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措施

2017-05-20 08:15杜凯
农业与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理论基础

杜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非常好,但是由于我国历史的传统性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需要更加重视农村区域的均衡发展。本文就农村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却越来越不均衡。国家应该正视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转变长期以来非均衡发展策略的思维定式,正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状况。

1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很多方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国家不但要发展这“三化”也要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既包含这些因素也包含历史因素、自然因素,更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关。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在我国古代,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主要采用人力、畜力等手工劳作方式,人们不断从这些劳作中积累经验和研究新方法,最终从农业化社会过渡到现代化社会。而现在农业从自然条件来看,在有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明显要比其他地区的要好,因此,农业发展较快,较为均衡。

2 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要想真正看出农村区域发展是否均衡,需要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思考方式,以福利经济学为主。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农村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而且也可以运用这个理论来研究国家对社会中资源分配方式以及国家对社会在收入方面是否重视公平和效率问题。

在发展的初期,我国得出的1个结论就是:国家的国民收入总量越多,给社会带来的经济福利就越多;相反,如果为社会带来的经济福利增加,国民分配非常均等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总量也会增加。所以,国家要想保证国民收入增多,就要确保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而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国家根据这1次的经验继续了探究。后来提出了新福利经济学。在新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2个定理。根据这2个定理,可以更好地看出是否均衡发展。

我们在观察这2个定理中不难发现,国家只有充分利用竞争性市场的优势條件,发挥其效率最大化的功能,才能使社会资源发挥其最优的条件,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从而使社会中的公共服务数量稳中增加,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经济。

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干扰,完全竞争经济是几乎不存在的。由于公共服务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数量不足就会导致其投资不足,从而使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国家提出的新福利经济学在操作性方面有所缺失,因此又提出补偿定理这1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在公民的经济受到损失时,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对所有的受损失者全部补偿完毕但仍有剩余时,就可以认为社会福利有所增加。

3 农村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

我国农村道路差距大,在我国有些地区,农村道路并没有修路,导致交通困难,而有些地区的农村道路大多已经修好了。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修建道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并不好,在农村中,很少看见这些设施,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尤其薄弱,造成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

就我国的就业人口来说,我国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性较强,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

从劳动力的流向方向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量都非常大,但是东部的流入人口较多,而中西部的流出人口较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变职业,变为“全职非农”,并慢慢地向城市进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造成我国的城市化飞速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不均衡。

我国应当在农村设立基础设施以为人们提供方便,还要设立公共服务机制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改变资金分散等问题,加强管理,避免投资重复和资金浪费等问题。均衡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要根据各地的发展状况,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以促进和平衡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农村区域发展变得均衡起来。

4 结束语

经过我国不断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经济政策也在不断改革中逐渐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使我国的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经历了这1系列的改革,我国农村在困难中茁壮成长,并与城市慢慢缩小了差距。但我国日益累积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发展中的问题也不断地涌现出来,农村改革也到了1个新的阶段。所以,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要重视农村区域的发展,在进一步发展农村区域时,从中吸取经验,拓展改革领域,让我国农村区域更好更快更均衡地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

[2]中国财政学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课题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8):2-36.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理论基础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