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人合一”思想建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

2017-05-18 09:55陈艳
科技资讯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天人合一读书会

陈艳

摘 要:广义的学龄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狭义的学龄前儿童仅指接受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即3~6岁的儿童。花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就是针对3~6岁这一特殊群体而设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模式。笔者是该读书会的创始人和实操者,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大量的实践后,认为以中国古代哲学观——天人合一思想来建构读书会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关键词:天人合一 学龄前儿童 读书会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253-02

1 花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学龄前儿童读书会概况

2011年6月,花都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开办学龄前儿童读书会,参加的主体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的主题涉及亲情、母爱、幸福、成长、心理、教育、科普、文学、国学、人生、自然、地理、民俗、哲理等方面。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状况,将学龄前儿童读书会分为4个环节:馆员带读、相关图书推荐、小读者自己读、读书会评估。

2 “天人合一”思想简述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观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思想体系,最早由庄子提出,后来由汉代的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1]。儒、道、释三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得最为精妙,形成了最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总的来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是相应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人、事、物与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3 以“天人合一”思想建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

乍一看,“天人合一”思想和学龄前儿童读书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笔者将围绕这两个话题做进一步讨论。

(1)目前,对“天人合一”思想最普遍的理解为,“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试物质资源的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2]。物质世界这个“天”和学龄前儿童这群特殊的“人”构成了一对矛盾,“天”的各种现象影响着“人”,“人”要去认识“天”的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这就需要“合”这环节来实现矛盾间的形式转化。《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矛盾间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花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就相当于“合”这个环节,即在充分尊重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职能,利用读书会这个阵地来实现物质环境和学龄前儿童之间各种联系的相互转化。最终实现学龄前儿童和物质世界的和谐发展,培养他们从小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2)运用“天人合一”思想建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的各个环节。“合”是矛盾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合一”就是要在学龄前儿童所了解和认识的物质世界“天”与自身的生理、认知发展水平之间寻找到一种最恰当的读书方法。如何引导学龄前儿童认识身处的自然环境?如何选取读书的内容?如何从图书中找到图书与自然的最佳结合点?这是花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学龄前读书会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选定读书会的主题。读书会的主题是吸引学龄前儿童参与读书会的主要因素之一,恰当合适的主题既能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会当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2015年3月8日的读书会主题为:雨从哪里来的?因为广州3月上旬经常下雨,这是“天”这个物质世界最直观的表现,人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对下雨这种现象有了直接的感受。成年人可能已经习惯了晴天雨天的变化,对于3~6岁这群特殊的儿童来说,他们可能不止看到了下雨这种现象,还要问问: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天晴?因此,该期的读书会主题确定为:雨从哪里来的?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建构馆员带读环节。读书会的主题是根据与学龄前儿童息息相关的大自然而确定的,当主题确定了之后馆员就要着手准备与主题相关的读书内容。例如,2015年3月8日的读书会主题是:雨从哪里来的?这个主题确定了之后,馆员就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选取读书会的素材。馆员首先引导学龄前儿童关注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提示他们关注下雨这种现象。让他们观看下雨的图片,有馆员自己拍摄的,也有下载的,引导他们思考:雨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小朋友说雨是从天上来的,也有的小朋友说雨是从云里来的。館员就抓住这一回答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天上的云彩,有白云、彩云、乌云等,这也是让他们观察自身所处“天”这个自然环境。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他们大多都知道有了乌云就要下雨。馆员就进一步提问: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云在天上飘来飘去的。馆员先给出一个结论:云来自地面上的水。再根据图书中的知识进一步解释地面上的水为什么会变成云,原来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以后形成暖湿的空气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因为受冷而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云,云里的小水滴多到一定程度就只有往地上掉,这就形成了降雨。当学龄前儿童经过馆员一环扣一环的引导之后,对于大自然下雨这一现象有了新的认识,馆员继续展示一幅大自然水循环的图片。地表水受到太阳的热量形成热空气上升-凝结成云-云腾致雨-有的下渗为地下水有的成为地表水-受到太阳的热量上升。这个过程如环无端,揭示了大自然中水循环的普遍规律,如果循环过程中哪个环节有了异常就会发生干旱、洪水等。当学龄前儿童认识到了大自然中的水是循环的,馆员再进一步引导:人体中的水也像大自然中的水一样循环着。人体的心脏就像太阳一样,心阳把肾水晒热,肾水就上济心火。人体就是大自然的缩影,大自然的水循环现象也能在人体中找到。从这个意思上来讲,“天”和“人”是“合一”的。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建构相关图书推荐环节。这个环节安排在馆员带读环节之后,是为配合读书会的主题而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阅读,丰富的藏书应该是吸引学龄前儿童走进图书馆的理由之一,他们能在图书中学到知识,能在图书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花都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学龄前儿童读书会就是在引导他们观察物质世界“天”的基础上,发现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再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寻找到自身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契合点。例如,2015年3月8日的读书会,主题是雨从哪里来的?经过馆员的引导之后,小朋友们知道了雨是从云里来的,进一步知道了大自然中水是循环的,人体中的水也像大自然的水一样循环着,经过馆员带读这一环节,基本上将“天”和“人”联系起来了。相关图书推荐这个环节就是要追求“天”和“人”的“合一”,“人”在物质环境“天”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将在图书中寻找到答案。该期推荐的图书为《天气》《气象》,这两本图书都比较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其中图片形象直观,能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知识点的讲解以图片为依托,分析得深入浅出。经过相关图书推荐这个环节,图书馆的职能发挥了,学龄前儿童求知的欲望也满足了,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深刻了。从这个意义上,相关图书推荐环节使得公共图书馆成了学龄前儿童认识物质世界“天”的现象之后,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契合点。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建构小读者自己读的环节。这一环节是继“馆员带读”和“相关图书推荐”两个环节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直接检验出前两个环节的引导是否成功。学龄前儿童是读书会的主体,经过馆员的引导,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认识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呈现出的种种现象直接输入他们的大脑,由大脑转化为意识。因此,他们要去认识物质世界,要透过物质世界的现象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就产生出了一系列“为什么”。在小读者自己读的环节中,他们首先观察到物质世界中的现象,再从图书当中寻找到答案,自己读书的过程就是将发现的问题和寻找到的答案呈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读书会这个特殊的阵营当中进行的,基本的模式为学龄前儿童登上读书会的舞台向现场的观众讲解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质世界中的某一現象的,再从哪一本图书当中寻找到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的。也可以是他们在阅读完某一本图书之后,找到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再把这本图书推荐给读书会中的其他小朋友。例如,2015年1月18日的读书会,索晟景小朋友推荐了《十万个为什么》和《儿童成长全知道》这两本书。因为周末他和爸爸妈妈去了广州动物园,看了各种动物。在动物园的时候,听到有一个小朋友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看到恐龙?他知道恐龙已经灭绝了,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灭绝的呢?他想到了去图书馆的图书中寻找答案。于是,他就在读书会上跟小朋友们分享了发现这个问题的经历,然后把在图书中找到的有关恐龙灭绝的答案告诉了现场的小朋友。这个环节形式比较灵活多样,总的思路是在充分认识物质世界这个“天”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学龄前儿童读书会和图书馆的图书为载体,实现物质世界和人的合一。

以“天人合一”思想建构读书会评估环节。读书会结束以后,馆员对读书会进行综合评估,撰写工作日志。工作日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录该次读书会的期数、日期、参加人数、优秀读者以及家长的联系方式。第二部分记录该次读书会主题确定的缘由以及读书会的过程。例如,2015年4月19日读书会的主题为: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主题是上一期读书会主题的延伸,上一期的主题是:雨从哪里来的?经过上期读书会的讨论,学龄前儿童对物质世界中水的循环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期继续讨论水从哪里来的话题,通过物质世界中呈现出来的水的现象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水从哪里来的话题。第三部分记录该次读书会后的感悟。例如,2015年5月17日的读书会感悟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循环的。水是循环的,生命也是循环的,通过讨论与水有关的话题,小朋友们对水的认识加深了,能试着用循环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了。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M]. 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

[2] 邓文平,雷涛.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实质[J].江西:江西社会科学,2014(4):112.

[3] 祝薇.“天”“人”如何“合一”——论儒家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双向路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2):160.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天人合一读书会
爸爸的读书会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