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名人故事,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体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吸引了学生课堂注意力,聚焦学生思维,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良好的印象和兴趣,拉近师生关系,教师再加之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推广和传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基础。
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当然,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要符合自身体质的运动规律,而且锻炼方法必须科学、有效,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高中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是导致其不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高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
1.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第一,在课上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知识讲解过程对讲解人的自身专业素养水平和教学经验有严格的限制。体育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第三,师生关系要平等和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处在一种比较轻松自在氛围下进行体育锻炼。
2.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多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第一,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或个人比赛等形式,检查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程学习计划,多组织一些大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如运动会、拔河比赛,并对于获胜的一方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教师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与本土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提出新的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教学理念。
(三)通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高中阶段是一个“黄金时期”,每个学生都对未来盛载着希望,每个学生都充满朝气蓬勃与青春活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与胜利。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例如,长跑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運动,教师可将其改变成接力赛运动,使学生分成活动小组,每一组的人数与力量应均匀,然后展开竞赛,这样,学生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小组争得胜利的荣誉,为了不拖团队后退,每个学生都会尽出自己的一份责任,如此,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三、结语
体育作为一门关系着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师必须要在其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发展成为新时代所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传丽.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58-59.
[2]刘兵.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3,(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