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课堂上,教师是供给侧,学生是需求侧。学生需求是教师备课永恒的支点。教学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们掌握知识技能、进行数学思考、获得情感体验的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的学习充满信心。
【关键词】学生需求;供给侧;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32-03
【作者简介】戴艳玲,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滨海,224500)教师,二级教师。
需求是指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需的事物,是人在欲望驱动下可行的、最优的选择。在课堂上,教师是“供给侧”,学生是“需求侧”。学生的需求因人而异,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们掌握知识技能,进行数学思考、情感体验的需求。
一、学生需求:教师备课的支点
课堂上,学生提出教材中没有的问题,却没有受到教师必要的关注;学生经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课本内容,教师却在课堂上津津乐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因教师没有预设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兴趣、情感等需求,因教师不了解而未能得到應有的满足……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导致当下教学中普遍存在上述教学“盲点”。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于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新课标摒弃了学科为本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观。无论是课程的设计,还是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关注学生需求实质是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的差异可能表现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发现问题、学习习惯等多方面,主要集中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他们的个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2.满足学生需求可以催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产生。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只有“摸着”学生心中的“石头”教学,学生才会对数学有浓厚的乐趣,在乐趣中学习数学。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基于学生需求进行备课的有效策略
(一)满足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需求
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这种好奇和探究欲望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满足。
1.认识数和掌握运算技能的需求。
日常生活中,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物体,它们的数量有所不同。学生需要从这些物体中抽象出数并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学生在学习数和计算的过程中,因为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不同,往往呈现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备课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2.了解几何图形的需求。
搭积木、套圈是学生喜欢玩的游戏,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是学生的需求。学生能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等几何图形的操作活动中,不断丰富关于几何图形的表象,拓宽知识的外延。
3.整理、分析数据的需求。
学生整理书包时,会不自觉地数书、本子、笔的数量。订牛奶时,教师会公布每种牛奶的份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的统计过程是学生获得统计与概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思想的基础。
(二)满足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需求
1.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简单积累既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也很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则能赋予“死”的知识以“活”的生命和灵性,学生也会产生思考的欲望。
笔者执教苏教版二下《角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在教室里找角,唤醒学生原有的对角的感性的认识,了解教学的起点,发现学生理解的偏差,进而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了解角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是有大小的并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考的需求得到满足。
2.适时开展探究活动。
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苏教版四下《确定位置》时,这样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报列数和行数,速度越来越快。
师:谁能复述出来?
全班只有两人举手。
师:大家为什么记不住呢?
生:说得太快了,用笔记跟不上。
师:以第3列、第2行为例,怎样才能快速、简洁地表示这个位置呢?
学生开始探究,把方法记在本子上。教师边巡视边请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方法。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了7种方法。
师:请你们投票评选出一种最好的方法。
课始,学生尝试复述列数和行数,由于速度太快无法成功,由此,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到底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记录”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猜想、分析、推理。最后,学生共展示了7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并通过投票评选出最佳方法。在评选的过程中,学生需理清思路,说明原因,谨慎地投上一票,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3.提供“饱满”的时间和空间。
特级教师蔡宏圣设计的苏教版六上《认识百分数》教案中的一个环节让我深受启发。
在学生明确了“只有将两个量结合,才能比较说明”这一知识点后,师出示表1的左边两列,并提问:在这次投篮比赛中,谁投中的个数最多?
生:吴海。
师:谁的投篮水平最高?
生1:吴海。
生2:如果吴海投了100次,只投中18次呢?
生3:必须知道总的投篮次数。
师出示表格:
师:你准备如何将两个量结合起来研究?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学生陷入了沉思,接着是小声地交流,然后班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大。
师:两个量加起来行吗?为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提出用加法和乘法算出结果,很快被其他同学否定。争论的焦点在用减法还是用除法来比较上。教师始终面带微笑地倾听,不立即给予评判。
让学生回答“三个学生谁的投篮水平高”这一问题,学生往往给出不同的答案。心急的教师可能会马上提示学生,牵着学生往正确答案的方向走。蔡老师选择了等待,他相信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他不紧不慢地请6位学生发言,使他们互相启发和补充,最终离“真相”越来越近。蔡老师的等待给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时空,彰显了他的教学智慧。
(三)满足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需求
1.娱乐和交流的需求。
特级教师徐斌执教苏教版四上《平均数的初步认识》时,他的教学设计从“有趣”入手。徐老师让学生做套圈活动的裁判,问学生:“一个好裁判应该是什么样的?”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以裁判的身份不知不觉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在一次次的比赛和数据分析中,作为“裁判”的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接下来是利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环节,徐老师让学生做了一回“经理”,并问学生:“一个好经理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经理,要怎么进货?采取什么有效的经营手段?”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整合得出答案。
整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学习了平均数的知识以外,还做了评委和经理。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创设角色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快乐交往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2.创造的需求。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种创造力可能表现为丰富甚至荒诞、不着边际的想象力,他们敢于质疑并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三上《认识周长》一课时,在“探索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这一环节,意外出现了。
师:我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是什么,你们谁能帮帮我?
生:树叶的周长就是一周边线的长。
师:请你们拿出手中的学习材料,同桌之间商量一下怎样量出周长。
学生拿出剪好的纸质树叶和毛线,开始寻找方法动手测量。笔者进行指导,提醒个别学生操作的注意点。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并汇报。
生1:我是用毛线把树叶围一圈,再量出线的长度,得出它的周长是22厘米。
好多学生举手同意生1的方法。
生2: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将毛线放在树叶的正中间,量了一下大约8厘米。树叶上下两部分边的长度一样,因为是弯的,所以肯定比8厘米长一些,我估计是11厘米,所以我量出的树叶周长也是22厘米。
生2显然不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数学常识,但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虽然误差可能会很大,但是这样的求异思维弥足珍贵。学生学会“数学”地“想”,敢于“别出心裁”地“想”,教师应满足学生创造的需求。
学生需求是教师备课的支点。教学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彰显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讓他们的学习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龚雯,龚雯,许志峰,等.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杨九诠,李铁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二等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