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霞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教师们需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进行了探究,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对这一问题也有自己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思考;探究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过于重视知识的教学,很少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正确的,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们要能够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教师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呈现。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那么,到底该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笔者将在下文谈论自己的观点。
一、人文性的教育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课程改革的开展,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育,但是教师们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他们也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多地注重人文教育,这一现象是不好的,教师们需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所谓的人文教育就是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进行学习,教师们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教师们也要注意挖掘语文教学内容当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分析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教师们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就需要深入地去挖掘语文教材当中的人文精神,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里面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也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的,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意识进行培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们需要在教学之前认真地对教材进行钻研和挖掘,仔细发掘其中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地方。比如,教师们在进行《林海》一课的教学时,需要先认真钻研这篇文章,明白在这篇课文当中,老舍先生细致地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并由此产生联想,文中三次提到的“亲切、舒服”虽都有心情愉悦、舒畅之意,但其中的差别还是明显的。第一次是在看到了林海的大而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是由“景”而发,表现的是他对祖国秀美山川的无比热爱:第二次是因为看到了大兴安岭木材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时发出的,是由“物”而发,反映的是作者对国家建设的关心:第三次是当他了解到当地人既用林又护林的做法时发出的,是因“人”而发。在六十年代,当看到人们不仅关注生产建设,而且还造林护树的时候,老舍先生前瞻性地想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表现了他强烈的人文情怀。教师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示老舍先生的这种人文关怀,從而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2.构建良好的人文氛围
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人文氛围,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阅历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不一致,对于情感的体验也是不一致的,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人文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增加自己新的看法。比如,教师们在进行《难忘的一天》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考虑到这样的文童学生可能不会喜欢,毕竟这样的文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太远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就需要花费一番心思。教师们可以从介绍邓小平引入,这些介绍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有讲过的,再次介绍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上又了解了青年时期的邓小平、战争年代的邓小平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邓小平,从不同的时期了解邓小平,最后以“邓小平爷爷永远在我们心中!”让学生知道邓小平为我们所做的事,对我们国家所做的巨大贡献。这样的介绍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们,也可以唤起他们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拜,这时候,教师们可以话锋一转,说:“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课文,谁还记得?”马上有学生举起了手,说到了植树,说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说到了植树节,学生打开了记忆的仓库,小手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地举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人文氛围,可以让学生对邓小平同志产生敬佩、崇拜之情,之后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3.准确定位,突显人文感悟
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的现实生活来联系课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和感悟,也可以更好地去唤醒学生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突显人文关怀。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们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人文氛围,也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