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发展新模式探索

2017-05-30 10:48韩毅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台发展模式

韩毅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经过一段时期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运用,现已基本成熟普及,以互联网思维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发展的模式也具备了条件。该文在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前提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进行阐述,探索分别围绕用户、职位、课程、效果、反馈、管理六大子平台进行建构,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模式提供平台模型,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信息技術革命是推动开展现代社会进行第三次革命一知识革命的主要武器。毫无疑问,互联网在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一切。第一次技术革命充分解放了人们的体力,第二次技术革命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第三次技术革命即将释放出人们的大脑。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现代职业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突破发展瓶颈,开辟新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发展新模式的历史背景

(一)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重点搭建“互联网+”平台促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明,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并在“互联网+”益民服务中指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促进教育公平,并且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新的公共服务方式。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以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以促进共同繁荣。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定位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以互联网基础平台的高质建构为突破口,促进广阔的资源共享,系统提升创新能力基础。智能教育是服务智能社会的重要元素,实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精准教育服务信息、终身学习环境、个性化教育供给是此规划的重要目标。

(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供给平台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的创新驱动

面对国际格局与国内竞争均呈现愈发激烈的严峻形势,我国须尽快成长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容应对,李克强总理不止一次地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双创大潮和互联网思维持续洗礼下,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营销创新在首轮创新大战中占据主流,接下来新一轮创新的重心将逐渐转变为全面产品服务升级大战,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力资源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当下要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期迎来了崭新契机,以提升吸引力、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合理利用首轮创新成果,搭建属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智能匹配“互联网+”平台,冲破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维度,建构以效果为导向,尊重知识和技术,塑造技能和技艺的“互联网+”未来空间发展平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给现代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巨大的变化,随之形成的互联网发展模式、智能生态系统的形成带来了新常态时期发展驱动力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机会。传统教育发展模式已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进步速度,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在组织方式、支持动力、教育形态等方面的创新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的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思维模式转变

“互联网+”模式已经渗透至人类生活和工作模式中,最根本的还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互联、网状的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已改变了人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

学术界对“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及分类尚未明确,根据不同纬度有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从传统技术媒体转型升级的角度,要有用户、极致、迭代、开放、扁平的思维模式;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步的商业价值角度,强调技术创新、竞争意识、规模效应和用户体验,为进一步强化商业价值,互联网思维分为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理念、互联网经济;从互联网的社会化角度,互联网思维被视为智慧化、低成本差异化、分享思维模式;把互联网思维作为思考方式的角度来讲,互联网思维有便捷、表达、免费、大数据、用户体验五个关键词;当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后,互联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现象,雷军的“雷七诀”以专注、极致、口碑、快七个字描述互联网思维,马化腾的“马七条”则以连接一切、互联网+传统行业=创新、开放式协作、消费者参与决策、大数据资源、顺应潮流、风险对互联网思维产生的现象进行反思;截至目前,关于互联网思维较为全面的阐述是9大思维和12大思维,9大思维是用户、简约、极致、迭代、流量、社会化、大数据、平台、跨界思维,12大思维是标签、简约、No.1、产品、痛点、尖叫点、属丝、粉丝、爆点、迭代、流量、整合思维。

(一)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的破界思维

现代职业教育应充分打破教育边界,与行业企业进行对接和并轨。跳出教育本身看教育是可以让教育事业健康健全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职业教育是现存教育类型中具备跳出教育本身的条件并符合与三大产业并轨发展的教育类型,所以必须鼓励并创造有利环境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破界及并轨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破界,是打破边界并非破坏正常的教育秩序。首先,打破教育价值边界,打破学习者学习职业教育单一学习技术技能的价值边界,通过技术技能的学习引发学习者的潜在教育需求,增加附加价值;第二,打破教育资源边界,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联结一切的功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共享;第三,打破教育竞争关系的边界,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每年都在抢夺生源,在教育供给平台可以实现教育资源流动的前提下,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变为协同合作发展、建立教育立交桥等贯通模式;第四,打破教育体制的组织边界,从垂直的中心组织管理模式转向去中心化、扁平化管理。

(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的整合思维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是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之后向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的教育供给平台,有别于校企合作、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等单一合作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平台打破边界的前提下,对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教育供给平台,为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带来更大的空间。

“互联网+”平台的教育供给功能、满足平台使用者教育需求的功能、挖掘學习者潜在需求的功能,赋予了各类资源的拥有者参与教育供给平台的动力,教育、企业、社会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各方面的重组、调整、匹配等多轮磨合后,会为职业教育供给平台留下最适合使用者和资源供给者的有效资源。“互联网+”平台的整合思维遵循的是高效匹配原则,高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要求教育供给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产生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网络价值。

三、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发展新模式的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是指以现代职业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互联,外部各延伸要素与三大产业互联,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网状思维模式与智能匹配平台模式的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建构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价值环,重新审视现代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发展逻辑。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含有六大服务子平台,由用户平台、职位平台、课程平台、效果平台、反馈平台、管理平台共同提供教育服务(如下图所示)。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并非是现代职业教育和互联网的简单相加,互联网是可以让现代职业教育突破发展瓶颈走向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思维是可以让我们更合理、便捷、创新、融合地借助互联网技术使现代职业教育走向“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的思考方式。“互联网+”并非只是简单的时代背景,它代表新的思维意识形态、新的社会发展形态、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新的科技发展形态,即是一种平台化发展的思维模式,是可以重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平台思维,是可以让现代职业教育进行颠覆性创新的网状思维,是可以创造教育生态平衡的有效路径。

(一)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的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的“互联网+”用户平台是充分运用和发挥互联网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扩大传统意义上职业教育仅包含职业院校学生的范围,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在校和社会人员、行业企业、相关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同时纳入互联网平台,同时树立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不再是仅仅用于毕业生对接工作岗位的网络手段,而是用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业企业、专业技术技能知识起到正能量作用的使用者。

首先,面向每个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的使用者范围不仅包括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是包括所有人在内的使用者。不受年龄限制的用户平台可以展现最前沿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每个人面前,不仅可以消除现代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更可以让中考、高考的青少年在面临选择专业的困惑中获得些许有价值的参考;不受身份限制的用户平台是以实名制为前提(同时以自愿公开个人信息为原则保障隐私权)、以诚信为原则、以共享为目标的信息资源交互发展平台,可以使用户分享到不同身份用户的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等;不受行业限制的用户平台是融合各行业企业、各地区特色领域发展、三大产业面貌的窗口,是实现每个人了解、学习、参与到我国产业结构生产发展中去的平台;不受地域限制的用户平台是以信息资源共享的方式带动中西部地区、落后地区及民族地区共同进步发展的“互联网+”用户平台,2015年12月在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表明,我国现有超过6.68亿网民,互联网已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是可以最大规模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是充分体现企业主体地位的方式,是有效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桥梁。将企业作为用户平台的一大主体进行建构,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便捷途径,企业不仅可以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献言献策,更可以为求职者和在职者提供专业的职业意识引领,同时为广大青少年在择业问题、就业问题、就业质量问题等方面做出职业性建议。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对各企业用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工商、税务、法律等部门进行认证,不限制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类别、企业所在地,重视企业文化、企业价值、企业创新等理念在用户平台的推广与共享,尤其重视新兴行业的带动作用。新兴行业是注入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新鲜血液,为产业结构调整做了突出贡献,为分流人力资源开拓新的渠道,最重要的是新兴行业兴起的基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以此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的主体发展基础,可以带动提高其他行业融入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有助于提供融入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路径、模式。

第三,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用户平台是展现我国现代先进产业技术水平,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技艺,支持并鼓励技术知识开创及研发个人或团队的成果转化以推动技术知识的进步与创新,有责任保护并传承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独特工艺技能,有义务发起找寻已失传工艺的综合智能平台。“互联网+”用户平台的建构旨在发展全民参与、全民体验的现代职业教育,将先进的、民族的、独特的技术技能在用户平台中提供给全民参与和体验,与此同时,用户平台上技术技能知识储备的提供者也作为用户平台的一大主体共同参与体验并及时更新技术技能知识的用户新需求,持续扩大用户数量,根据互联网流量法则,数量的增加是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因此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持有用户成为“互联网+”用户平台不可或缺的主体。

(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职位平台的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职位平台建构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简约思维和极致思维,不再简单地将工作职位以横向和纵向为标准进行分类,而是以互联、网状思维将工作职位进行产业领域、行业性质特点、职业发展上升通道划分与归类,通过“互联网+”职位平台对职位专注、专业、清晰的定位,最大可能地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人职匹配,换句话说就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职位要求。

首先,在“互联网+”职位平台上发布职位信息的用人单位须以诚信为原则保证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非虚假信息或錯漏信息,职位发布有效周期不超过此职位的新聘员工试用期周期,提交发布职位申请后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法律、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以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立场与我国现存各种类型的企业职位需求进行对接与融合,针对市场中的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公司等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整理、需求分析,结合职业院校各专业进行职位匹配、专业迭代、内容更新。

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职位平台的建构定位于综合搜索、智能匹配,以三大产业的划分为基本分类,根据产业的异质属性分为若干相关行业企业,并对职位的需求条件做出详尽说明(此处详尽说明并非要求求职者符合全部条件,而是可以达到70%-80%的条件要求,部分条件要求为用人单位可以塑造的空间)。“互联网+”职位的平台建构拟以职位效果为导向区别于传统的职位目标导向,以应聘人员是否具有可开发及可塑造的能力空间为基本标准,而非以应聘人员已经具备的能力素质作为衡量标准。职业院校应深入分析行业企业提供职位的需求条件并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掌握提出这些职位需求条件的原因、目的及与之匹配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养成途径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受教育者,提高人职匹配度或者说缩短人职匹配的过程,这不仅无形中降低了行业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大幅提高了现代职业院校的培养质量和效率。

第三,“互联网+”职位平台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互联互通,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精准、更便捷地搭建对接通道,推动教育结构调整升级,并不断创造出现代职业教育新形势、新功能、新模式,建构与三大产业互通连接的新教育生态。我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型,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指大多数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而非少数人,是指现代职业教育担任培养职责的重点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及质量而非人才的来源及标准,是指人才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终身发展而非机械性发展、片面性发展、萎缩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互“互联网+”职位平台是与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有效融合的便捷途径,是与新常态时期市场经济中三大产业各行业互联互通的有效方式,是突破原有人才市场仅提供人员与岗位的双元供给进行同时提供人力资源、技术技能知识、职位等多元供给平台的重构。

(三)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课程平台的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课程平台是平行于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电子教室及课程教学,紧密联接用户平台和职位平台,是为平台的用户提供随时可用、随地可取的知识储备智能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稳步成熟,现代职业教育中课程革命愈演愈烈,开始借助慕课(MOOC)国际和国内平台的地区越来越多,灵活多样的微课形式层出不穷,为用户平台和职位平台的无缝对接提供多种渠道。“互联网+”课程平台以流量思维解决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为现代职业教育带来的是各专业领域内更新最快、点击量最高的前沿内容;以迭代思维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理论课程带人不同实践场景中的同时又将实践课程以不同方式提升至理论课程,既深入浅出又通俗易懂,形成理论与实践首尾呼应的闭环反馈模式,并进行快速的迭代更新;以跨界思维开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容的创新渠道和创新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本质体现,学校和社会历来被视为两个世界,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化成分最多的教育类型,立足于为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学校教育已不能充足提供市场经济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在主动跨入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将社会资源揽入职业教育实现共赢、共同创新,实现学习者在课程平台的个性化教育需求的满足。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课程平台旨在实现集现代技术技能课程和传统工艺手艺课程、主流职业技术文化课程和非主流职业技术文化课程、现行职业岗位课程和新兴职业岗位课程于一体,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求知需求;以行业企业所需技术技能为效果导向,形成配套的技术技能评价标准体系,既是行业企业对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布的效果图,又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定培养目标的导向引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在面对未来择业、就业等问题时应具备的技术技能的考量标准;力求突破原有传统课程体系结构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深度融合、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渗透转移,实现“互联网+”课程平台是以职业发展上升通道为基本模式的课程结构组合,是现代职业教育成为跨界教育以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重要特质;以市场经济和各个产业所产生职位的系统化需求、科学性需求、专业化需求及弹性需求作为课程实施模式的根本依据,“互联网+”课程平台在保证市场经济信息内容、产业技术知识、职位需求程度等方面迭代更新速度的同时也保障所有用户在此平台上获得信息的来源可信度最高、相符合程度最高、价值对等性最大、获取途径最为公平均衡;以用户的满意程度作为反馈的基本标准,用户反馈内容涵盖课程平台的效果导向定位、内容更新速度、结构逻辑思维、跨界实施模式、评价反馈方式等方面,由于课程平台用户全部实名注册,因此可依据自愿原则选择是否使用真实信息,全部反馈内容均发布在课程平台,并以讨论的形式采纳全方位的、真实的、可操作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建设“互联网+”课程平台,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因为互联网时代对学习者最大的影响力是对学习方式的改变。

(四)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效果平台的建构

“互联网+”效果平台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目标导向的改革与创新,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目标已不能满足社会职位招聘需求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技能的发展速度,亟待需要勾勒出走在时代前沿的效果蓝图引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势。“互联网+”效果平台描绘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新业态、新风貌,反映的是各个行业企业对当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未来时期的需求预测,展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正在生产的未来。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建立的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效果平台,根据互联网社会化思维和迭代思维模式,在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效果产出。

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来看,我国已进人新常态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从改革开放时期的高速发展转向新常态时期的中高速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逐渐放缓,现代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瓶颈的缓冲期。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没有细化的需求标准将会在经济中高速发展时期逐渐完善,形成科学的、详尽的、完整的需求标准体系,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效果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的间歇性人才缺口会加大对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数量和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的改革力度;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刺激政策隐藏的风险将会在中高速发展时期逐渐显现出来,直接影响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效果体系的建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方向,因此,风险和矛盾因素的效果预测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在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效果平台必不可少的版块。

第二,从企业发展迭代阶段来看,在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持续发展期(或衰退期)各个阶段对所需要的人员类型、人员结构是不同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国家政策对创业者的鼓励与支持,创业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及我国各地,并将在国家全力号召“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态势下大力扶持创业型企业,辅助企业度过初创期。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是现代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参与并积极发挥主动作用的重要阶段,是对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重塑,从以目标为导向转向以企业需求的短期效果、中期效果、长期效果体系为导向。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迭代速度飞快,是转变现代职业教育职能的重要契机,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培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主动与企业各个发展阶段所需的人才进行快速匹配,保持现代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适度领先。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适应企业迭代的能力,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新路径,提高教育范畴中的社会化程度是让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第三,从学习者的认知迭代过程看,进入现代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进入模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过程,现代职业教育正在加速让学习者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互联网+”效果平台的建构要从学习者的认知迭代过程出发。通过真实直观的感觉和知觉效果体系让学习者对未来将要从事工作所应具备的技术技能知识和水平有初步的认识,引发学习者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动力和兴趣,提升在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进行技术技能知识的重点记忆学习和相关领域的成功率,达到初入职场所应具备的技术技能水平,在“互联网+”效果平台形成对即将进入的社会工作角色进行认知迭代。

伍)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反馈平台的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反馈平台是依据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流量思维、极致思维实现大众互动的交流平台,是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聚焦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的沟通桥梁,是以用户优质体验为导向的意见和建议平台,集用户平台、职位平台、课程平台、效果平台的各类意见和建议信息,是改进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来源,是让整个大平台更加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丰富性的引导性子平台。

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反馈平台的信息更新速度高于其他途径的信息更新,是最快获得反馈信息一手资料的渠道。互联网带给反馈平台最大的突破与创新就是综合智能匹配,由于“互联网+”用户平台是由职业教育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技术技能知识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企业职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多元化成分构成,因此“互联网+”反馈平台发布的信息是由来自各个用户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按时定期发布并且各方同时可见,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匹配对等。

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聯网+”反馈平台获得信息来源的可信度高于其他来源,是实名注册的所有用户以各种方式提供的信息反馈,同时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均可以达到最大值。站在不同用户的角度,对相同信息的解读是不同的,因此反馈平台出现的所有信息必须通过迅速、严谨的审核程序在保证来源可信的前提下予以发布,同时应对信息的真实存在性和客观描述性进行略长于审核程序时间的核验认定。

第三,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反馈平台辐射作用大于以示范单位为标杆的榜样作用。发挥反馈平台辐射作用的途径是灵活多样的,同时用户接收反馈平台信息的途径也是及时多元的,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可以解决全国示范职业院校作为带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发挥榜样作用时地域受限的问题,也可以解决职业院校用户之间、企业用户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个人用户与职业院校和企业用户之间等相互借鉴学习与深度交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问题。

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反馈”平台分享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最新数据可供分析和预测。市场经济产生的供需错位现象是向教育供需错位发出的报警信号,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要在平衡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过程中体现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与市场经济相关程度最高的教育类型,以社会化程度最高的本质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反馈平台中可供分享和分析的数据是最接近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参考依据。

(六)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管理平台的建构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管理平台是统筹用户平台、职位平台、课程平台、效果平台、反馈平台并同时服务于整个大平台的基础性平台,是在搭建整个互联网平台过程中将互联网破界、整合思维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有机融合。旨在整合互联网资源、市场资源、教育资源,打破相互割裂的局面实现互联互通;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校本平台和软件资源,改变公共资源闲置以及校本资源受限的现状,走向资源共享的平台思维发展模式。

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管理平台应以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为宗旨,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教育技术过程中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在充分吸收互联网思维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思维模式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职业教育发展至今,理念的发展一般落后于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如今的信息化革命时代理念的发展必须领先于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管理平台是实现职业教育与外部互联、与内部互通的关键枢纽。在整个大平台的建构过程中可以发现,每个模块平台的构成均由职业教育内部元素和社会外部元素共同构成,试图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横向对接、与产业升级的纵向对接、与终身教育体系的精准对接。管理平台是枢纽,承担着将大量碎片化信息进行科学系统化的整合与重构功能,打破组织边界,实现各模块子平台个性化发展与整个大平台的均衡统筹功能。

第三,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管理平台的建构是促进实现管评办分离的客观评估模式,维护“互联网+”管理平台的良性循环秩序,打破价值链边界的实质性进展。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现阶段,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期、是教育体系内部的改革攻坚期,中央将推进具有关键作用的管评办分离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体现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多元化合作、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主体的社会化转变,突破传统职业教育的封闭价值链,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的价值环。

四、結束语

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发展,在经历了磨合阶段后,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革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新技术在社会各行业及产业中的试运行,并在试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复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互联网+”阶段);二是技术在试运行后的成熟和普及运用,并带来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互联网×”阶段,又称互联网的下半场)。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是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各组成要素将要产生的结构变化提供信息基础和调整方向,为适应未来互联网×阶段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做好充足准备,迎接下一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挑战。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台发展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