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 李现勇
激活学生思维的几点感悟
——以“导数”情境教学为例
☉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 李现勇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体验情景、思考、质疑,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合作讨论、感知努力和教师适时诱导、鼓励下,解决问题;在课堂练习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本文以导数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为例加以说明.
情境1对于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我们都非常熟悉,如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当底数大于1时,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在底数小于1时,单调递减.那么对于一个初等函数,如(fx)=x3-2x2-5x+1,我们如何来判断它的单调性?
一次函数(fx)=kx+b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函数,其单调性可由k为确定:当k>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k<0时,函数单调递减.
在这里斜率k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对于其他的函数,我们能否找到一条与函数单调性有关的直线,利用其斜率判断该函数的单调性呢?
在这里学生自然想到了曲线的切线,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由图1和图2我们不难发现:若一个函数为增函数,则在该函数图像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均大于0;若一个函数为减函数,则在该函数图像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均小于0.
那么反向思考,欲判断一个函数在某一区间内的单调性,若在该区间内任取一点(x0,f(x0)),如果我们能够判断在该点的切线斜率的正、负,是不是就可以判断此函数的单调性了?
直线AB与函数图像有两个交点,相对于切线来说,我们不妨称之为割线,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切线与割线有什么关系?
如图3,设切线与割线有一个公共点B,什么情况下割线就会变成切线呢?不难发现:当点A向点B靠近,即x1无限接近x2时,两直线重合.
图3
从而引出教材中的导数定义:
设函数y=f(x)在x0及其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x=x0附近改变量为Δx时,函数值也相应地改变,即Δy=f(x0+ Δx)-f(x0).
函数f(x)在点x0的瞬时变化率,通常称为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f′(x0),即f′(x0)
情景3我们要想利用切线的斜率来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只求函数图像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能实现吗?
例1求抛物线f(x)=x2在x=1处的导数f′(1).
例2已知f(x)=x2,求f′(x).
例3求函数f(x)=x2的单调区间.
解析:由例2知,f′(x)=2x.
当x>0时,f′(x)>0;当x<0时,f′(x)<0.
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单调递减区间为(-∞,0).
教材例题节选:
例4求抛物线y=x2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
解析:由例1可知,抛物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斜率是2.
情景4如果已知条件所给的点(a,b)不在函数曲线f(x)上呢?即求曲线过某一点的切线,如何处理?生:设切点坐标为(x0,f(x0)),可求得切线的斜为k=f′(x0).①
又因为切点也在切线上,可得
联立式①②,即可求出切点坐标,从而求出切线斜率及方程.
由例3可知,抛物线在点(x0)处的切线斜率为2x0.
故切点为(2,4),(3,9),
所以切线方程为y=4x-4,y=6x-9.
某些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在高中范围内是无法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出,因此可利用归纳推理的办法,由学生自行得出,从而使新知识的引入更顺畅、自然.
例6已知函数f(x)=x3,求f′(x).
由例2得(x2)′=2x,思考一下,有何规律?能否得到(xn)′=?
不难得出幂函数的求导公式,即(xn)′=nxn-1.
由此引出其他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及运算法则(略).
解析:求导得f′(x)=x2-4x-5=(x+1)(x-5).
令f′(x)=0,得x=-1,x=5.所以,
当x<-1或x>5时,f′(x)>0,所以f(x)单调递增;
当-1<x<5时,f′(x)<0,f(x)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和(5,+∞);单调递减区间为(-1,5).
综上,对于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如何让学生接受起来更自然?毫无疑问,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因此在新知识的学习之初,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创设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独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适时诱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师生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主动的学习,使不同能力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接受和谐文化环境陶冶,感受人文关怀,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本文以导数教学为例,从问题情境设置的角度入手,层层递进,展开新知识点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