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变换来解题

2017-06-15 15:02陈正亮
初中生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线边长变式

陈正亮

巧妙变换来解题

陈正亮

初中图形变换包含平移、翻折和旋转,在几何解题中,要把握变换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中找到不变量,然后解决问题.变换的本质是使原有图形的性质得以保持,改变其位置,使其转化成新的有利于我们论证解答的几何图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问题.

例1 已知:如图1,在△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范围.

图1

【分析】采用倍长中线的方法,可以将△ADC绕点D旋转180°,构造与之全等的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解.当然也可以考虑在边AB或AC上取中点,构造中位线,再用三角形三边的性质解得.(请同学们自行完成,答案:1<AD<4)

变式练习1 如图2,在△ABC中,D为BC的中点,AB=13,AD=6,AC=5.请猜想AD与AC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可以用两种思路去考虑一下)

图2

【小结】条件里面有中线,即可联想到利用中位线来转化相应的已知条件,或者倍长中线,将它们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找出三条边长之间的联系.

例2 已知: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F为CD上一点,且BE+DF= EF.求∠EAF的度数.

图3

【分析】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然后再利用“SSS”证明△AEG≌△AEF.

变式练习2 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EAF=45°,E、F分别在BC与CD上.求证:EF= BE+DF.

【小结】利用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通过旋转一定的度数,把两条线段集中到同一条线段上(补短法),再由相应的三角形全等证得结论.变式实际上与例题2属于互逆命题,请同学们注意认真体会,今后解题往往能事半功倍,举一反三.

例3 如图4,△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______.

图4

解:在AC的延长线上截取CE=BM,连接DE.

∵△ABC为等边三角形,△BCD为等腰三角形,且∠BDC=120°,

∴∠MBD=∠MBC+∠DBC=60°+30°=90°,

∠DCE=180°-∠ACD=180°-∠ABD=90°,

在△CDE和△BDM中,

∴△CDE≌△BDM(SAS),

∴∠CDE=∠BDM,DE=DM,

∠NDE=∠NDC+∠CDE=∠NDC+∠BDM=∠BDC-∠MDN=120°-60°=60°,在△DMN和△DEN中,

∴△DMN≌△DEN(SAS),

∴MN=NE=NC+CE=NC+BM,

△AMN的周长=AN+MN+AM=AN+NC+ BM+AM=AB+AC=6.

【小结】通过图形补全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的“平移”和“翻转折叠”.

例题4 如图5,已知∠BAC=45°,AD⊥BC于点D,且AD=6,CD=3.求BD的长.

图5

【分析】本题的已知条件中有个45°的角,我们可以考虑把45°的角转化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中去.解题方案中有多种利用相似形或者解直角三角形来处理的方法.在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巧妙的方法.通过将Rt△ABD和Rt△ACD分别向外作轴对称图形,可以自然构造出正方形AEFG,而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高AD=AE=EF=AG=FG=6.设BD=x,则BF=6-x.由对称变换可以得到BE=BD,CG=CD,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6-3)2+(6-x)2=(3+x)2,解得:x=2,即BD=2.(解答过程略)

变式练习3 如图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4,0),B(-6,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BCA=45°时,点C的坐标为______.友情提醒:坐标点C有两个位置(0,12)和(0,-12).

图6

【小结】重点考查了45°角与90°角之间的关系,利用构造正方形这个特殊的基本图形来解决,类似的一些问题还有对30°角与60°角的考查,半角或倍角关系等.

总之,几何学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而在初中阶段对图形位置问题的研究中,常见的变换问题占了很重要的一块,希望同学们多加体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中线边长变式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课本内外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