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先生
——记辽宁省北镇市富屯乡石佛小学教师周占怀

2017-05-12 04:59◎李
辽宁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村小老师孩子

◎李 阳

■“村小”人生

乡村先生
——记辽宁省北镇市富屯乡石佛小学教师周占怀

◎李 阳

十月,收获的季节,我去寻访传说中任教村小长达32年的周占怀老师。

从沈阳出发,一路向西,周老师所在的石佛小学,就在医巫闾山脚下的富屯乡,离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城北镇市中心大约有半小时车程。

路上,关于他的“传说”,一点点浮现,学校渐行渐近,周老师的轮廓也慢慢清晰。

作为当年的高材生,他16岁考上中师,19岁毕业回到村里当老师,今年51岁的周老师,居然有32年的教龄!

在这32年里,他一直做着班主任,带了一拨又一拨的学生;一直同时教着除英语、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学科以外的语文、数学等多门课程,教学成绩始终优秀;一直扎在村小,做普通教师,教学有方、为人忠厚的他也有过被提拔的机会,可他愣是为了不当官买了一袋面送给领导,从此安心做老师,不再离开;他一直免费给学生补课,从未收取过任何费用。而他不可能富有,家里两个上学的孩子,媳妇没有拿工资的工作,自己的工资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现在的3000多元,历经漫长的32年,日子仍然过得紧巴……

在这32年里,村里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里的学生越来越少,仅存不多的村小规模越来越小,教师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学校结构性缺编,10年才分来一个大学生,还没有留下来。周老师自己也随着撤点并校,辗转了红石、李屯、石佛三个村。可不论形势有多严峻,条件有多恶劣,周围有多少负能量,周老师依旧按部就班上课,有条不紊带班。早上提前到校,天冷了为孩子们生好炉子预热;晚上延时回家,陪伴没能及时被父母接走或者住校的学生。他始终心静如水,那颗做教师的心仿佛就没被打扰过,年复一年,只在学校,只为学生。

在这32年里,了不起的他,甚至没有什么辉煌的荣誉来证明自己的了不起,一如无数普通平凡的农村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不图名利,愈挫愈强。他长在北方的农村,服务于农村的教育,如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的车轱辘草——不计较生长的条件,不介意别人的关注;春天早早发芽带来绿色与希望,秋天迟迟退场更显生命的顽强与坚持;路上有车轮碾过,有来往的行人踏过,可它反而越压越长,越长越旺,尽可能久地释放着生机。

这样的周占怀老师,未见其人,已心生敬意了。

一路蜿蜒,终于到了周老师所在的学校,富屯乡石佛小学。

学校在村里一个僻静的小院,上课时间,老式的铁门关着,院里悄无声息。水泥砌的围墙不到一人高,站在门口,校园的一切能看个大概。一排涂着蓝白相间颜色的平房,虽是如今少见的简陋,却也干净清爽。五六个房间,老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教室都在这里。

打开校门,一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教室后面黄土铺就的操场上。操场尽头的围墙上赫然一排红色大字:“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扫好地,做好操,做好人”。这“五好”的要求与表达,一如未加粉饰的墙面,朴实到原色。五星红旗在操场正中高高的旗杆上飘着,被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格外耀眼而生动。路的两边,鲜花盛开,除了教室,还有一块菜地,大葱、萝卜、豆角、白菜,恣意地生长着,都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想必是师生餐桌上自给自足、安全可靠的食材。而这条小路虽年久失修,却从头至尾都被拱形的葡萄架遮盖着,阳光穿过葡萄架,在小路上投下斑驳的图案,破旧不见了,诗意倒添了几分。

办公室里,老师们的办公桌整齐地贴墙摆放着,桌上有简单的教学用书和学生作业本。两面墙上分别写着大字“一尘不染铸师魂”“两袖清风育桃李”,是学校对老师、也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吧。黑板上大小两个表格,清晰地注明着工作重点、工作安排和学生的出缺席情况,学校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这是一所只有67名学生,分散在二、四、五、六共四个年级的不完全村小。

看得出来,这里条件虽差,可老师们做教师的自律一点儿也不差,用心做教育的劲头一点儿也不小,爱学校、爱学生的心一点儿也不少。

桌上满满两盘水果和一碗茶水已经在等我了。校长过意不去,说学校经费有限,没有钱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硕大饱满的紫葡萄和鲜亮圆润的红苹果都是老师们自家产的,苹果就是周老师早上刚刚摘下的。可在我看来,茶水虽然清淡,茶具虽是饭碗,水果虽然没有花钱,办公室虽然没有被高大上的设备现代化,但喝到的,是最暖的;吃到的,是最甜的;看到的,是最宝贵的……

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

在这样环境里工作的周老师,虽未谋面,却已经走近了。第一节下课的铃声响了,终于见到了周占怀老师。

是想象中普通而典型的乡村教师模样——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黝黑的皮肤、憨憨的笑容、礼貌的举止、慢条斯理的话语——农民的质朴、老师的斯文都在,和谐地统一在周老师身上。

几句招呼过后,不善言辞的周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塑料皮日记本——30年前,我小时候用过的那种——给我看,告诉我这是他的珍藏,是他最看重的东西。小心打开,一页页,是周老师教过的历届毕业班的学生签名。

我知道,那些稚拙的签名背后是他的记忆,更是他的经历,还是他的骄傲,是他三十多年教师生涯的浓缩。

日记本的扉页上有周老师写的小诗:“生活是一团麻,生活是一首歌。他们是我生活中的一团麻,更是一首欢歌。”诗中的“他们”当然是周老师的学生。30年来,他们一拨又一拨,一定是让周老师操碎了心,也同时给周老师带来了骄傲和快乐。

果不其然,谈起学生,周老师的幸福和自豪溢于言表。他说自己教过两代人,教过妈妈,也教过儿子。每到过年,学生的问候短信、微信不断。最自豪的学生现在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回来就会看老师。最得意的班级是91届的,半年时间,全班成绩由倒第一反转到第一,班里不少学生后来都特别有出息。现在教的五年级班,成绩也在上升。

没想到,学生的成绩在周老师心中有那么重的分量。成绩,对于城市学校的老师而言是最基本的教学评价指标,可对于条件简陋的村小而言,能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已属不易,成绩好坏又有谁在乎呢?可周老师在乎,虽然他只是一个村小教师,可他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因学校的简陋和学生的背景而降低。他始终不忘教师的本分——把书教好,把课上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上来——无论何时,不计条件,靠自己的努力,也靠自己的智慧。

可周老师对自己并不满意,他说,有的时候,老师的努力未必出成绩,话语中有些无奈。当然,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事,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包括学生自身的条件,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而周老师已经做得足够好,坚持得也足够久。不过,周老师不想贪天之功,学生“基础好的,成绩好理所当然;基础不好的,肯定要帮他们提高上来”,谦虚中透着坚定。那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对职业的敬畏和对家长的回馈。

“山沟里的老百姓都特别朴实”,谈起家长,周老师的言语之间都是满足。屯里好多人都是他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没因为淘气而挨过老师的体罚,也没因为补课给过老师钱。学生和家长都感谢他,尊敬他。平时见面,有叫老师的,也有叫老哥、老叔的。偶尔家里遇上难事,比如修墙、秋收时农活忙不过来,家长和学生都会主动帮忙;家里来了客人,乡亲们听说了,就会把自家的鸡蛋、水果送来。尊敬是互相的,朴实的周老师怎么可能不被朴实的乡亲真诚相待?而来自家长和学生的口碑,也是周老师最在乎的。

我注意到,跟我聊着,周老师的手始终没闲着,一直低头忙着:一张旧报纸,先被剪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又被沿着对角线剪开,变成了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下一节是数学课?只见他叠来折去,反复比量,认真琢磨,一丝不苟。我知道,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事,来了什么人,都不能干扰到他,都不会让他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和省略。

这样的周老师,刚刚相识,已经敬佩不已了。

铃声再次响起,接下来果然是数学课。周老师带我去见孩子们,几步远的教室,孩子们正小鸟一般欢快地从四面八方飞进去。周老师微笑地看着他的学生,又忧心忡忡地指着教室门口的外墙对我说:“墙皮都掉了,有危险啊!”言语之间,满满都是做老师的责任和爱。

教室里的黑板、讲台和桌椅都还算新,地面虽是年久失修的水泥面,凹凸不平,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刚刚洒过水,干燥的秋天,教室里仍然清清爽爽。

大约二十几个孩子,下课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意犹未尽、叽叽喳喳地说笑着,见周老师进来,立刻老老实实,安静了下来。

这节课要学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周老师先让孩子们复习了上节课学过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孩子们踊跃发言,对概念、公式倒背如流,看来掌握得不错。接着,周老师拿出之前在办公室用废报纸裁剪的两个三角形,蘸了蘸地下塑料桶里的水,先贴上一个,让孩子们懂了底和高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到黑板前面,将两个三角形的斜边对齐贴好——一个平行四边形就这么出现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目睹周老师这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对我而言,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稍加点拨和引导,周老师又轻轻移动废报纸做的两个三角形,于是,关于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关于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关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学生居然很快懂了!农村孩子对土地再熟悉不过,对种地再亲切不过,紧接着,周老师以菜地为例,出了一道应用题,让孩子们趁热打铁,计算面积。孩子们认真地做着,周老师就在他们中间来回批改着,一个学生都没落下,一个小瑕疵都没能逃过周老师的眼睛。

接下来的巩固练习,周老师从教材和唯一的一本练习册中选了几道题,孩子们接受能力不同,题做得参差不齐。对几个出错的学生,周老师随手摘下他们的红领巾,边折叠边教他们如何测量三角形的面积。

整个过程,让人震撼:条件所限,周老师不可能用花样翻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条件也无限,废报纸、红领巾、桶里的水,甚至室外广阔的菜地都被周老师“拿来”为我所用。对周老师而言,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其说是无奈,不如说是智慧,这种智慧,把村小孩子们因简陋和贫穷而造成的缺失降到了最低。

整个过程,让人惊叹:周老师没翻一下教科书——他的教科书早已给了一个没有买到教材的学生——却能准确要求孩子们看教材第几页上的公式和练习,可见对教学内容,周老师早已烂熟于心;周老师也没带教参,却落实了所有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要求,可见对于教参,周老师也早已融会贯通。在后来的交谈中,周老师谈到“吃透”教材对学生有多重要,谈到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劣,谈到不同教材对农村孩子的适应性,谈到“复习导入”和“激趣导入”对知识衔接的不同作用,谈到自己课后如何反复研究教材,如何一遍遍看教参附带的光盘……我才豁然:周老师对教材、对学生都下了怎样的功夫,他的台上一分钟是用怎样的台下十年功换来的。

整个过程,让人感动:周老师一直不急不躁,语其烦纠正。他语速缓慢,却并不嗦拉杂,简洁干脆,没有多余的话;他有足够的耐心,却并不失去原则,对想要草草糊弄的作业,绝不放行。我注意到,周老师讲课时,孩子们都用几乎朝拜的眼神盯着他,那份专注和认真,让人毫不怀疑这里会有奇迹发生,毫不怀疑孩子们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也让人忘了这里是村小,忘了这里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阳光透过不大的玻璃窗洒在教室里,在每个孩子的身上、脸上跳跃着,他们看起来是那么轻松、快乐、健康。相信因为周老师,阳光般的温暖和希望也洒在他们心里。

数学课上的周老师,严谨而智慧;而周老师的数学课,有趣又有魅力,一向惧怕数学的我,此刻竟也有点喜欢数学了。

下午,是语文课,课文是一首表达母亲对孩子牵挂和思念之情的诗《斗笠》。

周老师的导入方法依然那么特别:他把自己的手机放在讲台上,瞬间,教室里响起了宋祖英的歌《小背篓》。歌声甜美、动人,唱的是孩子对母亲和童年的回忆。学生沉浸其中,一下子被带到了母子情深的情境中,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多了。显然,周老师的这堂课是精心设计、有备而来,只是,他依然因陋就简,用最低的成本给了孩子们同样美好的享受。

其实,周老师何尝不想用更现代化的手段教学,只是农村网络不畅,好多已经配备的信息化设施难有用武之地。回忆起外出听课时看到的制作精美的课件,他羡慕不已,也很想借助那些课件,让自己的备课更方便,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周老师感慨地说。

接下来,周老师从课文标题中的“笠”字入手,带着孩子们解析生字的结构,巧妙地教着记忆新词的方法,声情并茂地领读课文,介绍文章的表达方法,联系生活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理解着诗中的情感,训练学生为每节诗概括一个小标题,再扎扎实实做课后的练习题,最后给孩子们留了作业——课本的,还有气平和,慢悠悠,笑眯眯。有调皮捣蛋的小男生不时插话,他不生气;有做题屡次出错的学困生,他不厌额外补充的……总之,循着语文教学的规律,周老师一个环节都不少,一个步骤都不缺。

我特别注意到,周老师写板书时一笔一画,不慌不忙,写出的字清楚、规范、工整、娟秀,是最适合小学生的那种,规规矩矩,让孩子们知道笔画、笔顺的基本要求,他对基本功的重视可见一斑。

我同时注意到,旁边书桌上整齐地码着一摞作文本,孩子们的每一篇作文,周老师都会用红笔认真批改。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文章构思,全批全改这种现在已被很多老师放弃的批改方法,周老师固执而认真地坚持着。相信孩子们从老师一笔一画的红色批语中学到的是比作文怎样写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我也注意到,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听不明白可以随时问,不用举手,不用请示,到黑板上写生字,都连蹦带跳的,自由民主,无拘无束。

我还注意到,孩子们背诵时,周老师一方面强调背诵的质量,要求孩子们背诵时也要动脑筋思考,想想怎么能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节诗;一方面强调背诵的速度,要求在规定时间背下来。孩子们也听话,立刻摇头晃脑抓紧时间背起来,大部分孩子在规定时间居然都背下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满是稚气的童音,回荡在窄小、昏暗的教室里,驱散着一切的不如意,只剩美好。

课文要学完了,周老师做概括总结,却不忘联系生活,叮嘱孩子们:“你们现在还小,以后长大了,就会离家,那时候就会理解妈妈对我们的牵挂。”想起周老师课间说起他在外读高中、成绩优异的儿子,想必那份牵挂,作为父亲,早已感同身受吧。课内与课外、教书与育人就这样被周老师结合得自然朴素、真诚深入。

下课了,我问孩子们:“喜欢周老师吗?”

孩子们无一例外地回答:“喜欢!”

“喜欢周老师什么呢?”

“课讲得好!”学生的评价想必是周老师最大的满足。

我跟学生开玩笑:“怕老师吗?”

学生笑嘻嘻道:“不怕!”

“老师会生气吗?”

“会的,我们犯大错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们怕老师不?”

“也不怕。”学生依旧笑嘻嘻。

也是,好脾气的周老师,生不生气都有爱,学生都懂,都感受得到,怎么能怕呢?

后来我问周老师,孩子难免淘气,当老师的,真的不生气?

周老师微笑着说:“真生气的时候就是他们不认真听讲的时候。”但愿周老师的这份心思能被孩子们早一天领会。

放学前20分钟,周老师留作业,要求在学校完成,以免加重孩子和家长的负担。

因为不怕老师,孩子们开始讨价还价:“数学能不能不写呀?”

周老师笑眯眯“以牙还牙”:“你的饭能不能不吃呀?”

这样的教育来自生活,来自日常,没有大道理,却有神奇般的力量。学生不再顽皮,乖乖写起了作业。

写了一会儿,有孩子央求:“老师,我少写一遍行不?”

周老师还是笑眯眯:“不行。”虽然笑着,语气却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看来,周老师脾气虽好,却有原则,教学上绝不降低标准。孩子们知道老师的底线,只好静下来写作业。写完数学,还主动问:“语文呢?”放学时间到了,不少孩子仍然奋笔疾书,欲罢不能。

孩子们收拾书包的时候,周老师提醒大家,路上注意安全,见到拉玉米杆的车,一定要离远点儿,免得被刮倒了。这种危险,只有农村的孩子才会遇到;而如何避免这种危险,也只有如周老师一样的乡村教师才有经验,才挂在心上。

放学了,孩子们纷纷挥手跟老师说再见,周老师依旧笑眯眯目送每一个孩子离开。之后,他穿上儿子穿过的外套,骑上普通的电动自行车,驶向闾山深处他的家——在剪草沟的山沟口,距离学校大约有17里的地方。

我们的车,在他的后面慢行,不经意间,看到周老师停下车,捎上了一个步行回家的学生,继续回家的路。在我们看来了不起的事,周老师做起来是那么自然。想必,几十年来,类似的事,周老师和学生都习以为常了;可惟其如此,才难得,才不易。

村小的一天过得好快,快到来不及跟忙碌的周老师多聊、深聊。不过,他本来就不是话多的人,但他不多的话都是那么朴实、动情,每每打动我——

课间,我曾问他,这里条件艰苦,改善不易,想过离开吗?周老师说,从未想过离开,而且因为热爱,不觉得苦;离开的机会也有,但自己适合、也喜欢在这里当老师,幸福指数高……

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当村小老师?周老师说,小时候因为老师的知识有缺陷,自己的物理没学好,特别遗憾。长大后就想当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为家乡的教育做贡献。

我又问,32年了,你得到的最高荣誉是什么?周老师想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笑着回答:“北镇县优秀教师?锦州市标兵班主任?记不太清了。”

不过有件事周老师倒是一直记在心中,那就是当年校长让他申报优秀教师,一心想当好老师的他对荣誉实在不上心,不想报,校长急了,说你不报大家都不够格,结果全票通过。“大家服,领导没有私心”,说起这件事,周老师连细节都记得。领导和同事的恩情他一直都不忘,总想着好好教书,不给领导添麻烦,“不管多难,都不抱怨,不传递负能量。村小领导承上启下,不容易。”

而现任“不容易”的龙校长也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我介绍了周老师,“上课实在,讲究教学方法,不花哨”。“在李屯时,学生最少,全校只有40多人。周老师什么都管,除了教学,还要刻钢板,印刷练习题,修房子,家访,当工友……冬天每天早上6点到校生炉子,免得学生来时灰大烟大;提前一个半小时把学校的灯打开,家长们都特别感动,远远看见教室的灯亮着,就知道周老师一定等着,早早把孩子送来,自己下地干活。学生远远看着学校的烟囱冒着烟,就知道周老师一定在,早就为他们暖好了教室。”作为同样在村小工作了30多年的龙校长,又何尝没有与周老师一样的奉献和坚守呢?“没想过离开,习惯了,喜欢这个工作,在山里,默默的”,龙校长和周老师的回答如出一辙。

最后,我问周老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周老师说有些专业性强的课因为没有老师开不了课,希望将来这些课都开全了,孩子们能学到更多,接受更完整的教育;希望村小不要消失,孩子们能就近上学,不需要离家太远……

周老师的愿望是小小的,也是大大的;是少少的,也是多多的;但无论多与少,都无关个人的利益,只关乎乡村的孩子和改变他们命运的教育。

石佛小学一日,周老师、龙校长和孩子们,都让我难忘。这里虽穷,条件虽然艰苦,但环绕它的,有连绵起伏的闾山,有清澈平静的湖水,有盛开的鲜花,有湛蓝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还有绿色的蔬菜,随手可摘的苹果、葡萄、脆枣和花生……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村小,村小里还有周老师、龙校长和与他们一样在这里坚守多年,淳朴、踏实、认真、有爱、有担当、有实力的老师们。远离城市的繁华,缺少了现代化的热闹,却也少了许多浮躁和纠结,这里的一切自然、温暖、安宁、和谐。那些在城市学校常有的师生矛盾、家校矛盾,在这里仿佛就不曾存在过。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孩子又是富有的,幸福的。

周老师几乎把自己一辈子的职业追求都给了村小,而村小和学生也成就了他的人生。德高望重的他,让我想起从前乡村学校做教师的先生们。他们热爱教育,喜欢学生;认真教书,严格育人;恪守教师的本分,坚持做人的原则;有足够的学识,更有最好的人品;有农民的质朴,更有为师的风范;被孩子们敬爱,又受家长尊重……周老师固然只是默默无闻的村小教师,但他骨子里却有着与陶行知、叶圣陶等同样做过乡村教师的教育大家们一脉相承的教育情怀。这份情怀,在今天依然珍贵,仍然值得献上我们的敬意。

(作者单位:辽宁教育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村小老师孩子
坚守村小23年,爱心留乡间
村小的时光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