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远
摘要:对《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提出了构建“方法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对象多元化”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即以设计、示教、报告等多方式替代闭卷单一式的考核方式,以学习态度、基本技能、理论知识等多个内容替代理论唯一的考核内容,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替代教师主导的考核主体。课程评价方式改革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 评价 学前教育
一、概述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学会有效的指导幼儿园的各种音乐活动。该课程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但目前课程存在着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落后等问题,使得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较差,具体表现在:
(1)重理论而轻实践。忽略了对实践技能考核,学生为考试死记理论知识,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
(2)考核形式单一。卷面成绩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学生忽略平时学习,形成了考前死记、考后忘记的情况。教师无法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
(3)评价主体局限。学生相互间缺少交流,无法形成互助式学习小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评价方法的问题导致了《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有限,须对课程评价方法做较大调整,以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素质。因此,作者探索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法,以期望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幼儿音乐教育》课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1.考核方式多元化
针对传统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死记硬背不理解、理论无法应用的缺点,课程评价改革中,考核方式变为:闭卷笔试→技能展示+音乐选材+活动设计+模拟示教+专题报告。多方考核方式的组合,实现对学生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检查。
2.考核内容多元化
为了检查学习效果,对于课程考核评价应该是持续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课程考核内容包括了对学习态度(10%)、基本技能(40%)、理论知识(50%)的考核。
通过“内容多元化”的考核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意识到以前考前死记的法宝不在适用,必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注意知识的内化与积累,最终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
3.考核主体多元
课程考评改革将考核主体由以课教师主导的单一化,变为教师、学生同伴、学生本人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化,以充分反映课程参与各方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如表2所示。
这种主体多元化评价将师生看成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彼此为师,共同构建课程考核。当然多元化的考核主体中,虽然每个主体都可以对考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但是不同的考核主体观察和考评的内容还是各有所侧重的,且每个主体在考评中的权重是有所区分的。
3.多元化评价的优点
基于多元化评价的《幼儿音乐教育》课程,其优点表现在以下:
(1)搭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閉环系统,使得主讲教师可根据反馈及时地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促进了学生教学效果的优化。
(2)基于形成性评价理论,建立了理论、技能一体化及全程式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课程评价体系,极大地满足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3)吸收了教师、学生、同伴、小组多个评价因素,并利用AHP方法设计了合理的权重因子,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结束语
从2014年7月起,对《幼儿音乐课程》评价尝试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进行试点。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课程学习效果转变明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该课程也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张春平,初建崇,胡慧.大学物理实验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4):223-225.
[2]殷雄.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16,(0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