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成敏
小学生的数学体验是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要找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生活背景,决定了他们更乐于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
一、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体验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學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让学生从情境中主动发现现象,提出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活动,通过交流、体验、总结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新课前教师可以出示两组数据(第一组:493721634982;第二组:135713571357),让学生看5秒钟,然后把它默写在练习本上。学生默写完后,重新出示数据,检查完整默写的人数。这时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第二组数据很容易被我们记住呢?学生很快就会说出第二组数据有规律,很容易记住。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只要发现规律,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在我们身边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简单的一个游戏,就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当中,既贴近生活,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规律的积极性。
二、通过实践操作,亲身经历,增强小学生的数学体验
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亲身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听过的,看过的,不如做过的。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体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直接经验,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经验。
如在学习“表面积的变化”时,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多个相同的正方体和相同的长方体。教学时让学生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1个长方体,学生拼完后,比较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2个正方体,你有什么发现?算一算,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发现: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前后,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化了(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接下来继续实践体验,如果用3个、4个……相同的正方体像这样拼成1个长方体,表面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拼一拼的实践体验,学生很快体会到每重合1次就减少了原来2个面的面积。
又如,学习“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准备四块体积相同的橡皮泥,把它们分别捏成底面积相同的1个圆锥、3个圆柱,然后把3个圆柱摞起来与圆锥比较一下,学生会发现它们的高是相等的,底面积也是相等的。教师提问:这个圆锥的体积与摞起来的3个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会回答:这个圆锥的体积是摞起来的3个圆柱体积的1/3。教师适时总结: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总结数学知识,增强小学生的数学体验。
三、通过课堂生活化,增强小学生的数学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认识”时,需要学生对“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有真实的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纸上画出“1厘米”和“1分米”的线段,把它们剪成小纸条,认真观察、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时教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1分米”?学生很快就能说出:“我们的手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魔笔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妈妈手机长大约是1分米,爸爸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学生通过体验,很轻松地获得了“1厘米”“1分米”的表象。认识“1米”时,让10个学生把他们的“1分米”的纸条拼接在一起具体感受“1米”的长度,再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
又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一个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教学用币去买文具。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使小学生的数学体验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不断努力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小学生的数学体验。
参考文献:
沈文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0).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