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钊
摘 要: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后,相关规定上升到执法层次,明确了各类优惠政策的执行与适用范围,这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在目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形成前,经历多次改革,企业所得税的体制也更加完善,但问题也依然存在,在了解深化企业所得税改革理论依据的前提下,通过探讨企业税的改革效果带来的影响,来分析改革对社会各界以及各行业的影响,结合我国目前的征管现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大政方针等状况,为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税制改革 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021-02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停地完善,中国税收结构已有系统的开端,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背景的影响,在颁布法律方面,中国的企业所得税,以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弊端,尤其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紧密以及国际税制改革后,急需要完善我国的所得税制度。
1 深化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理论依据
1.1 公平与效率理论
政府在规划和进行税收体制完善的过程中应以重公正兼顾合理态度筹集资金,政府应向公众供给无法由社会供给的公共产物以及公共服务品,并且通过税收等社会再分配的手段产生更大的公平。在这种认识下让人满意的税收体系应是根据广义所得税观点,以宽税基、低税率的名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所强调的核心是税制的公正合理性原则。
1.2 最适征税的理论
该理论为国际上一国内部改革和完善税制布局的主要依据,其内容是研究怎样以资源分配、管理最有效率和收入分配最为公正为基础,以最经济适用的方式来研究税收征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如何确保税收制度的公正合理与效率。
1.3 收入保障理论
众所周知,税收具有多项功能,其中一项就是组织财政功能。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收税是为了政府可以有能力为公众提供服务,保障职能运行。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在纳税人的数量方面,无论规模、纳税能力、企业纳税人数量明显大于其他纳税人。因而,在所得税中,企业的效率高于个人,企业所得税已成为政府实现理想的税种。但是还可以发现现实中企业可以利用减少利润轻松避税,增加成本保持巨额利润推迟交税或逃税。
2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税负属中等偏下,税负较低
为了减少国际税收竞争,降低企业成本,我国企业尤其以经济发达地区企业采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达到目的。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南、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上海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使大量的税收减免,一定程度上,使国内的经济增长。却也因此有碍于税收的有效管理,多了一些投资的机遇,也有逃税和避税,税收前提性原则被腐蚀,税收导向不公正,资源不能优化配置,而导致反生产。
2.2 立法级次和效力不同
目前我国本土、外资企业使用不同的法律规范。内资企业适用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而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4月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属于法律。二者的法律级次和效力、透明度及权威性均不相同。
2.3 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全面寬于内资企业
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侧重于社会福利、劳动就业、贫穷地区扶植等方面,项目较少,优惠力度较小;而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则侧重于吸引直接投资、鼓励出口、使用先进技术等方面,优惠程度深,力度大,使得外资企业迅速占领我国市场,从而抑制或冲击了民族工业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长此以往,国内企业在愈来愈充分竞争的国内外市场中,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3 我国企业所得税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3.1 两税一体化,解决经济性重复征税的问题
个人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仍需国家优惠扶持,应留下地区性政策优惠。企业税和个人的税对经济的双重征税问题,对企业税和税的完善,在别国消除双重征税的认识,逐步减轻甚至消除所得税的双重征税,以减少资源配置的扭曲。根据中国的现实与以前的税收征管水平,政府在承认非住宅政府优先考虑本国居民(公民)在税收领域行使管辖权,然后采取方法来避免信贷量的相同,跨国缴税人的国际双重征税。低税率用于企业利润分拨,而对留存利润的征收则与之相反。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持税收的稳定,为信用体系的未来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地方主体税种的改革方向
为防止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中央政策,中央在制定方针时也应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即在设计上,将行业优惠作为基础,采用投入减免与适当返还的方式。适用于地方税的前提基础有:一是税收基础较为固定的税源。地方税主要用于支撑各级财政、政治支出。二是符合区域利益对称原则。获益主体,同时也是负税主体,而且,地方税不会产生大范围的税收支出。三是不会引发不良的税收矛盾关系。
3.3 当前经济背景下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关键
3.3.1 结构性减税政策下企业所得税如何发力
税收的优惠政策作为税收体制的一部分,能调节税收支配权限内不能解决的另外一些要素问题。从目前中国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来看,对于设计企业税的优惠政策的完善改变后,中国的基本方法:规范其他所得税的优惠,保持正常的税收优惠,取消不合理的产业帮扶,调配地区之间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统一的企业税制度应上升到法规层面对各要素进行定性、定量。
3.3.2 环保税开征的情况下如何鼓励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
当下,国家在激励企业积极响应“三去一降一补”上应做到三个方面,第一,提高环保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以一定的比例,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投资税收抵免方案投资实施优惠措施;第二,实施税收优惠一般节能环保企业,包含直接参与环保工作的企业;第三,完善优惠方式。生产企业合理使用资源,对回收使用原材料、二手商品交易提供一定的优惠。
3.3.3 “互联网+”的浪潮中怎样确保税源的稳定
如今互联网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许多行业依托互联网逐渐兴起,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确保税收就成了重中之重。政府应从以下方面考虑:(1)在监管方法上,要从最后的结果上向做事的过程中转变,建立严格的绩效以及管理考察体制,侧重对管理的各个阶层、各类岗位的监管;(2)在考评准则上面,要在“质量”上求打破,要健立并且完善以电脑考核为主、以手动评价为侧重的运动性的过程监控评价体制;(3)在组织体系上,组成有点、加线、带面、连网的相交式的税收源头管理的服务体系;(4)通过当面分析,回避主要税收源企业的税收危害;(5)通过有重点的服务,落实主要收入来源企业的征收政策;(6)应用线与线交互,增进主要税收源企业的协和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磊.中国企业所得税改革[M].中国财政经济,2007.
[2] 魏志梅.企業所得税改革国际趋势研究(第1版)[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0).
[3] 邓子基.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几点看法[J].税务研究,2005(3).
[4] 李玉红,白彦锋.地方税制改革格局中的主体税种选择问题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6).
[5] 李俊英.地方税制改革中主体税种的选择[J].税务研究, 2011(11).
[6] 刘佐.税制改革顶层设计三个主要问题初探[J].税务研究, 2013(6).
[7] 王亮亮.税制改革与利润跨期转移——基于“账税差异”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4(11).
[8] 贾康.中国税制改革中的直接税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9] 吴俊培,张帆.基于税收管理体制对中国税制改革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3).
[10] 许建标.我国税制改革试点评价及前景思考[J].税务研究, 2016(1).
[11] 孙小童.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2] 吴桐.关于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13] 夏秀丽.论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14.
[14] 白思达.世界税制改革趋势及完善我国税制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15] 李云蕾.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