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菲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进行记忆与模仿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凸显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数学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理念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要求在持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逐渐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摆脱传统课堂模式束缚,创新教学方式,使原本数学味缺失的课堂教学显现出浓厚的数学味。[1]
一、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数学味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虽然得到了一定优化,但是一言堂与满堂灌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在没有进行充分课前准备,对学生学习能力掌握不准确情况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于是通过不厌其烦的重点讲解为学生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小学生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索然无味,数学味无法得到激发。事实上,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过程,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容纳,并通过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过程,激发课堂的数学味。[2]
例如在进行“画角”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进行了初步学习后开始自主尝试进行画角,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错误,如将120°角画成了60°等,此时如果直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自己错在哪里。教师可以让画错的同学在實物投影仪上进行画角的演示,然后让该同学与其它同学一起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会画错,是哪个地方的知识没有理解到位?有学生回答:在画角之前,应当根据角的度数估计一下所画的角应当是锐角或钝角,这样在心里有了一个大概的形象,减少了出错的可能。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画图的错误,转而面向全体学生,因势利导,在寻找出错原因同时进行思考与启发,对本课时的难点进行掌握。同时,在保护出错学生自尊心基础上,使班级学习氛围更加浓烈,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在学生讨论与恍然大悟中体会到了浓浓的“数学味”。
二、打造快乐的学习环境,使“数学味”更浓
快乐的数学教学环境将使小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教是为了不“教”,为了使小学生真正融入数学学习中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改变背公式、做题目的单一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使数学课堂充满魅力,数学味也将更加浓郁。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内化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应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进行授课,并且可以运用身体语言为学生更好的展现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表现锅来了,饼来了,也可以鼓励学生用手心当饼,以生动的口头语言与形体语言使学生乐此不彼,课堂中渗透着浓浓的数学思想,以及浓厚的“数学味”。
其次,打造丰富的活动情境,使教学氛围更加热烈。例如在进行认识平行一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在课桌上任意的摆一摆,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学校的足球场等校园环境,让学生体会什么叫不相交、相交成直角以及一般的相交。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所观察的结果进行热烈讨论,从而对该课概念进行深刻理解。在动手尝试,互帮互学的教学氛围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更浓的“数学味”。
三、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质疑,使“数学味”更加醇厚
“学贵质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质疑,才能独立思考,才能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才能对数学的思想进行领悟,才能体验到数学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中不断质疑,在争辩与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数学的本质得到彰显。例如在进行认识分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用二分之一表示一个长方形,为了得到答案,学生可以动手进行折纸,或者动手画一画,通过动手实践大多数同学得出了长边对折与宽边对折两种方法,但是极少有同学想到对角线对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思考边质疑,鼓励学生再尝试一下,是否还有其它的折法,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站出来质疑,沿对角线对折的方法是否真的正确,该怎样进行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探究、交流、质疑的过程,使学生在思考中进行质疑,收获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学习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课堂,其数学味也更加“醇厚”。[3]
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与探索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满足,为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小学生学习特征,打造具有浓厚“数学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小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做到活学活用。通过小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其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成长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玲. 理解数学本质,寻找有“数学味”的课堂[J]. 数学教学通讯,2017,(04):33-34.
[2]周悦. 关注数学思考,让数学课充盈数学味[J]. 华夏教师,2016,(10):62-63.
[3]温芳勇,魏红,刘咏梅. 寻找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基于数学本质的教学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