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一次教学视导听课,恰逢镇、村六年级都在上《小草和大树》,于是一个上午我就聆听了张老师和王老师执教的同一节课,并且倾听了视导组副组长姚老师对此课教学的看法。(张老师:本学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村小教师;王老师:镇语文骨干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姚老师:县优课评比一等奖,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整理听课与评课记录时,我发现不同层次的老师在教材的处理、教案的设计、课堂进程的安排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也许对于教师的成长有一定启示。下面就对两位老师在相同的教学环节进行的不同教学处理做一些比较与分析。
案例一:谈话导入
张老师执教:1.生读课题。2.学生简单说说大树和小草在自己的心中是怎样的。3.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交流。
王老师执教:1.同学们,“小革”和“大树”在你的印象中分别是怎样的?(生自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它既不是童话,也不是寓言,但题目却叫《小草和大树》。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课文,小草和大树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了之后就明白了。
浅析:张老师采取单刀直入的方法导入新课是可行的,问题是在组织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时,由于缺乏明确的问题,学生众说纷纭,整个课堂看起来很热闹,教师再三要求学生停下,课堂才安静下来,浪费了不必要的教学时间。王老师驾驭课堂的语言能力明显很强,学生的讨论有层次、目标明确。不难看出在问题的设计上,王老师设计问题的技术较高,也很具体。比较而言,张老师的问题“宽”了一些,不具体,急于进入新课的学习,衔接处不流畅,就如烧同样的一道菜,王老师则能把握住火候。在后来的教案检查时,我发现张老师备课中较多地关注了教学的形式,对“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如何学”,备课时考虑得较少,至少可以说不够周到,而王老师在教案中预设了学生的活动,考虑周到细致。也难怪新教师上课常常有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怪现象,而老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强,收放自如,由此可见个中缘由。
案例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两位老师教学的主要步骤完全相同: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有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浅析:张老师对教材中字、词难点把握较为准确,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初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的通病。第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指导较为琐碎,用自己的主观意见代替学生意见,教学的重难点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一遍遍地让学生读,简单而又机械;第二,教师没有结合文本进行字、词的教学,而是把字词从文本中分裂出来,(课后交流时,张老师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突出这些字、词的学习)解释字词的意思时,纯粹根据字典,脱离文本,不能从读中感悟和理解。而王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字词的学习目标,通过练读认识字词,随文本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既正确掌握了课文的读法,也在读中认识和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可见作为已经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的王老师,已经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并且把这种教学观落实到备课中,王老师对学生活动是这样设计的:(1)自由读文,练习读正确。(2)交流认读字词。(3)评议。个别读,小组读,齐讀。(4)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意思。(5)交流朗读课文。分段练习朗读。(6)选择自己觉得有困难的部分再次练习。(7)交流朗读。而在张老师的教案中,没有这种“细腻”的学生活动设计。难怪新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教师却是游刃有余。
案例三:精读课文,体会内涵
两位老师都围绕“夏洛蒂·勃朗特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疑问,在正确、有感情的阅读中获得感悟,寻找答案。还结合部分词语教学,加强部分难读的句子的练读。
对此,姚老师在语文组视导听课交流时提出教学建议:
我觉得他们教学的切入口找得准确,遗憾的是没有好好思考和挖掘,还有没有好好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例如有学生问:“为什么说夏洛蒂·勃朗特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经历了哪些逆境?”有学生问:“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提炼一下,从文本内涵和学生出发组织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从心灵深处与文本对话,对文本深入感触,从而达到内化的境界。例如:“想想自己,再想想夏洛蒂,读课文”,然后抓住仙人掌花的“逆境”与夏洛蒂·勃朗特的“逆境”进行教学。
浅析:张、王两位老师能抓住文中的重点组织教学过程,而从姚老师的教学建议中可以看到她更能抓住文眼组织教学,最为可贵的是她的设计分散了教学重难点,由浅入深,步步扎实,不仅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更好地体现语文姓“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这是成熟的教学技艺,是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差异。三位老师是语文教师由初学之门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代表。以张老师为代表的新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要加倍关注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学进行备课开展教学,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新教师自己也会很快地成长起来。以王老师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已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如果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注意方法更灵活一些,围绕学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学的技艺将会日臻娴熟。
当然,一个优秀教师不断步入课堂的崭新境界,充分领略教学艺术的无限风光,也是我们教学管理工作孜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