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福 方 鑫
重“化”抓“法”“优”然自得
——“优化”一课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陈新福 方 鑫
“优化”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共安排了两个学习内容:一是沏茶问题,二是烙饼问题。沏茶问题主要是通过学习流程图,学习几件事情“包含式”的“同时”安排进行的优化;烙饼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个锅里的两张饼正反“交替式”的“同时”安排进行的优化。另外,烙饼问题还含有规律性知识内容的学习,具有较高的思维性要求。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达成数学思维训练等隐性的目标呢?为此,我们展开了相关的教学实践。
众所周知,运筹优化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优化思想呢?教学中需要借助直观图、操作体验,在切身感受、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为优化思想的学习理解奠定基础。
1.引入新资源,对比流程图,鼓励学生在较高的起点上展开学习。
学生对要学习的“优化”内容已有一些生活经验,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手段,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而确定教学导入方式。
(1)现状描述。
课前,我们把教材上沏茶问题的主题图(如图1)给一些学生看,让他们说一说、画一画。
图1
结果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能优化,但能用较为清晰的表达方式,得出沏茶问题总时间是14分;另一部分学生则能基本解决,还能比较好地用图来表达。大体情况如下:
①生1:洗水壶→洗茶杯→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1+8+1+1=14(分)。
②生2:找茶叶→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沏茶。1+1+1+8+2+1=14(分)。
③生3:先洗水壶,再接水,然后烧水。在烧水时,可以洗茶杯、找茶叶,最后沏茶。1+1+8=10(分),10+1=11(分)。
(2)教学安排。
既然部分学生可以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从这一较高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为了兼顾部分学生不知道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特意安排小组学习交流,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环节一:呈现情境,理解题意。
教师呈现书本里的问题1,鼓励学生读一读题,理解题的意思。
环节二:呈现解法,小组讨论。
在读题的基础上,教师呈现解法(即上面4个学生的解法),并安排小组讨论:你赞同谁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由。
环节三:集体汇报,提炼思考。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安排集体反馈,组织学生讨论、对比,得出沏茶问题优化的实质是:烧水时,可以同时做一些其他事情,这样用时就会节省。同时,在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表达的符号,突出简洁性的要求,学习理解“包含式”的“同时”安排进行的优化。
2.构建情境串,借助直观图,让学生在动态操作中展开学习。
(1)现状描述。
如果说前面的沏茶问题,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那接下来的烙饼问题,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乐观。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学生对怎样烙饼不熟悉,即便有的学生知道,也只是知道一个锅里烙一张饼;另一方面,一个锅里烙两张饼,正反都要烙,这个事件较难用图来刻画,更难用一幅图来表达,需要连续的几幅图才能表达完整,所以学习难度大。为此,我们认为对此内容的学习,需要直观化教学,通过动态直观操作,发展学生的符号化表达能力,切实理解“交替式”的“同时”安排进行优化的本质内涵。
(2)教学安排。
环节一:情境串联,激发学习意愿。
一般来说,一个锅里烙一张饼,烙好正面,再烙反面。今天的要求是一个锅同时烙两张饼,怎样才能尽快烙完所有饼呢?如此,通过情境串联,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意愿。
环节二:操作理解,分步展开、分步刻画更扎实。
教学中安排两个步骤:步骤1是学习烙1张饼、2张饼、4张饼等所需要的时间;步骤2提出烙3张饼,你认为需要多少时间?
在教学中,重点学习烙2张饼的内容。先借助学具理解烙饼的操作流程(如图2)。
图2
通过对直观操作的再“操作”,表达刻画成按照时间先后来描述的表格图;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烙4张饼等内容。接着学习烙3张饼的情况,学生通过估计、操作、刻画,最后得到优化安排的时间(如图3)。
从上面的教学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化”就是一个行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明确数学条件,为学习交流提供学习材料与资源,并为数学思考、数学分析提供新的思考对象,在对比、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掌握优化的内涵。
图3
在前面的教学描述中,我们关注了“化”,着重提出直观性的学习要求。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化”是手段,手段需要“法”来规范与牵引,这个“法”,就是指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为此,我们认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发学生透过对内容的操作,体验并提炼出优化的方法,学生只有理解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是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1.对比引导,突出“优化”的符号化。
在“沏茶”问题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虽然不难理解,但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达,特别是把几个事件“同时”完成,会用合理的符号表达出来的则少之又少。为此,在“沏茶”问题的学习中,通过讨论与展示学生作品,在对比、辨析中大家一致认为“生 4”的表达方法最好,把烧水和洗茶杯、找茶叶并列、竖着排列,让大家明白这三件事可以同时进行。
在“烙饼”问题中,用简洁、明确的符号来表示事件的发生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烙饼”问题中有正反之别,加之奇数张时还需要交替进行,所以,教师在学习中安排学具操作环节,然后再讨论符号化表达,鼓励采用表格来刻画烙饼过程。
2.问题相助,提升“优化”的概念化。
优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固定的结论。刚才提到的符号化,更多的是指优化的直观性要求,如何引导学生由形入数,由数到式(算)呢?我们需要在教学关键处,借助数学问题的设计,来促使学生数学化思考,提炼概念。
如“沏茶”问题的教学中,当学生一致认为“生4”的表达方式好,总时间是11分时,教师提出问题:难道洗茶杯、找茶叶不用时间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计算到总时间里?学生讨论后知道:连续进行的一些事件所用时间是各个环节总时间的和,其中某个环节中几个事件同时进行,就取用时最多的事件所用的时间。
再如“烙饼”问题中的环节二,我们分为两个步骤展开。步骤1是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得出烙1张饼、2张饼和4张饼的时间,接着提出问题:你能很快知道烙6张饼的时间吗?如果烙8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步骤2是当学生操作后,知道烙3张饼的时间,教师则提出:烙5张饼呢?7张呢?教师可在学生操作后,有序地提出烙更多张饼所需要的时间,引导学生离开“具体操作”,进入“头脑操作”的环节,鼓励学生关注事件背后的规律,推理形成结构化、概念化的数学思考,建构数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衢州市衢江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