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锋
摘要: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在现阶段的课程管理改革中占据很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系统当中的核心问题。现阶段中,高中学校课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管理意识不强,然后学校内部机构僵化,造成能力不够,还有因为资金短缺和政策本身所造成的问题,致使高中学校课程管理难以取得良好的效益。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学校;课程管理;问题;策略
现阶段,对于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又是此次改革当中的一大亮点,在此体系下,高中学校课程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因为课程改革是否成功与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学校课程管理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现阶段中,在高中学校课程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在主观方面上,首先是学校管理意识不强,主要是因为受到老的管理体制影响,有的学校在一开始就没有树立这种管理意识,更别说主动去按照学校自身的特点去打造管理理念。还有的学校担心开展课程管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这就导致从源头上认为课程管理是可有可无的,从而彻底抛弃了这项活动。第二就是学校课程管理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人员去开展,这些具体实施学校课程管理的管理人员,其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课程是否能够良好的运行。分级课程管理体制给课程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的课程管理人员却缺乏应有的专业训练,一些很好的课程政策之所以一进入实践领域便走样,达不到预期效果,与课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相关[1]。
1.2在客观方面上,首先机构僵化,不能有力的整合人与课程之间的关系。现阶段很多高中学校的机构组织还是采用科层管理模式,此模式用权力去控制课程管理的真正实施者,其具体表现就是学校中层管理的部门很多,分工很细。这种管理模式让课程管理失去整体的目标,不能让课程管理形成系统化。另外由于学校资金短缺,不能为课程管理提供足够的师资力量。教师即课程,没有合格的教师,课程管理便形同虚设,课程政策将是 一纸空文,课程实施也就寸步难行、效果甚微〔2〕。现阶段很多高中学校因为资金困难,导致对教师培养的力度不够,举办活动很少。另外由于资金的缺口,致使教学设备不能满足课程管理的物质要求。
1.3在课程管理环境方面上,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目的是让国家、地方以及学校三者在课程中实现权力均衡。但是,现实中我国是一个严重倾向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集权有余而分权不足,课程管理在历经“高度集权”、“全统一”的“外控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已习惯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相对缺失“权责分享”和“当事人第一”的课程观念〔3〕。按此思路,分配到学校自身的课程管理权力就没办法得到落实,学校的自主性与集权还是纠缠在一起,难以找到课程管理的平衡点。并且现在是一个功利社会,对于不能直接获得利益的新课程管理活动,好多学校还在采取观望态度,所以对课程管理活动没有很高的积极性。
二、高中学校课程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既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实证的经验,就很难保证学校课程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课程管理当中的策略,对真正实践学校课程管理活动是有很大的益处。
2.1 首先原则策略,第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让学校在课程管理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让学校有自我构建的能力,并且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人员。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由于教师是课程方案研究的参与者、课程内容的组织者、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者和课程实施 过程的主导者,课程建设的管理应当以教师为本〔4〕。要依据教师自身利益去制定课程管理制度,调动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在课程管理当中也得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依据学生自身兴趣合理去组织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然后是以校为本的原则,因为学校作为课程方案的具体策划和实施者,是一个拥有决策和管理的独立组织。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因校制宜,按照本校课程管理的培养目标与自身资源的具体情况,去了解学生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为学生提供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现办学特色。
2.2 制度策略,首先得确立一套科学的课程管理体制,并明确学校课程管理的职责与权限,最好以法规的形式来确立,要做到限制集权力量干涉学校的课程管理,这样就能确保课程改革不因人事变动或是个人好恶而受到干扰,同时也得明确各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还的建立一套评价考核制度,利用行政手段去强制性推进课程管理制度,彻底打破部分学校的观望局面。对于现阶段的高中学校课程管理来说,需要积极的制定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以及评价管理制度,教研制度,课程开发制度,资源开发制度,选课制度,学分管理等制度。
2.3 建立资源保障体系,先开发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通过合理规划,提高使用效率,这样就能避免资金的浪费。还要积极去拓宽校外课程资源。对于一些规模小资金又紧张的学校,可与片区其他学校共享课程资源。
2.4 技术策略,从现阶段学校课程管理实际操作来看,校长这一层面的管理者不仅得熟悉相关的课程理论,还要加强课程规划、评价与实施等方面的素养,最重要的还要增强协调和统筹能力,对于课程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去解决,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另外,研究性学习也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开发中要兼 顾以解决学科问题为研究主题的学科问题研究性课程和以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逻辑主线的社会问题研究性课程等两方面的内容〔5〕。
2.5 兼顾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高中学校课程管理活动当中,课程管理活动是不可能脱离教学这一行为。所以说课程与教学整合在一起才是是实施新课程重要步骤。具体的课程设计还得需要对应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为此,在学校课程管理当中还需要注意幾个问题,首先是及时关注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准则,可以组织教师一起学习课标,然后利用所学的课标要求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使课标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然后是教师对课程教学研究获得的问题,新的课程管理活动已经让教师从执行者转化为研究者,就得建立教学研究制度,让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去解决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后课程的决策人员应该和教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能有效的把隐藏在课程当中的信息直接反馈给教师,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6对课程管理活动进行评价改革,课程评价在学校课程管理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当教师在思考学校课程管理当中所遇到的困难时,此时往往就得把目光聚集到课程评价这 一环节上来。目前课程管理活动中倡导发展性评价,故现在的课程评价不再是关注少部分学生,而是关注到每个学生。
结语:由于高中学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故现有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不断增强教师素质及基础教学设施和设备,才能提高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晓明.分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迫切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I).
[2]赵中建,李 敏.美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10).
[3]张相学.学校课程管理:应为难为与作为[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4]季银泉.论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6).
[5]李永生.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