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T的卢森堡大学网络信息化教育发展模式及启示

2017-05-30 10:48赵硕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

赵硕

摘要:基于ICT的卢森堡大学网络信息化教育发展模式提升了卢森堡大学的信息化教育科研能力,推动了博洛尼亚进程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该文首先研究了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国际化学分体系、信息化教学能力参数以及卢森堡大学多语种教学模式,分析了卢森堡大学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ICT网络信息发展理念,探讨了其研究型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出了卢森堡大学推广ICT网络信息终身学习体系的国际化通行做法,最后提出了卢森堡大学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校的ICT网络信息国际化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卢森堡大学;ICT;网络信息;多语种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卢森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uxembourg)是卢森堡大公国境内唯一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2003年8月13日,是欧洲首都大学联盟成员之一。迄今为止虽然只有十三年的办学历史,但是卢森堡大学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据2015-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该校业已位列世界第193位。卢森堡大学的发展从成立之初就定位在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多语种、国际化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不仅向本国学生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机会,也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个来卢森堡学习和进行学术发展的机会。其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网络信息教育模式的确值得世界各国的研究,这里笔者称其为“多米诺”发展效应(Domino Effect)。

自2003年以来卢森堡大学开始了ICT网络信息教育,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其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教育模式逐渐成熟。2005年以后在欧盟fEu)政策的影响下,ICT教育模式在其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语言教育领域开始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欧盟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国际化教育理念

卢森堡大学在办学上始终坚持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国际化教育理念,目前该校6172名本硕博学生来自于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授课的241名教师则来自于世界上二十多个不同国家。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国际化远程教育是该校迅速发展的重要理念,卢森堡大学要求学生人均完成不少于一学期的远程学术交流计划,以此增加学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校内的許多课程多以远程研讨会的方式进行,聘请了本学科的国际一流学者与学生进行远程学术研讨,使学生在一开始就领略了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站在学术的最前沿进行学习和研究。

其次,国际化远程实践也是该校坚持ICT网络信息教育理念的创新。该校的法律、经济和金融学院定期邀请欧洲法院的法官给学生进行远程授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了法学领域的最新案例。到目前为止,卢森堡大学法律、经济和金融学院已经陆续邀请了500多名欧洲及世界各地的金融和法律专家进行远程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学术视野。

卢森堡大学在制定基于ICT能力的培养方案从一开始就提出了网络技术手段对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问题。在应用ICT技术时提出了若干步骤:第一,ICT的应用要改变课堂教学实践环境;第二,教学科研要实现学生和指导教师的ICT交互环境;第三,ICT网络信息教学是一种基于ICT的师生和生生交互环境;第四,ICT能力的应用要有效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基于此,卢森堡大学在本、硕、博士生教育中采用了基于ICT的培养方案主要内容涉及教学与学习手段的五个方面:(1)IC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ICT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关系;(3)ICT在师生教学和生生学习中的应用;(4)ICT对教学科研方法的创新作用;(5)ICT对学生认知领域的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卢森堡大学的ICT网络信息国际化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第一,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和学习。该校始终坚持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多语种教学实践,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国际化的教育氛围中,在就业和科研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第二,该校重点发展欧洲法、商业法和国际金融等专业的国际化远程教育模式。鉴于卢森堡的欧洲金融和法律中心地位,该校将欧洲法、商业法和国际金融这三大领域作为ICT网络信息教育优先发展的国际学科,通过卢森堡在法律和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该校在法律、经济和金融等学科的国际领先水平。第三,该校不断提升安全、信任及信息技术的国际发展水平。随着卢森堡的欧洲数据中心地位日益巩固,该校的安全、责任与信任中心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该中心不但提供有效的博士和硕士课程,而且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来卢森堡大学从事科研。第四,该校利用其在欧洲系统生物医学教学中心的优势,通过ICT网络信息平台对科研成果进行知识转移,同时将最新成果直接构建在博洛尼亚科研系统上,以此达到科研成果的国际转化,这一举措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专家来到其系统生物医学中心任教或从事科研。

二、研究型办学模式

21世纪初,卢森堡大学成立后就将自身定位在基于ICT网络信息教育的研究型大学,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笔者这里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问题,卢森堡大学的科研人员人数为860人,教学人员的人数为241人,也就是说该校的科研人员与教学人员的比例是3.5:1。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恐怕都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该校追求基于ICT网络信息教育和科研发展的结果。作为欧洲的科研和金融、数据中心,卢森堡大学的三个学院和两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吸引了世界上很多知名的研究型学者来此进行科学研究。

卢森堡大学在本硕博三级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ICT网络信息科研能力培养。学校鼓励银行和企业等机构来校进行双向合作,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提供研究和实践机会。卢森堡大学靠近欧盟政府所在地,银行及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投资基金中心,卢森堡私人银行和保险公司较多,因此卢森堡大学的三个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欧盟课题研究,与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双向科研合作,将企业的课题纳入到学校的ICT网络信息研讨活动中。同时鼓励学生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此作为学生就业的依据。该校的法律、经济和金融学院甚至还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纳入到远程教育学分考核体系中,鼓励学生从事ICT网络信息创新实践。

卢森堡大学的两大研究中心不但重视科研过程,而且强调科研成果的转换,其科研过程始终是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如美国德尔福汽车零部件公司就与该校的安全、责任与信任中心(SnT)签署了一项为期四年的合作研究协议,双方将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中进行网络信息合作,这也是德尔福首次与欧洲大学联手进行远程科研合作。

卢森堡大学在十三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意识到,当今现代化高校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和成功,ICT网络信息科研创新至关重要。因此卢森堡大学在办学之初就建立了二所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旨在促进并发展卢森堡大学的网络信息研发活动,鼓励相关专业与银行企业等社会机构的技术和科学合作以及与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远程技术转移,大力发展创新科研成果。

为了获得卢森堡和欧盟的基金项目,卢森堡大学专门成立了基于ICT网络信息平台的创新和研究机构为卢森堡大学的创新和研发提供远程信息指导。卢森堡大学的ICT网络信息研究平台主动协助欧洲企业和研究中心认清自身的能力和需求,找到合适的金融和技术支持工具,帮助企业获得大学推出的创新和研究支援计划,吸收和帮助企业家或技术型企业在卢森堡大学开展远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网络平台。同时该创新和研究平台将卢森堡大学研究中心作为孵化器,为企业的新项目提供合适的远程支持和指导,也为外国企业公司在卢森堡开展研究业务提供中转站式的信息平台,此举有效地推动了远程校企合作研究项目的发展和增长。

三、多语种教学模式

目前卢森堡大学下设三个学院:科学、技术以及通信学院(The Faculty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FSTC)、法律、经济和金融学院(The Faculty of Law,Economics and Finance,FDEF)、语言文学、人文、艺术以及教育学院(The Facuhy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manities.Arts and Education,FLSHASE)。另外设有两个独立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系统生物学中心(The Luxembourg Centre for Systems Biomedicine,LCSB)、安全、责任与信任中心(The Interdisciplinary Centre for Security,Reliability and Trust,SnT)。盧森堡大学设有11个学士学位授予点,3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该校现有来自于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的6172名学生在读本硕博课程,授课教师则来自于世界二十多个不同国家。由此可见,其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比例非同一般。

卢森堡大学的ICT教育模式开始于欧盟委员会的终身学习政策导向,欧盟委员会指出ICT作为一种传播教育的手段打破了以往学习的狭隘空间,有助于大学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同时欧盟委员会也提出了如何应用ICT模式的建议,诸如如何教会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发展培训技能,如何发挥ICT的教学科研的引领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ICT模式自2003年后在卢森堡大学的语言教育中开始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

就像卢森堡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一样,卢森堡大学的授课模式采用的是双语、三语或四语模式,即双语(英语/法语、法语/德语、英语/德语),三语(英语/法语/德语、法语/德语/卢森堡语、英语/法语/卢森堡语),甚至四语(法语/德语/英语/卢森堡语)等,这里笔者用公式L=L1+L2+…Ln来表示。本科授课语言基本都是双语,硕士研究生大概有1/3的项目是双语授课,其他的课程则采用多语言授课,至于专业课主要采用何种语言则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要求。博士生课程主要是多语言授课,但是随着卢森堡大学在欧洲首都大学联盟中的地位,其英语和法语授课比例不断加大。

在卢森堡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中,卢森堡大学对基于ICT项目的多语种专业课程模块“教育多媒体”情景教学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ICT多语种课程是针对教师培训者和教师的培训课程,受训者们往往已经在教师教育、ICT素养和ICT在学校中的功能和应用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因此基于ICT项目的多语种课程教学旨在为目标群体构建深层知识和高级素养,其教学范畴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ICT的多语种课程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其教师一学生&学生一学生的互动交流模式体现了网络信息交际层面的认知学习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卢森堡大学课程教育体制的变革,促进了ICT网络技术在教师教育与员工培训中的比重,提高了ICT基础设施建设,将欧盟(EU)在大学教育和培训中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社会排斥、社会机会、体制变革和文化创新理念与网络技术变革有机结合起来。

表1可将基于ICT项目的多语种教学可以概括如下:(1)教育多媒体化成为主流方式和其未来应用的教学法语景;(2)重要的学习和教学方面,特别是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策略、社会/协作学习、ICT素养、元认知和动机;(3)相应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多媒体化如何助益这些目标的实现;(4)教学中教育多媒体化的关键和反思性选择以及使用。

卢森堡大学将自身教学定位为基于ICT的多语种信息教学,就是要在欧洲的多语境学术发展中为自己创造国际化的发展氛围。随着欧盟博洛尼亚进程,卢森堡大学要求教师在本科生的11个学士学位课程中优先进行ICT网络信息教学,其学分程序也是直接在博洛尼亚学分系统上构建的,与欧盟的ECTS学分接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授课则主要以三语或四语来进行,同时鼓励教师多开设基于ICT的英文授课课程,这主要是基于卢森堡大学的国际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非凡的国际学术发展环境,培养学生的多语言应用能力也是发展ICT网络信息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卢森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欧洲数据中心就有赖于大学的多语种网络信息支持。

此外,卢森堡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生一般都要求参与国外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如比利时、法国、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等国家进行交换生的远程教育和联合培养。目前该校已经与世界上的200多所大学签署了交换生的远程教育培养协议,遍及世界上22个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该校2/3的专业课程都需要ICT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远程教育范围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以此为学生提供国际研究经验和学术交流。

基于ICT网络信息的卢森堡大学多语种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沉浸在多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交互氛围,因为无论是英语和德语、英语和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或德语和法语,掌握了运用不同语言的能力,也就意味着增强了学生的国际学术发展与就业竞争力。

四、ICT辅助学习的角色转变

与传统个人学习方式不同,相互协作成为卢森堡大学ICT网络信息教学经常采用的方式,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倾向于从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转向“学习辅导者”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变化在采用“开放式”应用程序的ICT辅助学习情况中更有可能实现。考虑到ICT辅助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采取被动的方式,教师比较慎重地选择相应的“开放”应用程序。此外,在ICT使用之前/期间确定“学习的定性概念”,并且学生根据ICT辅助学习的需要接受深_人的自我规范策略培训(教师成为策略培训者)和协作学习。特别是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互助和同伴辅导,适当补充应用程序中所缺失的教学法内容。

卢森堡大学认为,在某种程度上ICT可以挑战教室里的层级化,也可以挑战老师“认识权威”。有些老师对此大方接受,有的则备感压力。然而,所有的老师都需要接受培训以在课堂上应对ICT所带来的挑战。

但是如何组织相关培训呢?首先,卢森堡大学认为教师应该学习不同课堂中的ICT使用场景;第二,教师培训应该培养教师进行关键评估和应用程序选择的能力(因为更“密切”的应用程序会导致表面学习)。其ICT教学和认知参数表现如下:(1)从教学转向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学会到学习等);(2)教师和培训师对ICT的态度;(3)影响学习过程和支持这些学习过程的学校组织结构条件的其他认知、情感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者掌握大量信息和将其转化为有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习模型和认知过程的分析做进一步研究);(4)教学体制层面参数;(5)项目中工作人员培训的作用;(6)ICT基础设施作为整体的信息通信技术以满足信息化社会需求方面。

卢森堡大学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只有融入到ICT网络信息社会,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在在未来的社会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社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创新发展。卢森堡大学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核心是一个完整的基础教学能力体系,是基于ICT的教学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1)了解教育多媒体和信息电讯工具的学习潜力;

(2)实践ICT教学与学习策略(学习的独立责任、听众的教学差异化、过程导向活动、问题导向活动);

(3)认识结构主义、行动学习和情境學习,挖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4)课程设计着眼于跨学科方法和系统化学习组合课程;

(5)管理技能突出信息管理(成为辅导者)、时间管理和团队管理(合作/团队学习策略)。

综上所述,卢森堡大学基于ICT的教学能力参数表现为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策略、社会/协作学习、ICT素养、学生关于元认知和动机的认识,相应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多媒体化如何助益这些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最后根据多媒体在教育中使用的主流情境,实现教育多媒体化的关键和反思性选择。

五、卢森堡大学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借鉴与启示

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开展,借鉴欧洲大学的发展模式并尽快与国际接轨业已成为一项迫切的课题,卢森堡大学的“多米诺”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校的ICT网络信息国际化发展的确具有借鉴价值。

(一)制定完整的ICT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ICT教学能力培养应从教学转向学习,进行协作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以此实践ICT教学与学习策略,将学习的独立责任、听众的教学差异化、过程导向活动、问题导向活动等纳入到ICT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中,实施信息化课程设计,着眼于跨学科方法和系统化学习相组合的课程。建立快速和适当的反应时间管理机制,提高虚拟教室的组织策略和跨学科团队工作能力。

(二)构建国际交换生的远程学分体系

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交换生远程培养体系尚未形成,目前中国高校主要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进行国际化交换,而且交换回来后很多学分国内学校尚不认可,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国际一流大学的发展进程。从卢森堡大学的发展模式来看,其学分构成程序是直接与欧盟博洛尼亚进程的ECTS远程学分体系接轨,本科和研究生要求至少有一学期的远程教育或研究经历。借鉴卢森堡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可在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如计算机软件、电子工程、国际金融、生物工程等领域构建国际化交换生的远程学分体系并提高其学分权重,与国际一流大学进行交换生的ICT网络信息平台合作,将一学期甚至两学期的国际化远程教育或研究作为学生考评的重要依据,以此有效促进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三)加快科研成果的信息化转化

卢森堡大学能够吸引世界上很多知名的研究型学者来此做研究是因为其两大研究中心能够快速实现ICT网络信息平台的科研成果的知识转化。其实我国的很多一流大学也聘请了许多世界级学者作为兼职教授或研究人员,其中不乏一些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这些国际知名学者大多是在国内高校挂名或不定期来中国高校做一两次学术报告,并没有在国际前沿领域与我国高校的科研人员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合作,这主要取决于我国高校的网络信息化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够成熟,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接轨还不够完善。

在这一点上,我国高校的创新研究机构应及时发现自身的能力和需求,借助ICT网络信息平台帮助国内外企业获得大学推出的创新研究支援计划,帮助企业家或技术型企业在高校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信息平台,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者与我国高校开展实质性的科研活动和成果转化,实现国际一流科研成果的双赢。

(四)推广采用ICT网络信息平台的多语种授课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课远程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双语授课,即汉语和英语的双语远程教学。其实这一双语远程授课模式从目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来看已经滞后,因为随着英语的国际普通话地位,仅仅会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学术与科研的发展趋势,而且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学术话语权。如何尝试使用多语种授课模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国际化一流大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借鉴卢森堡大学的ICT网络信息平台的多语种授课模式,我国高校可在一些有条件的专业,如建筑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尝试建立英语/法语/汉语或英语/德语/汉语等ICT网络信息的多语种授课平台,以尽快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以此改善目前我国高校远程授课语种单一的问题,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

(五)提高远程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一所高校的国际一流建设除了其教学科研之外,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它的远程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世界上的很多一流大学都十分看重这一点,当然,卢森堡大学也不例外。卢森堡大学所建立的十三个远程课程培训中心为其国际一流大学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认可,并为卢森堡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一流高校目前尚未构建职业规划、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的ICT网络信息终身学习体系,基本上这一部分是由社会机构来完成的,如老年大学、职业培训学校等,且均为盈利式的教育培训。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上对一流大学的国际化发展程度的认可绝不仅仅局限于其教学科研的国际一流水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在这一点上我国的一流高校也应适时构建基于ICT网络信息平台的终身学习体系,笔者认为这也是未来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认真思考和改进的课题。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
知识经济体系下网络银行人才管理模式研究
网络信息环境中的财会人员发展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与思考
论如何有效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威胁
浅谈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
网络信息下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
透视网络信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隐性攻击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