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科
【摘 要】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高中教学中如何教学分层教学呢?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提高效率
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检验,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要进行层次教学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课堂教学要进行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所以要想完成拟定的教学目标,就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他们都能学到东西.在授课时,以第二类的学生作为基准,同时兼顾第一类和第三类的学生.恰当安排这三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从易到难,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使第一类的学生能“吃得下”教学内容,第二类的学生能“吃得好”,第三类的学生“消化殆尽”.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6个问题:①什么叫函数?映射?②如何理解“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③如何理解“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④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⑤请从映射的角度给函数一个定义;⑥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在这6个问题中,前面两个问题是属于基础知识范畴,我要求第一类的学生务必掌握它们;中间两个问题属于中等程度的知识,要求第二类的学生能“吃透”它们;最后两个问题难度稍大,我要求第三类的学生掌握它们.通过这样的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学生布置作业时要进行分层教学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起巩固、发展、深化作用。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题(含补缺查漏题)、巩固题和综合深化题。各层次题量各不相同,完成形式及要求也有区别,有的层次要详细解答,有的只要写出答案,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量力而行,对难以完成综合灵活的稍难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将客观题按解答题格式完成。这样布置作业,让学困生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后,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起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让上层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让中层生从“前后夹击”中追求新的满足。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当然“分层次教学”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如何更科学的实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不明显。而分层教学正是实现“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我们探索出了“分层递进、自主探究”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找到了切入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当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又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分层教学由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因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因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切入口,以认识问题为载体,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媒介,以思维转化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老师的有效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主体的积极思维,达到轻松、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黎跃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4)
[2]殷鳳莲.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N].河北师范大学,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