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嫦娥奔月》教学的情境创设

2017-06-30 11:07刘瑞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刘瑞梅

摘要: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创设形象生动的语文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精神。探討了在《嫦娥奔月》一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嫦娥奔月》

一、创境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导入”环节,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同学们,2010年国庆节期间,我国发射了一颗名为‘嫦娥二号的卫星,这颗卫星为实现我国下一步登上月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探月卫星为什么起名叫‘嫦娥号呢?这还要从我国文学宝库里千百年来就流传着的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说起。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这样的导入,很快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质疑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问题创境,感受人物内心

“嫦娥为什么要奔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携疑读文,交流分享,既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又达到了感受人物内心,感受嫦娥品质,培养学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想象情境,进行说的训练。

“同学们,嫦娥美丽善良,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那么,什么是“接济”呢?(在物质上帮助别人)比如张家凑不够孩子的学费,嫦娥就急忙送点银子过去;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锅了,孩子们围着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扛起米袋向他家走去 。你能想象一下,嫦娥还会怎样帮助乡亲们吗?”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通过对“接济”情境的描述,在充分感悟嫦娥美丽善良的同时,也较好地进行了想象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

四、表演情境,深入人物内心

“面对贪婪奸诈的逢蒙,嫦娥机智地与他周旋。什么叫‘周旋呢?嫦娥会怎样机智地与逢蒙周旋呢?”首先同位想象揣摩、练习表演当时“周旋”的情境,然后请两位同学到台前当众表演。

由于巧妙创设了这个想象说话情境,学生不但美美地过了把演员瘾,而且理解了“周旋”这个词意,并深入人物内心,进一步把握了嫦娥的善良品性,真可谓一举多得。

五、配乐朗读,感悟人物精神

嫦娥深爱她的丈夫,舍不得离开他,那么一个深爱着妻子的丈夫,如今,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却无法相见,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痛苦?“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同学该怎样读好这段文字呢?然后配上音乐加以渲染,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既然后羿与嫦娥夫妻情深,那么嫦娥为什么又一口吞下仙药、升天成仙了呢?难道她舍得离开后羿吗?她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再读嫦娥的心里话。啊!嫦娥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牺牲自己的幸福,一心为了乡亲们那!同学们,这是什么精神?对,这就是舍己为民,自我牺牲的精神。

六、想象奔月情境,指导感情朗读

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她的内心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依恋,因为她深爱着朝夕相处的乡亲们,深爱着患难与共的丈夫呀!文中有一段文字,正是对嫦娥奔月情境的描写。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段文字时,我首先借助课文那幅充满意境的“嫦娥奔月”插图,帮助学生体会文字的凄美,鼓励学生想象嫦娥奔月的情景,然后引导感情朗读,让奔月画面生动再现,同时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嫦娥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七、特定情境,写话倾诉祝福

为了乡亲们,嫦娥毅然舍弃了自己的幸福,常年独守那份孤寂、凄楚,乡亲们又怎么会忘记她呢?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乡亲们就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此时此刻,乡亲们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嫦娥倾诉,其中可能会有无限的感激,会有深深的思念,还会有美好的祝福。同学们,请你代乡亲们写几句最想对嫦娥说的话吧。此处情境的创设,在充分感悟嫦娥品性的基础上,在中秋佳节这个特定情境之下,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吐露内心的情,点燃了他们心中敬重、怜爱之火,更好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由于我巧妙创设了以上这些教学情境,《嫦娥奔月》一课的教学课堂真的活起来了!教学效果也明显地提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丹妙药啊!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