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云
摘 要: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双方携手合作创建激励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汇,创
新交相学习措施、保证交相学习时间,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等措施,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关键词:校企合作 破解 双师型队伍建设 困境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186-02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有大量的合格的旅游人才支撑,而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旅游院校有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旅游实践技能的教师来培养。旅游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来自旅游企业的兼职人员,这支队伍的建设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道难题。
1 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职教师实践素养、实践能力欠缺。许多院校专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对行业发展不敏感、不能结合新行业案例进行授课;不十分了解企业岗位的规范要求、对于旅游职业岗位较多(比如旅行社中有计调、业务、前台接待、营销、导游服务等诸多岗位)的企业,专业教师很少有人能一一对应地详细讲解;大多属于纸上谈兵,且使用的教材编排内容滞后、案例陈旧;授课只注重专业知识讲解,轻视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的教师即使考取了行业岗位资格证,也是“证”与“能”不统一、不对应;学校对于参加行业实践、企业顶岗的教师缺少激励机制等有力支持。
(2)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欠缺。高职院校聘请的企业兼职人员在学院授课、帮助学院进行培训等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如对于学院教学管理方面欠了解;授课方法、技能方面不规范、只会做不太会讲解传授;对学生纪律要求欠严格;讲解内容不系统、只会讲座不会讲课;没有大块时间付诸教学等。
(3)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缺少互相取长补短的机会。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自上课,下课各走各的,交流较少,学校也很少搭建融合平台,将两部分教师组织在一起研讨、交流,相互借鉴教学经验。
(4)旅游企业安排培训实习教师缺少经验、精力和动力。不像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层面对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相应的奖励或是制约,合作学校也没有给予企业什么优惠条件。企业忙于经营,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但是对接受、安排和培训实习教师,就有难度,他们茫然,不知用什么方法、什么内容、谁来培训,这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是挑战。
2 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改革措施
(1)学校应转变观念、创新机制。高职院校尤其是各级骨干院校应更加重视校企合作,重视“双师型”队伍的培养,首先要制定有关增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办法、创建激励机制,引导并帮助教师踊跃参加行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活动,提供政策方面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消除其找不到合适企业顶岗,顶岗后顺畅接续教学任务及因到企业顶岗而造成的在校内工作量、课时费不足等后顾之忧,并应将教师参加专业岗位实践活动情况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及职称晋级等管理文件内容。积极引进企业兼职人员参与教学与实训,相应提高其课时费标准,并给予交通、伙食补贴等,为其来校参与教学打开方便之门。组织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先进成熟的“双师型”师资培养经验,用以补充和完善自身的双师培养方案。学院还应与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旅游企業有着充分的交流和合作,他们会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师资培养及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校企携手,实现双赢。校企还应达成协议,为双方的人员交流提供时间、资金、晋级等方面的保障。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制、更新和使用适用教材或教案。将行业发展规划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按专业标准设定课程内容、按岗位要求设定技能考核规范。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师进一步了解了行业规范、行业发展及企业需求,使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所提升,能够以一个从业者或管理者的用人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指导和考查。合作企业有责任承接学校教学实验项目,兼职教师所在企业有权优先挑选实习生、毕业生,或可试点做一个“定点培养”项目,选拔一部分学生完全按接收企业标准量身定做,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取得成功的经验,后续推广。
(3)专业教师广泛深入参加行业实践活动,做到“一专多能”。教师按学院要求或自己提出申请到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顶岗、轮岗实习、带队管理实习学生,增加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熟练掌握各岗位操作技能,根据教学要求或自身兴趣所在,并练就“一专多能”的本事;真正了解企业用人所需,据此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授课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创造条件积极参加专业竞赛、职业技能考试,参加旅行社踩线活动、新产品发布会、景区推介会等活动,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培养职业敏感性和前瞻性;帮助、参与旅行社、景区策划活动项目、景区规划评审、旅行社产品设计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不仅专业教师,基础课任课教师也应如此参加行业实践活动,学院实施全体教师全员“职业化”、“专业化”,给学生在各学年学习中营造一种“专业化”氛围,有利于教育的一致性、整体性。
(4)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做到“能做会讲”。企业兼职教师不仅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参与学生在校全程的教学培训和考核,兼职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或缺;兼职教师应定期参加学院的教学大会,主动完成制度性的听课任务,一方面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补充和更新,另一方面学习、增强教学水平和能力,积累教学和管理经验,提升驾驭课堂和课程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兼职教师新颖、活跃、开放式的授课也会为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带来活力和动力。搭建双师建设团队,指定校企双方负责人,带领团队教师积极参与的行业实践活动,锻炼队伍,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激励,不断增强教学能力与实践经验。
(5)强化人文内涵,提升职业素养,做到“能说会道”高情商。每位教师都应意识到,做旅游无小事,要做好旅游行业,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要有爱心、热心、细心、责任心,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需在职业道德方面下功夫。自身要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注重人文修养修炼,努力培养真诚友善、开朗幽默的性格、注重交流沟通的方法技巧。“能说会道”不仅展现专业知识,还体现了对游客的人文关怀,体现敬业、乐业精神。因为旅行社业就是服务行业,无论怎样发展,旅游提供的面对面的情感服务、灵活细致的人文关怀是不可替代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前瞻性的眼光,使他们不仅能关注和适应行业的发展,还有能以不断的创新精神、创新的产品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总之,旅游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培训师。
(6)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时间要充分保证。教育部明确规定,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每两年不得少于两个月。这是因为实践能力是靠实践经验取得,这是个累计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也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况且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跟得上行业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所以可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及企业经营的淡旺季情况,专职教师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长短交替顶岗”、“机动上岗”、“按需轮岗”、“定期返岗”等灵活多样的顶岗实践方式,逐步形成崗位技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升双师素质。
总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效地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使旅游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旅游企业兼职人员能够尽快提高教学能力。旅游职业院校卓有成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必将会更有力地促进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合格的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参考文献
[1] 朱世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2).
[2] 王春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创新实践[J].时代农机,2015(9).
①基金项目:“以《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为例探讨开发实习实践类课程”项目入选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WMYC20154-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