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2017-04-27 19:50张彩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电子商务高职院校

摘 要:研究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核心在于在实践中怎样使学生有更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认知能力。当前,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学科建设,师资和软件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弥补这些缺陷,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环节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成果的评价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实践 电子商务

当前,在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的培养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有较大的人才需求量,电子商务的学子可以弥补这样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然而,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内,学生面临着极为矛盾的处境,首先是教学上,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与实际电子商务的需求有不少的距离,这就为就业增加了难度,学校所学知识,无法快速跟上实践所需,使其难以及时调整到实践运用中来,导致了与社会的脱节,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学生就业困难,而企业的人才队伍又无法及时补充。这种尴尬和矛盾的局面,需要从我们的教学中来解决。尤其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认知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到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的水平,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

一、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面临的不足

现今中国高职院校中,实施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一般采取如下形式:首先是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综合训练,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和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由此不难看出,当前教学配置中,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比例已经趋于平等,留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时间也比较多。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却因为电子商务本身是宽泛而不够系统的,从而让实践的课程变得尤其单一,任务不够丰富,更是很难与企业结合。没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对于实践的兴趣也不是很浓厚。实践的吸引力对于学生而言还存在较低的阶段,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上不去。从一般情况看,下列几种情况是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没有系统性的教学配置

高职院校中,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虽然开展较为宽泛,然而每个教学板块都是比较孤立的,没有统一起来,因此缺乏系统性。甚至还存在着重复开设课程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还没有被整合起来,集中利用,以发挥最大作用。同时,在诸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等实训课程中,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没有一个较为理想的运用环境,学生在实施起来如同隔靴挠痒,因而导致技术很难落到实际运用中来,同时,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设置也比较繁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运营中间横挂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未能有效整合成一个统一体,导致学校的教学平台较为落后,亟待开发。[2]

2.实训课程教学不具备实战性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训课程内容更多是针对学生技能考试需求的内容而设置的,这种技能考试模拟系统中的题库内容相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紧密对接。模拟考试平台虽然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实践项目,提升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却不能增强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实战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实践的兴趣和热情。例如,针对中小企业实际真实的电子商务方案策划,网站建设,网络营销项目策划这些具备高度实践性,需要学生发挥更大实践能力的项目,往往难以在实训课程中展开,缺乏运用的环境,导致实训难以起到实际作用。

3.技能的培养不具备精湛性

电子商务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一直处在不断更新换代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在发达地区,更是成为一种主流的商业模式之一。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技术资源却没能更新换代,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上,许多老师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与市场和企业接轨。实训课程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时,很难真正掌握精湛的技术,缺乏精湛性,无法跟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许多院校的课程配置也相对零散,不具备系统性,宽泛,但并不精益,使得学生的学习没有重心,不能一以贯之,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技术自然不能精进。企业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往往是需要一专多能。专的培养上,就要求学校培养其专业化、娴熟度,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4.学生学习缺少创造性和主动性

如今的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对时间和内容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改善,然而,其教学方法和形式还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因为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否则教学将不能看作是成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是教师主导课程,学生则依赖于教师的灌输,然而这种情况在当前教学中依然没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观。我们应当注意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标准是能力,能力体现出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在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当换位思考,尽管是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然而不可缺乏的是对市场规律和社会实践本身的把握。这需要学生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以更具有主动意识的心态,多动脑筋勤思考。当然,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和教师也应当承担责任,当好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教学方法上多作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更容易激发出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使其职业技术能力和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

二、强化电子商务实际教学质量的途径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的自信,首先,就得面对人才市场的是实际情况,对实际的市场需求有所认识,对市场的人才定位和标准有所了解。以此革新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实践的调整过程中,首先应当强化学生的实践使其具备应有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加强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实际要求。同时,在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中,凡是电子商务网店运营,网络营销,网站建设,客户服务管理等实训内容,学校都应当完整的统筹规划设置教学环境,合理设置实训内容,提高综合实训的效果。

1.强化实训教学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一般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电子商务流程模拟能力,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设计能力,商务模式创新。这都是电子商务专业所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借助于对学生进行实训,在实训中引导增强学生的能力。比如说,网上银行交易的错误演示,學生可以在电子商务企业参观和调研中,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网上促销,交易,学生也可以多进行模拟实训,以增加对电子商务流程的渗入了解。在模拟的商业活动中,对商业有更生动的感受和认识。同时,学生在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等环节,也需要多动手,多操作,多锻炼。许多技术制作环节,学校提供模板,以供参考,以更好地完成实际教学目标。此外,在网页制作等环节,要努力学生努力奉献自身的头脑风暴,提出创新型的方案,然后在设计教学环节,展开实训。创新性的实训,是高职院校的课程配置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注重研究,注重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创新商业模式。

2.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打开电子商务的运用空间

对于高职院校这样致力于让学生成长腾飞的平台,首先在平台的搭建上,应当注重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有机融合,将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相互支持,长期合作。产学研,形成一条完整的资源链。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带来的是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也更加方便學生在毕业后与企业的对接。互联网同样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社会空间,互联网资源和社会企业应当开放为学生的教学平台之一。让学生和电子商务活动有更直观的接触。电子商务企业直接成为合作对象,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商务活动,这必然会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学校在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上也应当予以大力的支持,为学生的就业之路扫除不必要的障碍。

3.中小企业的实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

传统商务是电子商务学生需要有所了解的,然而光是如此远远不够,电子商务领域日新月异,发展快速,学生应当随时随地关注其发展趋势,更应当积极进入这个领域,多实习,参与实践,在书本中所学知识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从进货销售,消费,供应,交易,成本等环节,一个个的实践,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带来质的飞跃。而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是最合适的平台,学校应密切与电子商务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能真实的体验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的流程和日常经营活动,实现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完美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4.将互联网当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理想基地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相当熟练的互联网操作经验,电子商务专业需要更强的互联网商务活动的认知,对购物交易的各个环节,有十分娴熟的运用。互联网,是高职院校教学不足的重要补充,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公司为我们提供空间巨大的平台,有些实训课程就是基于以上平台进行的,如:《电子商务运营》实训,就是要求学生在其上开设网店并对网店进行运营。一来可以是对学生课余实践的丰富,同时,也能对电子商务有更直观的体验,从而提升专业上的实战能力。而网上开店,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进行商业交流,对职业和人生,都有所裨益,且将有助于未来职业规划的发展。

5.以工作任务为发出点,创建电子商务平台

学校可以组建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电子商务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平台中,体验到网站建设,设计,营销,物流,网站推广等,这些环节,都可由学生自己进行策划,执行。其中,尤其是技术难度最高的,支付环节,许多学生是无法直接上手的。而网络交易也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学生无法直接在技术上进行保障,这个学生的实践带来了障碍,而学校可以设置一个虚拟的校园银行,一个交易平台,供学生进行电子交易,让学生熟悉电子银行的相关业务,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进行安全保障,如何解决安全问题,在安全交易这个问题上,怎么样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些都只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上,才能对症下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才有可能让困难迎刃而解。

6.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意识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可以从三个板块的内容来区分,首先是认知性实践,这是要求学生在实验的演示中掌握知识和理论,并且对经典的电子商务模型和案例有深入的认识。其次,是操作性实践,这需要学生亲自动手,通过亲手操作,掌握电子商务模型,增进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对电子商务的开发工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最后是创新性质的实践时间,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有操作经验,还需要学生的思考、创新,善于运用,懂得融会贯通,将专业知识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了解新的事物,观察新的现象,找到新的商业机会。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时,注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课程学习,把学生的学习引入社会商业环境,如创业大赛,毕业设计等,都可以引入商业项目,在内部和外部相互结合中,学生能够更快地了解到一个电子商务项目的经营,管理,业务模式,技术和资本,运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力。

7.改革考核制度,提升教学水平

提升实践教学效果,还需要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脱离单一的以成绩为考核标准的办法,更注重对学生实践和操作的考核形式。尤其是创新性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实践,团队合作,这种考核方法不再是以往机械的方式,而是综合化的。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全方位的考核。同时作为一个团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也需要考核在内。

当前,经过不断的尝试之后,实践教学改革也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效果,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所增强。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对于电子商务这样操作性更强的专业而言尤其如此,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军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1(09)

[2]王宁宁.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

[3]魏丽,王蓓,李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作者简介

张彩霞(1973.2—),女,汉,湖南长沙人,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电子商务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