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真孺+
摘要:近年来,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建立合作共荣利益机制,是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运行现状,分析高校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问题原因,提出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构建方法,希望为高校校企合作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共荣利益机制 利益双赢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43-01
一、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分析
(一)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问题
首先,校企合作内容比较单一。高校与企业合作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校企间合作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但是校企实际合作范围较小,高校和企业仅仅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企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岗位等内容,校企间合作较为表面,不能从根本去改变问题。其次,校企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由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仅局限于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岗位的提供等方面,高校和企业沟通交流时间较少,双方没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因此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合作机制,双方缺乏沟通协调的场所。最后,学校和企业文化不同,导致无法进行优势资源互补。校企合作共荣利益机制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深层次原因在于合作双方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导致合作关系流于表面。[1]
(二)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问题原因
首先,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意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人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就导致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时不给劳动报酬,大大降低了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责任心。其次,高校与企业合作不能理顺利益关系。共荣利益机制要求企业必须履行人才教育义务,企业为了履行义务会消耗物资,而企业从高校中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导致高校与企业间的利益发生冲突。高校与企业利益的不同是阻碍校企合作深入的关键因素。最后,高校、企业、政府三大机制联系不够紧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导致校企合作缺乏相应保障。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对企业进行监督,导致校企合作仅依赖于合同条约。[2]
二、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构建方法
(一)建立互利共赢利益共享体制
从组织性质上来看,企业主要追求经济利益,高校追求人才质量。高校与企业合作必须重视双方利益的融合,只有如此才能维持长远的合作关系。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必须重视企业经济利益,加强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首先,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培训教育资源,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综合素质;其次,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宣传平台,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最后,高校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企业产品研发质量。其实,高校通过加大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能得到较多好处。首先,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在企业中开展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加强教师专业理解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其次,高校和企业间合作,高校通过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水平,扩大专业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共荣利益机制保障制度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合作共荣利益机制管理组织,调解高校和企业合作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平衡企业和高校的双方利益,加强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协调。另外,建立合作共荣利益机制核算机制,重视企业的利益追求,为企业参与高校教学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高校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科技研发生产实训基地,一方面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研发场地,另一方面为高校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场地。高校和企业合作中,还需要加强第三方对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监督,建立相关的法律保护,使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得到保障。最后,企业和高校在合作过程中还可以引进中介机构,维护高校和企业的利益,为高校和企业交流提供平台。中介单位不仅能够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沟通合作,还能够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总而言之,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建设,使企业和高校在合作过程中,都明确自身工作义务和职责,把高校的利益訴求和企业的利益诉求相融合,从而促进高校和企业长远合作。[4]
三、结语
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改革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诸如,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平台缺乏互动性,阻碍了校企之间的互动交流;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很难融合,很难实现资源互补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对于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进行探索和创新,高校应该加强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意识,理顺高校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加强高校、企业、政府三大机制的联系,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高校对于校企合作下共荣利益机制的改革实践探索,既提升了高校自身竞争力,还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王政敏.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研究——基于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6(6):58-62.
[2]沈绮云,万伟平. 政府有效介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职教论坛,2014(25):7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