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向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行业企业对各类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人才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这些对初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适当渗透德育教学,科学处理好德育教育和美术教学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对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德育 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20-02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基本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情感与品德[1]。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能够充分发挥出美术课程的德育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品德修养,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
一、美术作品欣赏中的渗透教学
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需要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而美术教学中涉及诸多我国的灿烂文化,可以熏陶学生,达到教育学习的目的。通常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涵盖了历代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如版画、壁画、汉画像石、石雕、秦长城、彩陶、秦陵兵马俑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好地了解宋元的神韵、魏晋的风韵、明清的繁荣、隋唐的鼎盛、秦汉的辉煌等,受到文化的熏陶,产生自豪之情,有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常这些美术作品中的许多内容也体现出爱国主义思想,可以将其作为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欣赏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时,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相关的课文,在欣赏时会产生激动的情绪,急切地想要讲解与之相关的故事及其对该作品的感受。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提出如下问题:①画家如何在画面中绘制五壮士的?②为什么选择三角形构图?换成其他构图形式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可以发现:该作品的构图形式与犬牙交错险峻的群山类似;然后教师适当讲解三角形构图的原理及意义,展示作品的内涵。
二、美术实践活动中的渗透教学
艺术源于实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水平[2]。以作品《蒙娜丽莎》的讲解为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生活中打动人心的微笑,将其制作成相册或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相互分享。如朋友见面时默契的笑、孩子看到父母时开心的笑、老人相互扶持时幸福的笑等,这些笑容真实感人,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活的美好,懂得友情和亲情的珍贵,学会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然后教师可以从“笑容”着手来导入“蒙娜丽莎的微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创作出世界名画。接着教师系统全面讲解该作品的思想内涵、创作手段、创作背景等,介绍作者的成才经历,使学生明白勤奋刻苦的作用,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目的。
三、绘画技能训练和美术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中国绘画内涵丰富且历史悠久,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德育功能,形式之间不仅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历代帝王图》和《女史箴图》等早期人物作品中都传递了创作者的意图,即希望利用人物形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传授绘画技巧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借鉴与学习古今著名画家的创作精神与创作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作空间,使学生在感悟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领悟美术的真正内涵,形成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坚持不懈的绘画精神[3]。另外,初中美术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如世界和平、环境保护、爱国主义、助人为乐等,让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与情感的升华,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例如:学生学习传统绘画人物、花鸟、山水等,领悟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学习历史绘画、建筑艺术、雕塑等,激发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将德育教学适当渗透到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实践活动、绘画技能训练和美术教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意志品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出德育在美术课程中的优势。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平,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与情操的陶冶,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亢海涛. 谈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1:55.
[2]王景艳,黄小华.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2011,06:144+147.
[3]陶文广.浅议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3,1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