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重庆市长寿中学)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仅靠挤一些时间是行不通的。而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地理相关的知识,也要通过学习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使学生对地理真正的了解。但是之前很多的傳统教学模式都使得学生没有很好地进行学习,课堂效率也较为低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不够,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高效课堂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地位互换
之前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向学生传输知识,没有互动,只是教师一人一味地在那里讲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单向的,无法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学生学习的高成效,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当前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占课堂的主体地位。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而新的教学模式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行星地球”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提前准备好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将自己的风采进行展示,也可以做到对知识的充分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就会提高。
(二)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可以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自信,提高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适时地鼓励学生。如在进行“地球上的水”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由言论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和辩论赛等方式。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水的分布?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让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学习,从而在探讨中得到解决。而对于“水污染”和“浪费水”的现象,哪一个更加严重,就可以采取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讨论、不断探索,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而且要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予肯定、鼓励。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认可,对于他们能力的认可,此时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学习地理的天赋等优势,从而提升对于地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将知识充分利用,还可以感受到学科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认知力,爱上地理学习,从而产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
课堂如果只是不断地以说来进行教学,这样长时间下来就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而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需要探索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中加入实验就会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课堂效率也会提高。如在讲洋流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用水盆、纸屑、吹风机(电吹风)这些作为主要的仪器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在脸盆的水面上洒上纸屑,利用吹风机模拟风带吹拂,演示风海流的形成过程,学生就可以根据纸屑的漂浮方向考虑影响洋流的因素。最后进行总结得出优点和不足,从而进行不断完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学习,也会让学生明白实验其实可以用最简单的事物进行,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要自己多动手操作,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的教学可以改变之前的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得到真正实现,使学生高效学习。而在进行大地环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热力环流、近地面风形成原理的回顾,以此为基础引入。并可以采取多媒体出示实验教学,在多媒体上出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压分布情况。运用“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画出,标出风向。也要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制气流方向等,在多媒体上进行图画展示,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验,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会相对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从而课堂的效率也就会得到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总之,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关键在课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体现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要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出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打造出更高效、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3.
编辑 温雪莲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