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探索

2017-05-03 11:26钟韫霞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

钟韫霞

【摘 要】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课程为试点,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实施输出驱动原则下的“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改革,以促进“卓越工程师”英语交流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输出驱动 英语教学 形成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38-02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一批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的任务之一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工程型人才。从“卓越计划”的目的和任务来看,国家对“卓越工程师”的英语交流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当前“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英语教学与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没有实质的区别,“重输入轻输出”的教学现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而关于“卓越工程师”英语能力培养的文献研究也发现,当前关于“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卓越计划”对大学英语改革提出的新挑战解读;二是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从ESP(专门用途英语)的视角,探讨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与具体教学模式构建。而“卓越工程师”作为特殊的英语教学培养对象,如何通过教学实现“卓越工程师”英语能力的发展和达到“卓越计划”的外语能力要求,是“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未真正涉及的问题,因此结合“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探讨 “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是本文的出发点。

一、输出驱动假设与“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一是大学英语课程被大幅削减课时;二是大班上课,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实践;三是教师在激励学生英语交流积极性方面遇到难题,许多学生对用英语进行交流有畏难情绪。因此,工科高校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亟待提高。然而,传统的“重输入轻输出”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重大转变,对“卓越班”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也仍然主要集中于期末试卷和一场口语考试,而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是不能仅靠期末一张试卷就能全面评价的,其发展也是“重输入轻输出”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工程人才的英语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需求分析问卷调查也显示,“卓越班”学生希望提升英语交流能力的动机还是非常强烈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卓越工程师”英语课程进行试点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显得意义重大。

研究者文秋芳(2013)针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输出比输入对英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从语言教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从语言教学模式来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我们认为输出驱动假设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英语教学效率问题,挑战的是“输入促输出”的教学顺序和听、说、读、写、译能力均衡发展的教学目标,主张语言教学要以输出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重视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与“先输入后输出”的教学程序相比,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出驱动教学有助于激活大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积累的“惰性知识”,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和实施适合学生的英语输出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学实验证明,输出驱动英语教学能在提升学生汲取新语言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动性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输出驱动“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

(一)改革目标与模式。针对“重输入轻输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教研室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工程人才的英语交流能力的真实提升”的改革理念,在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中试图加入工程行业和学术英语的内容,并把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卓越工程师教学,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输出驱动“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提出英语教学要关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问题,教学要以输出为导向,以输入促输出,以输出引导更直接有效的输入,在教学中通过语言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激活学生的“英语惰性知识”,提升学生汲取新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真实发展。同时,我们重视教学评估对教学的反馈和反拨作用,提出“输出驱动”原则指导下的教学评估,重视在评估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结合终止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优势。

具体而言,桂林理工大学特色的“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课堂(课内)。5分钟的口头报告(每次课有两名学生使用英文介绍一则中西方文化或新闻。老师根据内容提问全体学生2-3个问题)。

2.输出驱动教学(课内)。包括两个版块:一是输出驱动视听说教学,节选视频,让学生在视听视频内容后运用视频中的词汇对视频内容进行加工讲述或模仿视频人物对话;二是任务型输出驱动教学,主要以图1的教学模式作为参考:方框标示的是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椭圆标示的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单向箭头表明教师和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顺序与流程。

3.第二课堂(课外)。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U 盘,老师每周布置文章朗读(在朗读前要先听示范朗读)、情景剧、段落听写等输出驅动课外英语作业,学生把作业存入U 盘内,并于次周上交老师。朗读利用手机的录音功能记录,情景剧利用手机的录像功能记录。

4.教学考核与评估。对学生课堂上参与“输出驱动”活动的表现进行打分并做记录,对学生U盘中的输出驱动课外作业每周进行评价打分并做记录,期末进行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

(二)“输出驱动”原则下的形成性评估。具体如下:

1.教学改革之前的“卓越工程师”英语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之前,“卓越工程师”英语课程没有自己独立的考核体系,只是参加全校统一的期末考试。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中的“写作、翻译”能力可以从期末考试卷中设计的写作和翻译题进行评价,“听”的能力的评价能作参考的是期末考试卷中设计的听力考试题,难度偏易,有些学期进行期末口语考试,但口语考试难度系数较低,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起不到该有的反馈和反拨作用,而且口试成绩只占平时成绩的10%,对学生的期末英语总评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学生平时不注重课堂的有效学习时间,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锻炼英语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更不重视课外的听说训练,导致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听说能力”难有起色。

2.教学改革之后的“卓越工程师”课程考核体系。(1)平时成绩,占40%。其中,出勤占5%(旷课3次以上包括3次,取消考试资格),课堂表现占15%(学生每参与一次课堂小组活动完成一次任务获得2分,单独发言一次获得2分),课后“输出驱动”听说作业占20%(共有十次作业,每周完成一次,完成获得5分,不完成减掉5分)。(2)期末笔试(不含听力),占20%。(3)听力考试,占20%。教师在学校的I-TEST系统上布置10次听力测试,学生选择时间自主进行考试,期末时学生把这10次成绩汇总上传给老师,老师选择学生最高一次成绩作为听力成绩。(4)期末口语考试,占20%。

教学改革后的考核体系与之前的最大差别是对学生的读写译和听说能力单独进行考核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并细化了平时成绩的分值。课堂教学以输出驱动教学为主,要求学生对语言任务进行输出展示,促使他们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有针对性地精听和阅读,增强了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重视课堂表现和课后学习,较好地利用了形成性评估的优势。而且,由于明确了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作业的内容要求,细化了综合成绩的分配比例,关注了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因此达成了“以考(考核)促学”的效果。

三、输出驱动英语教学影响的调查问卷分析与建议

在实施输出驱动教学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同时,我们对“卓越工程师“实验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调查问卷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输出驱动教学促进了他们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形成性评价的运用让他们的自主学习更有目标性,尤其是对利用U 盘承载和记录英语学习过程,学生反映可以在回顾中反思自己的学习并获得成就感,绝大部分学生认同他们的语音语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听力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教师则认为形成性评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能根据学生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对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发展进行观察和分析,避免了以往以期末考试为学生学习结点进行分析的弊端。同时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的表现中反思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参与调查的大部分老师认为有难度梯度的语言输出任务和形成性评估兼顾了学习者差异,弥补了大班教学的不足。也有学生抱怨上课较有压力,课后作业过多,无法适应,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设计更合理的语言输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而对于考试方式,也有学生反映终止性考核形式(听说读写译分成三部分考)过于烦琐。

经过一年的“卓越工程师”实验班输出驱动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输出驱动教学和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英语课堂教学当前存在的“重输入、轻输出”的问题,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减小了;通过对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输出任务和U盘中记载的课后作业进行形成性评估,减少了英语课堂教学“重教学轻效果评估”问题。“卓越工程师”实验班输出驱动大学英语教学和评估模式值得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乔小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2(6)

[2]王红丽,郑佩芸.“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4(3)

[3]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15年A类项目“‘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与实践”(2015GJA237);2015广西高校科研项目“输出驱动英语听力活动对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KY2015LX135);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15年B类项目“广西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5GJB24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钟韞霞(1980— ),女,广西玉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估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云南省地方性高校大学英语评估体系改革人文性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