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生态链研究①

2017-05-30 05:02刘欣婷崔锦铭李鑫
中国商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刘欣婷 崔锦铭 李鑫

摘 要: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高校解决创业教育需求结构变化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探索出适合的创业教育改革优化路径,即通过构建“讲堂+赛场+工场”大学生创业实践生态链,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创业教育 实践生态链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4(c)-191-02

1 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大学生逐渐成为创业的主力军。高校作为提供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提供教育资源,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推进产学结合的重要使命。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追求“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无疑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高度契合的思维借鉴。当代的创业教育既应精准有效地满足学生创业需求,也要符合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创业人才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如何提高创业教育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如何实现创业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构建创业实践生态链,成为高校所面临的重要研究问题。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研究成果

相较于欧美先进国家,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成果,但我国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专业体系化的教育模式。

国内众多学者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大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业界与学界指出当前创业教育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2.1 创业教育“生態环境”不完善

创业实践生态链的建立要依托具有强大支撑力的现实环境。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各高校初步形成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基础,但未符合新时代下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仍存在对创业教育概念的误解,多元、开放、包容的创业教育理念尚未落实;众多高校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师生发展规划统筹考量,缺乏助长创业教育发展动力的制度体系环境;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止步于开设指导课程,而缺乏对培养创业意识、构建实践载体、引入社会组织的重视,“多体联动”的生态链运行模式尚未形成。

2.2 供给与需求错位

创业教育接受对象的多元化增加了供给侧改革的难度,目前的创业教育很难以需求、问题为导向,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缺乏必要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一,教育方式死板导致供给内容的同质化与学生需求多元化之间矛盾重重。第二,授课的理想化难以适应现实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第三,学生的创业需求无法向经济效益靠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融通联合性,进而导致学生“无业可就”,企业“无新可行”。

2.3 教育资源不足

创业项目的孵化与滋长不能离开资源的供给与信息的支持。首先,我国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缺乏统一有效的培养标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其次,专业授课队伍缺位,目前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特点是:兼职多,专职少;非专业多,专业少;校内多,校外少。因此,他们对理论逻辑脉络把握不确切,同时欠缺创业实战经验。最后,创业教育经常沦为“信息的孤岛”,一方面社会创业生态圈的时效性信息难以及时传达至校内,另一方面,高校的反馈信息难以逾越信息的高壁垒流入社会创业系统的循环中。

诸如此类调查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大量参考并奠定了研究基础。但笔者研究认为,创业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企业脱节,产学不对接,盲目地投入创业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供给碎片化零散化,导致学不致用,用无所学。

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探索适合各校创业教育的改革路径,优化教育资源和要素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3 创业教育实践生态链构建的探索

3.1 国内外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思维借鉴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独树一帜、效果显著的创业教育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教学型院校、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线性演进历程。在美国,大学、企业和政府间联系密切,高校在科研中掌握着资金来源和主动权。市场驱动下的创业型大学呈现出资金基础雄厚、专兼职教师团队精湛、课程体系完备、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多样化、评价体系科学化等特点。

清华大学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积极打造“三为一体,三创融合”多元主体全流程参与的模式,即探索“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教育方法,扎实推进“创意、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各院系、实验室与校外企业、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形成合作关系,齐聚创业要素,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一条龙”创业服务。

3.2“讲堂+赛场+工场”创业实践生态链构建的路径探索——以河海大学为例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河海大学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模式的经验,探索出适合校情的“讲堂+赛场+工场”大学生创业实践生态链。

“讲堂+赛场+工场”大学生创业实践生态链是指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创业需求全程,从“讲堂”(开设创业课程),到“赛场”(搭建创业文化平台),到“工场”(孵化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和服务。该生态链是一种综合性、一体性较强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能够将创业思维的启发(即讲堂)、虚拟运营的考评(即赛场)、创业项目的具体实施(即工场)三者完好结合。

3.2.1 优化“讲堂”体系,实现高质课程供给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教务部、学工部、各学院等协调联动,从而形成分层次、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讲堂”在传授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创业素养和意识,形成“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制定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来提高课程供给质量。如今,创业教育不应是“精英教育”,而是覆盖面广泛的创造思维传播,对有创新能力与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重点深度培养。另一方面,汇才聚贤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与讲师队伍,同时积极聘请政府、企业、事业单业务英才来学校兼职授课。

3.2.2 打造“赛场”模拟训练平台,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学校丰富的创业类社团活动、创业教育实践、创业计划大赛、树立创业典型等,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培植学生创业认知与信念。然而,现有创业教育容易出现“低端项目”,这些想法往往低端且不切实际,科技含量较低。对此,应该重点引导学生与所学专业互联互通,在学校专攻领域或笔者研究专业内纵深创业,同时引入时代概念,在现实背景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而不是仅仅为了创业而在“低端领域”展开思想活动。

3.2.3 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工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创业服务供给体系,使其最大程度与创业学生需求有效对接。学校内部应將优质人财物力资源注入校区“梦飞扬”众创空间,实现其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创业活动实行保护和指导,提供技术、场地、经费等。同时,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理念,多体联动。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实践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发挥众创空间的孵化器作用,集聚政府创业优惠政策和服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最大程度将科技创业项目向经济效益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01).

[2] 李解语,赵庆.困境与路径:众创空间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04).

[3] 夏继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03).

[4] 张旭,郭菊娥,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5] 许立新.英美日印四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9(04).

[6] 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13(02).

[7] 倪松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业教育[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

①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讲堂+赛场+工场”大学生创业实践“生态链”研究》(201610294108)。

作者简介:刘欣婷(1996-),辽宁鞍山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研究;崔锦铭(1980-),山东青岛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团委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李鑫(1996-),辽宁鞍山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应用化学(工)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