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思索

2017-06-07 09:21肖利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肖利

摘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的实用性,发挥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健全学生的人格,激活社会责任意识。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精神,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着重介绍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征,以培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为指向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一、提炼语文中“美”的精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结合时代特征,落实新课程的教学宗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美”是人类利用主观情愫对客观事物进行评判的观点,美育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刚敲定的六大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中的组成部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语文教材,提炼课本中美的精华,让语文知识以美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抵制低俗品味,树立高雅的道德情操。

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旅夜书怀》时,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PPT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教学优势,给学生直观展现草木、微风、岸边、黑夜、扁舟等意象,此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曲调悠扬的曲子,让学生更贴切诗人的内心,深刻领悟:在微风拂面的河边,有个惆怅满怀的诗人在注视着远方散发出的凄凉。虽然有一种沧桑之美,身临其境课堂氛围,为学生跟诗人搭建了一个隔空对话的平台,学生能够近距离与诗人“接触”,真正感悟当时诗人的所思所想。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感悟进行升华,感悟人生真谛:沧桑也是一种美,一种立足现实的美。

二、灵活变通。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自主『生学习是六大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性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巧妙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善学”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康桥背景的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结合画面去感受康桥的美,受到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熏陶,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穿针引线,帮学生解决理解上的难题,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以便让学生养成“善学”“乐学”的学习态度。

三、“问”的艺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六大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的组成部分,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当重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制度下,部分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学生的思想一直跟着老师在走,语文教师高估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引导学生大胆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语文教师可以放映电视剧《水浒》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电视剧对比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电视剧里的一些情节和内容跟原著有些不同,比如原著中陆谦等人在李小二的店中密谋谋害林冲这一故事情节,就跟电视剧有比较大的出入,电视剧为什么不照搬原著,而是选择改编呢?电视剧改编的理由是什么?这种改编,艺术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倘若你是导演,你又会怎样去改编?……听到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答案并不唯一,此时,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集思广益。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自信神情,以及针锋相对的观点反驳,整个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总之,新敲定的六大核心素养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认真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