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思考

2017-05-30 10:48韩国高
高教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策略思考存在问题

韩国高

摘 要:从招生录取、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和学生原创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通过增强学生科研原动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完善导师组联合培养制度以及营造科研创新环境等来增强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研创新;学术型研究生;存在问题;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2-0001-03

Abstract: From the aspects of enrollment, curriculum, tutor system and student original 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academic postgraduate,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cademic postgraduates oriented towards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We can enhanc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motive pow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rrying out inquiry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the joint training of the tutorial group and creating the environ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cademic postgraduate; problems; strategy thinking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创新性拔尖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高校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尝试改革,加快与国际社会接轨,国内重点高校已经将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进行培养,各有侧重,各有专长。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目标经常混淆不清,严重削弱了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效果。并且在国家不断调整学位授予类型结构、改变全日制硕士研究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尴尬局面的政策下,学术型人才培养比例逐步被压缩。学术型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想要培养更多具有科研原创能力的学术型创新人才,必须能够发现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对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设计,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事业发展。

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对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耿有权等(2011)对我国14所重点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以培养拔尖创新能力为目标来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仍是高校重要任务,当前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环节、课程讲授、导师指导、课题参与、学位论文选题、学术交流以及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陈新忠和未增阳(2013)指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着招生录取方式不健全、培养取向与就业意向脱节、讲授与学习方式相对单一、导师指导模式尚不完善、研究生原创能力不强等问题,为保障科研创新人才质量、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完善,必须深入推进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鹏和施琦(2015)也指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模糊,与本科生培养模式近似,培养方式松散,培养过程单调,缺乏有效的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并未有效地向高层次链条输送合格生源。由此可见,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是共性的,在学术型人才培养比例逐步缩小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术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科教兴国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校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在教育部不断鼓励扩大高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背景下,专业型研究生人数快速增加,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明确区分。而且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随着市场和就业的需要逐渐注入了一些非学术的内容,甚至缩短学术型研究生的课堂学习时间,鼓励学术型研究生尽早进入社会实习,导致学术型研究生的地位和定位更加模糊,造成学术失范、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学术型研究生已经无法安心钻研学术,毕业论文应付了事现象严重。由此可见,当下学术型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极不协调,有必要重新研究设计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生录取方式不利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高质量生源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础,部分高校在招收学术型研究生时,在报名资质上强调“211”“985”高校学历,虽然保障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来自普通高校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的学生排除在外,损失了这部分潜在优秀生源。另外,当前全国统考的学术型研究生考试形式也不利于甄别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再加上各种跨专业考研和研究生调剂制度都使得我校部分学术型研究生缺乏所在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多,很难发现前沿热点,因此,入学后科研积极性下降,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由此可见,招生录取采取笔试和面试为主的考察方式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影响。

(二)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课程教学模式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前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展示PPT的形式呈现两种形式均存在一定问题。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占比例较大,课堂理论教学较多,师生课堂互动较少,并且所修课程多为本专业课程,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思维活跃度不高,较少思考,并且思维仅局限在本专业范围内,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以学生PPT展示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学生通常只对自己负责的展示部分有所了解,对其他课堂展示内容缺乏参与和思考,并且部分教师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评价缺乏广度和深度,只是在形式上减少理论教学,并没有和学生形成课堂讨论互动,没有对学生起到引导和醍醐灌顶的作用。因此,这两种教学模式均不利于我校当前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导师指导方式不利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导师队伍指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我校学术型研究生指导多为一对多的指导模式,每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手中多有1-10个学术型研究生不等,部分导师手中还有若干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学术型研究生越多就会分散指导教师精力,使其对每位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和频率降低,对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显然不利。另外,部分导师指导学生数过多也会造成对学生的放养现象,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和自我约束性不强,也会严重影响师生之间学术交流,进而影响到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各位导师的专业知识来培养学生,目前学校已建立导师组制度,但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部分导师组的组成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导师组内各位导师的专长来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学生原创能力不足不利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

原创能力是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当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意向脱节,学术型研究生更加侧重实务性,以便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踏实从事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学术型研究生少之又少,學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知识积累,参与课题研究并且能够完成研究工作的比例较低,并且较少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学生很难产生论文写作思路和想法,论文选题多由指导教师确定,很少由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都不利于学术型研究生独立科研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策略思考

高校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如何改善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首先,应增强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原动力。在明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应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将科学研究作为探索客观规律的内在需求。督促学术型研究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平时资料的搜集和积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以问题导向着手,强化科研训练,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另外,鼓励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本学科和专业前沿问题和先进方法的认识,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课题研究,锻炼其科研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科研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索。

其次,应探索探究式研究生教学模式。转变以“填鸭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授课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督促学生做好课堂展示的准备工作,必须对课堂讨论内容进行评论,调动课堂讨论气氛,提高学术型研究生课堂参与度,启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应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将科研创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引导学术型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方向,切实保障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学术型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再次,完善导师组联合培养制度。当前很多学术型研究生处于散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有关,应明确指导教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责任,给予导师相应的权力和利益,对指导教师也应建立全面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对指导教师的自我信誉约束,允许学生中途申请更换教师,这样有利于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水平。应进一步完善导师组制度,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的导师组建导师组,发挥导师组内各位导师成员的科研专长,丰富学术型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全面性的科研创新人才。

最后,应营造和培育科研创新环境。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对于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因此,除了在课程设置方面营造这方面环境以外,还应在学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会议,搭建学术交流互动平台,集聚各学科、各专业的优秀科研创新人才进行互动切磋,加大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借助各方资源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行优势互补的联合培养。在校内积极组织学术沙龙,欢迎各层次有意进行科研创新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发挥各层次学术型研究生的专长,共同参与专项课题研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整体科研创新水平。

三、结束语

学术型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科研创新能力直接关乎当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探讨现阶段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化解策略对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独立科研和学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等.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于全国14所重点高校问卷数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6):28-34.

[2]高鹏,施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之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87-189.

[3]成倩.我国学术型研究生与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基于L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的访谈分析[J].科教文汇,2016(2):29-30.

[4]陈新忠,未增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8-52.

[5]杨阳,王福帅.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4(17):248-250.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策略思考存在问题
科研创新要素集聚、产业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加强机构编制研究工作的探索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表达的思考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