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两只仪器 弥补教材不足 清除理解障碍

2017-04-27 17:43潘林顺徐永明
中学物理·高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制课堂设计仪器

潘林顺++徐永明

摘 要:教材对通电螺线管磁场和“旋转的液体”器材选择的处理,有不足之处,通过自制两只仪器,能很好的弥补不足.仪器或通过老师演示,或让学生亲身体验,明显的实验现象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激发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清除学生理解的障碍.

关键词:自制;仪器;实验;课堂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3-1第三章第3节“几种常见的磁场”,对通电螺线管内外磁场如何分布,是从环形电流的磁场类推而来的,缺少实验探究或验证,学生将信将疑,说服力不足.第4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其中“旋转的液体”存在实验器材选择和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点.为此,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自制两只仪器,弥补教材不足,清除思维障碍.

一、器材介绍

1.仪器之一:塑料水瓶螺线管

[就地取材]瓶身为圆柱体的透明塑料瓶(如“富力饮”牌饮用水瓶),漆包线三米,小磁针数枚,30cm长塑料尺一只,干电池四节,电池盒一只,电键几只,导线一根,胶带一只,美工刀一把.

[仪器制作]如图1所示,在塑料瓶的中部开一个长约5cm,宽约3cm的长方形孔(照片中方孔看不清楚,插支笔显示方孔的位置),方孔的作用是为了教学投影时不反光,有利于学生在下面看清瓶内小磁针的转动情况.在瓶的侧面绕上漆包线,线距约6mm左右,过疏磁场不够强,过密透视效果不好.瓶底处和瓶颈处多绕几匝,一是便于用胶带固定,二是为了增强磁场.瓶底处用胶带贴着可上下翻动的纸质箭头,用来指示电流的方向.最后切去瓶底,便于放进直尺小磁针等,制作完毕.

[操作方法]如图2,将四节干电池、电键和塑料水瓶螺线管连接电路.螺线管东西方向放置,确保通电后,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东西方向.通电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瓶盖端是N极,瓶底端是S极.在长尺上放两枚适当相距的小磁针(距离过小两者会互相干扰),小磁针南北指向,把长尺缓慢地伸进螺线管内部,小磁针同尺一起进入,最终一枚在螺线管内部,一枚在外部,观察小磁针的两极指向;小磁针再放到螺线管周围,观察小磁针两极指向.改变螺线管中的電流方向,重复上面的操作.

[实验现象]当瓶盖端是N极时,在螺线管内部,静止的小磁针1的N极(浅色)指向螺线管的N极(瓶盖端),S极(深色)指向螺线管的S极(瓶底端);在螺线管外部,小磁针2的N极指向螺线管的S极;在螺线管周围移动小磁针,小磁针的N极指向不断发生变化.改变电流方向得到类似现象.

[仪器评估]实验室购买的螺线管一般都是多层密绕线圈,即不透明,螺线管的直径一般也比较小,放不进小磁针,不便于用小磁针检验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塑料水瓶螺线管 ” 取材广泛,学生也可自己制作,能有效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实验能力;操作简单,如在多媒体展台上展示,在屏幕上得到放大的螺线管与小磁针的画面,一目了然,有利于分析探究;塑料瓶侧面的孔,大大提高了投影效果,学生能体会到小细节的大作用.

教材以线圈的磁场合理推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如果再加上通电“塑料水瓶螺线管 ”实验的探究或验证,学生学起来就轻松自然,有理有据了.

2.仪器之二:液体电动机

[就地取材]直径8.4cm圆柱透明食品盒一只,大橡皮擦(9cm 6cm 1.2cm)一块,从废弃电瓶车电机上拆卸强磁铁(2.4cm 1.3cm 0.3cm)6块,家庭装修铜导线(直径2mm)长40约cm,漆包线(起固定作用)50cm,墨水一瓶,饱和食盐水一杯,白纸碎屑十片左右,干电池四节,电池盒一只,短导线两根.

[仪器制作]如图3所示,刀片削去橡皮边角,刚好能放进食品盒为宜,用漆包线把六块磁铁固定在橡皮擦上,且使同一极性朝向相同.取30cm长铜导线,去掉绝缘层,弯成一个直径约为7cm的带直杆圆环,直杆靠近食品盒壁插在橡皮擦的边缘(作为一个电极),去掉绝缘层的长7cm铜导线插在橡皮擦的正中央(作为另一电极),制作完毕.

[操作方法]在图3装置中倒入适量的饱和食盐水,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减小电阻,滴几滴墨水,搅拌均匀.洒上白纸碎屑,漂在水面上.插在中央处的铜棒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圆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实验现象]如图4所示接通电路后,碎纸屑随盐水一起转动起来,圆心处阳极有大量气泡产生(氯气),阴极圆环也附着大量气泡(氢气).由于墨水与纸屑一黑一白,现象非常明显.如果将正负极换接,碎纸屑随水一起反转起来.

[仪器评估]教材中“旋转的液体”的实验图是效果图,不是照片,原理当然正确,但动手做起来发现有许多不足.首先,装置不能做得大些.淘宝网上出售的特大蹄形磁铁的臂宽只有3cm,两臂之间距离也只有8.6cm,没办法做成较大的装置.其次,蹄形磁铁磁性不够强.蹄形磁铁的材料决定了磁性不够强,液体旋转不明显.第三,装置不便于投影.玻璃皿放在两臂之间,投影时液体被磁铁遮挡而观察不到,只适合围着装置近距离观察,不适宜课堂上所有同学观察.“液体电动机”克服了以上不足,装置还可做得更大,磁性也很强,可放在展台上投影,全班同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二、自制仪器使用案例分析

第4节“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课题名称本身也容易误导学生,“液体电动机”实验之前,有少数学生误以为与电源连接的导线受到力,实验后发现液体旋转起来而所有的导线没动,才知道是通电液体在磁场中也受到力,还可以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巩固最近发展区.教学建议:将本节课题改为“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电流不仅仅可以是通电导线,还可以是通电液体,以及下一节的运动电荷等,只要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平行,就一定受到磁场力.

学生学习第3节时,因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而犯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下表是教学设计片断,展示如何清除理解障碍.

塑料水瓶螺线管 问题1:螺线管中通以如图5所示电流,小磁针的两端极性如何?理由是什么? 学生摆弄右手,很快得出螺线管右端是N极,从而得出小磁针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学生给出的理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个理由也早已成为学生的惯性思维 1.巩固刚学“安培定则”;

2.学生不习惯用“静止小磁针N极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的方法,此题为惯性思维而导致的错误判断埋下伏笔

问题2:螺线管中通以如图6所示电流,把小磁针放进螺线管内部,小磁针的两端极性如何?理由是什么? 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大多数同学认为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理由同上;少部分同学认为小磁针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理由却说不清 同样的理论“安培定则”,同样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但同学们得出不同的结论.引发同学们思维冲突,激发学生争论与强烈地求知欲望.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实验

实验探究:介绍塑料水瓶螺线管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让学生在“争吵”中預期实验现象 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上讲台实验探究,观察通电塑料螺线管两端、内部以及周围静止小磁针的N极指向,图7为俯视图,瓶东西方向放置,瓶盖朝西. 1.“静止小磁针N极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是判断小磁针N极指向与磁场方向的根本方法,适用于任何磁场,如螺线管内外;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只适用于磁体外部.

图7中小磁针4的指向为什么不与螺线管轴线平行?师生继续探讨……

三、制作花絮

“通电水瓶螺线管”内部和两端的磁性很强,小磁针能很好地指示方向,而在螺线管外面中部磁性很弱,不能象条形磁铁那样使小磁针指向沿轴线方向,同事们曾想多绕匝数,可匝数太多透视效果又不好,后来干脆把这个“效果不好”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就设计了问题:图7中小磁针4的指向为什么不与螺线管轴线平行?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高,理解也透彻,教学效果很好.

制作“液体电动机”时,原来没有在饱和食盐水中放入墨水,盐水虽然旋转,现象很不明显,即使靠近仔细观察,也不宜觉察.后来同事放入几滴墨水,再加入白纸屑,既增加了颜色对比,白纸屑又作为液体旋转示踪标记,现象就十分明显了.淘宝网也有强磁铁卖,但我和学生在废弃电机上拆卸时,学生对电机的内部结构等都很好奇,或许这次制作活动的意义,多年后才能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实验.”“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可见,新课标对实验开发和仪器制作非常重视,倡导并推进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还有许多学校实验器材不足,如果师生积极利用身边物品,开发经济实用的器材,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介绍]

潘林顺,男,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省物理奥赛高级教练员.一直在一线高中教学,有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主持或参与多个省级课题,教学业绩显著,多次受到政府综合表彰.

猜你喜欢
自制课堂设计仪器
事出有因
发明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谈科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使用策略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仪器的读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