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志
【摘要】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高中教学成绩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高中生人文素养较低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特点,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合适载体及丰富资源,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探寻科学、有效的路径,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53-01
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崇高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发挥语文的阵地作用,采用合理的途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效果,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热点研究话题。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改善,以及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人文素养都是尤为重要的。首先,高中语文老师在提取教材中人文素养资源时,能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扩充,有助于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同时,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可以对学生起到感染和启示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高中语文在人文素养方面本身具有较大优势,通过探寻有效的人文素养培养方式和路径,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有助于扩大人文素养培养范围,促进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针对高中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现象,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高中语文老师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较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只会机械化的学习,高中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得不到体现。其次,没有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素材,很多学校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删除了一些经典文章,即便是没有删除的经典文章,在课堂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学生难以真正了解到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及观念,丧失了很多提升人文素养的机会。并且,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越来越少,部分学校的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化、流程化现象严重,学生难以通过亲身经历得到良好的人文体验,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这些都是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为改善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现象,需要借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阵地优势,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做好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工作。
3.1做好课前引导工作
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实现良好的引导效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有利条件,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比如,在学习《我一无所有》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可以就文章标题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自己一无所有,造成作者一无所有的原因是什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之后,便会发现作者所说的一无所有,是指自己所拥有的生活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呼吁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感受到文章所要传达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想,学生的人文观念便会得到强化和提升。
3.2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后确定的,很多经典文章中都蕴含着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能够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坚毅、乐观、勇敢、善良的良好品质,高中语文课本中所涉及到的人文素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助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对课本素材进行深层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比如,在学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应该对文章进行深层剖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和主旨思想,透过文章内容感受到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明确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及人文精神,启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3延伸到课后作业中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补充,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作业中。比如在完成《阿房宫赋》的课堂学习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当时的历史资料,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并总结秦朝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深刻理解到文章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关注和忧虑,将文章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感进行放大,起到对学生人文素养更好的培养作用。
3.4结合课外阅读写作
课外阅读写作是一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高中语文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可以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阅读与其相关或者类似的文章,感受同一个作者或者同一类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人文精神、人文哲理、人文理想等,实现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词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毛主席写的同类诗词,如《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感受毛主席的革命情怀,激发学生内心的豪情壮志,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结合文章所传导的人文观念,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整理成作文,老师批阅后选取优秀作文在班上进行朗读,对学生起到启示作用,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3.5渗透于日常考试中
将人文素养培养渗透到高中语文日常考试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观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试卷古板、单调的设计形式,将一些人文元素添加到卷面中,让学生从试卷中感受到人文关怀。比如,可以在试卷中添加一些激烈、关心的标语,如“别紧张,静心想,你一定能行”等,并配上有趣的插图,使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答题心态,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充满动力和信心,从平常考试中感受到老师及学校的人文关怀,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实质性提高。
4.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既是实现高中语文最终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必须提高重视力度。通过做好课前引导工作,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后作业中,结合课外阅读写作,渗透于日常考试等途径,能够充分发挥高中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改善当前高中生人文素养偏低现象。
参考文献:
[1]李丽娜.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0,(23):93.
[2]李志君.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钦州学院学报,2007,(0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