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德育教育

2017-05-03 09:47程昭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个性特点自我管理人生观

程昭洪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进行初中德育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些许做法。希望能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育工作;自我管理;个性特点;人生观;学会做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29

教師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注意教育效果。德育工作应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尤显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接受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是极其重要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目标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制定这个目标时,尽可能地做到切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差异,观察、分析、综合,待“洞悉全貌”后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初中阶段的德育,应该通过加强“学会做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一、德育工作中要积极提倡“务实”“创新”精神

为了使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应配备一套既有很强管理能力又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明确其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同时联合党、政、工、学生会、青年团,多头齐抓共管,还应该积极发动学生力量,使其实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德育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去处理,情节严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绝不姑息迁就。对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抨击,压邪气,树正气,使校风纯净严明。但在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一要重“超前”忌“滞后”,校有关领导应经常深入学生中调查研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对症下药,使问题软化、消灭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对问题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待其酿成大患,“滞后”而处理,乃“亡羊补牢”,实属下策;二要重“疏导”忌“堵塞”,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多加疏导、引导、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其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切忌不问根源,不去解开问题的症结,动辄对学生罚款、处分,这种盲目“堵塞”的做法,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必使“川壅而溃”;三是要重“激励”忌“滥罚”,应激发鼓励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人人争先赶优,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经常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而不能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用尖锐的言辞挫伤其自尊心,如此定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对立情绪,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在学生思想教育中,无论学生谈多谈少,教师都认真听,并适当提点看法。由于师生双方都能讲,情感比较融洽,学生的解释使教师情况更明,教师的意见使学生易于接受。实践告诉我们,多给一些时间,让犯错误的学生说明情况,作一些解释,教师施教的针对性、可行性强些,随意性、盲目性少些,施教的情境会畅通宽松,效果也较好些。

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对“个性倔强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轻涪散漫、不踏实等特点。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对“慢性子”学生,平时能克制自己,遵章守纪,但不喜欢活动,反应迟缓、欠灵活,惰性很大,甚至常常萎靡不振。其中有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无论平时说话走路,还是上课做作业,以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等速度都不快,赶不上一般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耐心地说服教育他,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多读书多活动,多动手多动脑,经常训练读书、写字速度,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等。后来,这个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三、德育工作中还要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新旧体制转轨期,社会上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名学生就是因为受社会某些腐败现象的影响,而产生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看法。这位学生在座谈时,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疏通阻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各种活动在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寓人生观教育于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中,从不同角度,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学校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四、德育工作中强化做人教育

现在中学生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造成他们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他们缺乏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助人为乐、孝敬长辈、热爱集体却正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此,学生现状也需要我们强化做人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构建“学会做人”教育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基本思路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目标,从学生的道德现状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设计德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从而实现目标。重新构建“学会做人”教育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其合理部分,努力克服其弊端,借鉴当今中外各种先进的德育理论和经验,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目标的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我们把初中阶段的“学会做人”教育定位于“社会要求每位公民必须做到的”这一档次,即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这是因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它的特点之一是全民性。中学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即非终结性,初中阶段并不承担人才培养的终结任务,但它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这并不是降低德育要求,因为实践已经证明,一味坚持高于初中学生接受能力或连教育者本人都达不到的道德要求,这样的德育工作,实效性很差。做文明人是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而如何做“现代人、爱国的人”的教育任务就更为艰巨。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完成这项教育任务,就为一切更高要求的道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就是教育的成功。在教育内容安排上,要从学生现状出发,螺旋式上升。人的道德是在为人处世中体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做人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应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教育。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增长,由家庭扩展到学校,继而扩展到社会的。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系列道德上的困惑,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正确解决,其道德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做人教育以学生现状为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内容的安排必须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地位就行不通了。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思想教育中,注意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讲话,允许学生争辩,留给学生反思时间,等待学生自我实践,这既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体现灵魂塑造工程的特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和飞跃,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必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 526300)

猜你喜欢
个性特点自我管理人生观
人生观(一)
如何进行初中德育教育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论小学生的反应能力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