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思维能力初步培养的尝试

2017-06-05 05:34马志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马志

【摘要】中低年级阶段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综合思维过渡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保证孩子今后学习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的平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能力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47-01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一名园丁,有责任时时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 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而中年级阶段正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综合思维过渡,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保证孩子今后学习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的平衡,让孩子聪明起来,智慧起来。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继续引导想象和联想,丰富思维

想象与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摇篮和基石,这两种思维在低年级阶段学生通过插图等直观材料已经得到了一定训练,而中年级阶段侧重点在于通过词语理解和文本的感悟来发展和提升。

在同一篇课文中,有些词句容易理解,有些词句比较难理解,怎样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词句的含义呢?这就需要通过展开想象,理解词语丰富思维。例如:《登上企鹅岛》一课中,“凶猛的阿德雷企鹅尖叫着,把我驱逐出境了。” 在讲这样一句话时,我说:“你们就是阿德雷企鹅了,当我进入你们的领地时,你们在尖叫着喊些什么?”学生说:“我们不欢迎你,你赶紧走开。”“这是我们的领地,不许别人侵犯。”等等,通过学生的想像,理解了“凶猛”一词的意思。

这样一来既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去年的树》教学中,我对同学们说“如果你是那只鸟儿,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呢?你要走了,却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读中联想,体会鸟儿两次“看”灯火的心理活动,充分运用这些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的联系训练活动,有效地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二、突出关注品读和感悟,触发思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那么到了高年级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这与我多年一直坚持的以读为本,品读感悟教学理念异曲同工,在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多角度解读课文,精心设计问题,高度引领,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激活他们思维。

有一位老师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快结束全诗教学时问同学们:“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了,但儿童寻到了什么呢?大家讨论讨论。”教室里立刻议论纷纷。在全班交流时,同学们有的说儿童虽然没有寻到黄蝶,却寻到了捉黄蝶的快乐,有的说他们寻到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有的说他们寻到了美丽的田园风景。听课的老师无不惊叹。更没想到老师接着问:“作者杨万里又寻到了什么呢?”这时恰到好处地介绍了作者及写作背景,同学的思维马上跟上了,说作者寻到了儿童的快乐、寻到了心灵的安慰,寻到了归隐的决心……,最后老师再追问:“同学们,你们又寻到了什么呢?”此时,同学们从诗中美景、诗中意趣、诗中情感甚至诗的写作技巧谈了自己的收获。好一串提问:“寻到了什么?”问出了学生活跃的思维,问出了课堂的精彩,问出了智慧的阅读。

教师必须学会多角度、更深入地研究教材,要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只有思维才能带动思维。一篇课文不要囿于一种解读思路,有时换个角度,从课文中不同的角色出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启发。比如,《滥竽充数》,不仅要从南郭先生那里得到教训,也要从齐宣王那里得到启发。

其次改变原有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自主阅读。敢于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们在通畅开放的思维状态下,品读和感悟,让学生感觉出语言的美,或者有味,或者有道理思维流淌在文本的河床上,形成“阅读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三、有意识鼓励质疑和求异,深刻思维

学生由疑而问,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要在教学中鼓励质疑求异有效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着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亲自获得知识,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点燃思维的火花

例如本学期我对预习的方法有了新的要求: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对词语的质疑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读懂每个自然段;把课文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你想知道什么。放手让学生从多角度去预习,学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样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鼓励和表扬,思维能力也逐渐发展,脑子里的问号越来越多。

再如要顺情而教、顺势而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发展后往往会提出有一定水平的问题或者发表独特见解。教师要学生精彩的分析及时给予肯定,并对他的思考作出多角度引导,拓宽思路,组织同学展开讨论,不断产生新的有价值答案,獲得真正的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逐步推进概括归纳,提升思维

低年级阶段注重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中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也就是说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初步概括能力培养是中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在教师掌握好梯度的前提下引导,让学生接受课文大意概括的训练。

例如起始阶段,可以采取仿写概括课文大意方式训练,给学生留下概括课文大意的语言印象,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概括的语言模式,明白概括要完整和简明。进而可以适当提供句式,强化学生概括的有效思维过程。教师提供的句式要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具有比较广泛的迁移作用。在能力逐渐提升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通过理解句子、分段概括段意、概括文中主要内容的训练。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培养学生思维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