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龙梅+孙廷菊
如果大家有机会走进泉阳小学的校园,我想吸引您最大的看点是“书香校园”这几个大字,它伫立在校园的正东方,当然之所以能吸引您,不是因为这几个字的巨大,也不是因为它的雄观、美丽,而是读书对我校师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折射出我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我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行的是三条腿走路的方针,以语文教材为主,以“语文主题丛书”为辅,以七色课外阅读考级相协助,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丰富的语文资料学习链,使学生实现了阅读—悦读—越读过程。
一、七色阅读——让我们与“阅读”相识
我们采用七色阅读考级制度激励学生阅读。把学生读书分为七个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在学校统一组织的考核中申报级别,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七色”阅读考级方法是:把课外阅读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级别,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要求,学生达到相应的阅读量即可参加对应的阅读考级。考级前学生必须上交课外阅读手册,由班主任审核课外阅读量、读书笔记,达到要求的方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级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以学校推荐的书目为主。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课外阅读考级,在考级现场,我们会与学生就书中的某个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过关同学会得到相应颜色的等级证书,获得七级证书的学生能获得金灿灿的奖杯。
将课外阅读纳入校本课程计划,使教师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20分钟晨读和中午的自由阅读时间。每学期开学初以年为单位,共同制订阅读计划。我们通过定数目、定阅读量来督促学生积极阅读,学期末教导处根据教师制定的阅读计划进行期末验收。
如今,开展“七色阅读考级”活动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最让我们开心的是,阅读考级活动的不断深入,吸引了大批的家长和我们共同辅导孩子,很多学生的家长能与孩子共同阅读。家庭教育的成果,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语文主题学习——让我们与“悦读”相知
1.主题丛书进课堂,海量阅读立宗旨
我们从语文课程的整体进行考虑,提出两点要求,第一点要求:低年级大量识字,尽早阅读;中年级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高年级整体推进,主题阅读。第二要创新思路、改革课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教材,就要完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将主题学习落到实处,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我们就将语文主题丛书发到教师手中,老师要将语文主题丛书的学习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去,学校定期举办语文主题学习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和教学竞赛课等,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合作、共享、共进。
2.思维导图谋创新,榜样引领促改变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但只有记忆,没有思维的学习,只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更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在上学期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校的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五年级一班赫云老师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设计自己的语文课堂,她的板书设计全部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写作方法。同时在学生的读书摘录上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
3.听说读写巧结合,厚积薄发重发展
主题学习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學生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中积累,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生语文素养逐步提高。我校的于金鑫、齐文龙、赵煜等同学在和教育家李振村、毕唐书等就课外阅读的问题进行座谈时,讲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我校很多班级实行了接力日记的写作。组内成员共用一个日记本,虽然只是换了一个日记本,就让班级里的学困生,连字都对不了几个的,也能认真地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多么可贵呀!而师生的点评让接力日记锦上添花。教师的点评重在发现、肯定和欣赏,如老师用红笔圈画好词好句、画星、等级评分等方式激励学生善于观察,敢于下笔。
三、收获满枝硕果——让我们与“越读”相恋
我们要鼓励学生,要走进文本,更要走出文本,要善于思考,更要注意想象。这样,我们看一本书,所收获的不仅是一本书中给予我们的。在七色阅读这条路上,我们一边做一边思索,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把大量阅读转化成能力,今后我们还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好的做法,并不断改进。我们坚信:付出就有收获,经历就会成长。在近几年的小升初考试中我校的成绩均名列全县前八名,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先后被评为两课一练先进校、语文主题优秀实验校、白山市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们可喜地看到,七色阅读不仅深化了我校的课程改革,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还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把学校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许丽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J].学周刊,2012(4).
[2]王砚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6(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