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7-04-26 00:17叶蔚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叶蔚兰

摘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在旅游类高职院校,该模式体现了理论学习与旅游从业实践相结合。在工学结合的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了挑战与困境。本文从工学结合、旅游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关联出发探讨工学结合环境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构建。

关键词:工学结合;旅游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一、工学结合模式在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发展

(一)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德兰德技术学院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式教育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主张理论传授和学员实践相结合并对教学的这两个方面交叉进行。之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2000年经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理事会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概念由此诞生。从其概念的内涵来看,这一教育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为目的,采用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目前已是世界各国高等职业院校推行的普遍模式。美國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版了针对这一模式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大学计划书》,而我国于2006年出台了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书,将这一模式作为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从目前实行工学结合模式的学校来看,这一模式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有采用“2+1”模式,即两年接受理论教育,一年参加社会实践,也有将实践融入教学中,比如一周安排数日参加实践。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院校的转型

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我国需要大量的旅游行业人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旅游人才的实质是集实践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综合人才,其中实践性更为重要。对旅游行业而言,如果无“学”,则产业将失去人才和技术资源;对旅游院校而言,如果无“工”,则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工学结合的模式满足了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工学结合的模式带来的不仅是学科教育理念和学科教育模式的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领域,工学结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理想教育与市场现实的冲突

职业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工学结合给学生带来了实践机会,让学生与社会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职业理想与市场现实的冲突。就旅游行业而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树立旅游职业理想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旅游行业,将为游客服务当作自己快乐的旅游工作者。然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旅游市场却是一个盈利导向的市场。旅游作为产业要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就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产业链的形成和游客在异地产生的终端消费带来的动力效应。同样,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和绩效考核标准很大程度建立在营销手段和营销业绩上。当经营的需要与崇高职业理想发生矛盾时,作为未来旅游行业从业者的学生在思想上势必产生困惑。当学生进入具体的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些所谓行业的“潜规则”,这些规则无论如何是与我们的职业道德不相符合的。

从旅游类高职院校近年来招生的具体情况看,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他们未来理想职业的定位有关,而职业定位则与该行业预期的收入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就把目标定位于预期收入相对高的专业如空中乘务、航空服务、导游等。即使预期收入中等的专业,学生在参加工学结合的实践活动中多少也会耳濡目染本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怎样提高额外收入的。以收入为导向的职业定位得到了强化,而思想政治教育所希望带来的职业理想提升的困难加剧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职业目标需求的矛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实、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思想政治教师的义务,然而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通过实习和见习,接触到了他们未来预期从事的行业现状,他们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将更多受到这些现实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旅游行业的收入并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另一方面,旅游行业在运营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上仍然有所欠缺。现实中旅游从业人员无正规合同、旅行社盘剥导游、导游强制游客额外支付的现象仍然存在。法律条文的无法落实使得学生感到法治、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张很遥远,同时,正是因为对行业收入的不满,诚实、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也很难贯彻。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行业背景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组成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及相关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从这些工作者的来源看,他们的政治背景远远超过了和职业相关的行业背景。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毕业于政治或行政类专业,缺乏对相关行业的认识与了解。新上岗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然而由于旅游与思政分属两个不同行业,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很少有旅游从业经验,也缺乏专业的旅游行业知识。学生在接受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后,他们更倾向于认同有着丰富行业背景的师傅和专业教师,而那些思政教育老师给予他们的感觉则是理论脱离现实。有时思想教育显得说服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学生的信赖显得不易。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构建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进入了旅游类高职院校之后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环境下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需要新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利用和挖掘合作企业的资源和文化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与企业接触提高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开展工学结合离不开与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果我们能从企业文化资源中挖掘有意义的部分,则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旅游需要深入接触广泛的地域文化,地理知识与地域文化是旅游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接触各个不同地区的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通过各个地区的带团、酒店服务、航空服务等,了解地域文化的同时可以渗透国情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浙江的吴越文化和浙商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等都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文化教育提升价值观导向。另一方面,合作企業中势必有不少优秀员工,通过对优秀员工事迹的学习,优秀员工品质的宏扬,使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中道德要素的重要性和道德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达到思想宣传的效果。

(二)延伸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现导致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学科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上,而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会相对减少。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手段。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网络技术加强对工学结合的学生的管理。校内指导教师和班主任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平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家的最新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和观点。班主任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态,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践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及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统一。全球通用的互联网不分行业,不分专业,可以为企业所用也可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可以成为工学结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平台。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工学结合的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应该具备充分的政治素养,成为学生价值观的“指南针”,更重要的是了解并且从一定程度上精通和高职专业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就旅游类高职院校来说,思政教师需要了解旅游行业。而这种了解不仅是通过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时与企业接触获得的表面了解,应该设立专门的培训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行业培训甚至鼓励他们参与旅游行业工作实践,亲身体验旅游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这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让学生信赖和信服。诚如一位学者所言,我国高校教师的培训体系中比较欠缺的是规范的指导体系以及内容集中于职称培训。

从终极价值取向上,高等院校要以树人为根本,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不仅仅是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作为唯一手段和要求,更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培养和发展的长期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以“人”作为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它不仅承担着引导人们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的责任,还帮助人们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在实践层面则需要显性学习和隐性教育,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加深对企业和社会的认识,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真正实现思想教育的育人功能。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结合旅游类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探索新的模式,思考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难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学结合、旅游专业三者之间寻找结合点,形成新的契机,从而将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王辰]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