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中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实践

2017-06-10 15:54王海燕
速读·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情境数学教学

摘 要:智障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缺乏,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出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挖掘出生活的、实用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实践

数学的教学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力求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培智学校的学生都是较为严重的中重度智障儿童,由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极差,逻辑思维欠缺,对数学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是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又是智障学生生活所需要的,因此如何让数学的学习更好地为智障学生的生活服务成了智障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上好一节智障学生的数学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吸引人的前奏。在营造氛围的时候,老师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或与主题相关的律动歌曲、视频影像、简短故事等形式。让课堂变成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二、创造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生活化场景情境——听生活中常听的事

智障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差,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尽量用学生常见的、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进行加减教学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常见的情境,妈妈给了我1个苹果,爸爸又给了我1个,我一共有几个苹果?再比如减法,我的手上有2块饼干,吃了一块,还剩下几块?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到、遇到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共鸣并进行学习。

(二)生活化场景情境——做生活中常做的事

智障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贴近生活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应增强简单易操作的动手环节,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探索、获取知识。比如在数数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多种实物(平时的玩具、教室的灯、电风扇、校园里的树等),经过反复操作后学生慢慢可以感悟到数数、比较的方法。学生在提升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同时可以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在做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的同时习得了相应的知识。

(三)生活化场景情境——思生活中常遇到的事

相对于正常的学生他们的思考也许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但是他们也会思考。比如在进行加法应用题教学的时候,有个学生就说我手上有一个饼,又拿来一个就多了,变成了两个,所以又拿来就是多了。再比如在上减法应用题的时候,在读完题目后让学生思考是多了还是少了,有个学生在思考之后就说苹果吃进肚子就没有了,所以吃了就是少了。虽然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但是他们能经过思考得出吃了就没了,就少了也是他们经过内化得出的,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就知道了少了的概念。因此,只有经过思考,不管是多么简单的思考,对学生来都是说有收获的。

三、挖掘生活的、实用的教学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一)在教材中渗透生活内容

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这使得我们在选择、使用校本教材的时候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内容,使学习内容更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统计”的时候我们做了这样的处理:先让学生统计每天接触的同学、老师等常见的来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后,再扩大到校园让他们去统计学校参加快乐选修小组的情况、学生就餐情况等巩固统计的方法;最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走出校园走向家庭、社会用所学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起来。

(二)在生活中渗透教学内容

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既包含一定数学思想方法、又能被我们的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上“测量与称重”的内容时,我们先带学生到菜场、超市看一看工作人员是怎么样进行称重的,并引导学生看打印的称重小票。通常我都会把称重的过程、小票用影像資料保存下来上课的时候用,这对他们学习称重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一)走出教室,在校园中实践

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校园隐藏着无数的知识,在校园内总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在学习“形状”这个章节,在教室里通过实物、学具、多媒体认识了形状的基本框架,再带学生到校园中,让他们在校园中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形状。学生将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了实践当中。

(二)家校互助,在家庭中实践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缺少任何一方面,教育都是残缺的。例如在教“年月日”的时候,在初步认识了日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回家翻看家里的日历,并在家长的引导下找找家里人的生日或者重大节日,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每家每户的日历表都是不一样的,这对学生的见识面、阅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走出学校,融入社会

学生走出学校最终是要步入社会的。因此在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日常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学了“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后,可以引导学生到超市去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物品的标价,应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日常实践活动来解决生活问题,为他们以后融入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要让生活数学真正走进智障学生的生活并发挥它应用的作用,必须改变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让智障的生活数学更生活、更实用,让智障学生真正发现数学、喜欢数学,为他们将来能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素月.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耀东.小学数学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5).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师大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海燕(1984.05—),女,汉,浙江丽水,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启智数学教学;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生活情境数学教学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