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

2017-06-18 13:51台淑田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条船正方形学案

台淑田

导学案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课程的内容,对一定的情景和问题进行设计,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好的导学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数学这门抽象学科。

一、活动问题设计重在“导”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角,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年龄上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尽量使设计出来的导学案能够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其次,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不可以只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书本知识的教学,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均衡导学案中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学案的:

想一想,写一写:

1.动手画一个计数器,先标示出一个你喜欢的数,再读写出这个数。(请学生板演不同情况的数)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看这四种电视机的价格,你能读吗?

3.任选两种电视机的价格比一比。想一想你是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

(请你试一试友情提示: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你的思考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4.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组交流你的发现,想一想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6.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二、活动问题设计注重“细节”

导学案还要重视向细节要质量。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时,首先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正确分析关键句子,用不同方式理解“进一”的道理。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导学案上,我是这样设计的: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我先让学生从中找出关键句子“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吗?其次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1.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请你自己试一试。

2.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3.至少要租几条船呢?

4.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5.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

6.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梳理:解决同一个问题,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几位同学的想法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老师要详细分析导学案中学生理解起来最费力的知识点是什么,其次是什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再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课前预习环节多下工夫,制作适合的导学案,分析每一个问题点。

三、检测问题设计胜在“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精选练习就成了导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我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导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知识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我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A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C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点之后,给学生设计的自我检测题是这样的:

A档题: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黑板长3米,宽10分米,面积是30平方米。( )

(2)邊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 )

(3)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B档:

3.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边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C档:

4.小江家有一块菜地,长50米,宽30米。

(1)准备在菜地的中间挖一口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蓄水池。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请你求出菜园的面积。

A档题,通过是非判断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计算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B档题和C档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行分层训练,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为了能够很好地将导学案引入小学数学课堂,需要老师在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整理三个阶段中进行改变,保证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条船正方形学案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乡愁导学案
算法多样化教学分析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比例尺(一)”导学案
层层推进逐步建构数学模型
——《应用问题(二)》教学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