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语教学研究领域,关于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重要性的研究诸多,有理论性研究也有实践性研究,但都是从部分的单词语法或日本文化特征来分析,不全面。对于文化导入在日语教学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并没有一个理论整理。本论文的目的旨在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及意义来分析研究初级日语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关键词】初级;日语口语教学;文化导入;必要性
“文化导入”一词最先由舒曼(Schumann J)提出,他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是社会因素和个人情感因素,文化导入的过程决定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成败。”可见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论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国日语口语教学现存的问题来探讨初级阶段文化导入日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文化需要依靠语言进行保存和传承。同时文化是语言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制约着语言的发展方向。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Sapir(1921)说:“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拥有着不同的语言,而每种语言都反映了该语言产生的特定社会文化。因此,在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日语语言知识,还要重视日语文化的导入。
首先语言由形式和意义两部分构成。比如日语“子(こ)供(ども)”一词。所谓的形式就是按照“ko·do·mo”的循序读,按照“子·供”的循序书写。而所谓的意思即“子供”一词表示“小孩”的意思。但是“子供”一词除了形式和意义之外还包含着其所属文化的文化意义。比如在日本教育,法律,行政文书中往往写作“子ども”而不是“子供”。其原因有二,一是“供”一词让人们联想到“お供”一词,会让人感觉小孩是大人的附属品。二是“供”有供奉神灵的祭品的意思。所以,现今日本人一般采用“子ども”来表记。另外,说到“子供”一词,从日本社会角度来看,其关联着“少子化”,“保育园不足”“儿童虐待”等社会问题。
最后,提及到小孩,个人都会联想到自己或朋友的小孩。像这种个人特有的意义因人而异,并不需要提前获知,而是可以通过实际交流时实现共有。但是其所属的文化意义就必须在使用该语言前提前获知,这样跨文化交际时才不会出现误用或误解。
对于我国高校的日语学习者而言,在学习日语之前即掌握了中文和中国文化,所以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很容易就会用中文和中国文化去解读日语。这样很容易导致母语或本国文化对其产生干扰。所以,这种情况下学会的日语往往并非地道日语,而是中式日语。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文化和单词语法一样应该积极导入课堂,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地道日语和掌握难解的日语语法等。
森田良行(1995)在《日本語の視点》中指出:“言葉はそれを生み出した社会的文化であり、文化的視点を離れて言葉を考えることは生きた本当の言葉を眺めることにはならないであろう。その言語の出現、変化、発展はその国家の自然環境、社会文化、風習と密接な関係にある。”其中明确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他强调语言是创造该语言的文化体现,离开文化去思考语言是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活着的语言。同样位于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中国,虽然有“同文同种”的关系,但是实际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表达意识,和人生观自然观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日语学习的目的并非是单词和语法等知识的储备,而是通过对该语言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来提升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初级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口语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大
教师水平的连贯性和长期性。师资队伍水平决定着高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也决定着文化导入的水平。保证目的语文化导入的质量,教师是关键。
目前我国高校口语教学设计主要还是依靠课本,很大程度受课本和传统教学法影响。学生难以产生语言实践的兴趣。据调查我国高校初级日语口语启蒙教育的承担者一般是国内年轻教师,而外教一般承担初级之后的口语教学。由于国内很多年轻教师没有日本留学经验,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欠佳,缺少对日本文化的实践理解,故对文化的导入比较消极。特别是初级阶的口语教材涉及到的日本文化方面内容很少,这也是日本文化从一开始就被教师所忽视的直接原因之一。
2、学生学习方法陈旧,轻视口语课程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对专业学生的要求依然停留在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过级率。且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证书。而对于口语能力测试则没有硬性指标。学生对口语课程的重视度下降,再加上课堂教师教学重心在单词和语法的讲解,学生对口语课程逐渐失去兴趣。
三、初级口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必要性
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日本文化并没有很好的导入到口语课堂教学。日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依然由各承担教师独自决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参考体系。初级日语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可以改善我国现阶段口语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
1、初级阶段导入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日语兴趣和主动性
初级阶段口语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日语学习兴趣,故在口语教学的同时注重文化的导入,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接触日语之前,几乎对日本和日本文化的了解为零。所以,在初级日语口语课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通过实际图片或相关视频了解这些背后的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对日本文化产生兴趣,积极思考语言或文化方面内容,获得成就感;同时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去探求日本文化,通过文化学习语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初级阶段导入文化教学可有效促进日语语言学习
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章节中即提到了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所以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对文化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者在不了解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思维模式的前提下学习日语,很容易形成用母语和自文化的价值观去衡量日语和日本文化的习惯,这很不利于日语学习,加大学习难度。特别是在口语初级阶段,养成从日本文化的视角去学习日语,可以有效促进日语的学习。比如在基本寒暄语的学习过程中,“早上好”在日语中的表达为:“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但是这两者之间并非是等值关系。“早上好”一词在中文中只限于早上的问候。而日语中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在特定场合可以用于下午或晚上的寒暄语。比如说在日本公司,因工种原因上中班或晚班时,“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也作为当天初次见面时的问候语。这也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一词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意义。另外在假名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导入假名演变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假名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初级阶段,学生刚接触日语单词的时候,通过导入单词背后独特的文化意义,让学生意识到日语单词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之间的不等值性,可以实现对日语单词的准确把握和运用。总而言之,在口语初级阶段导入日本文化,实现真正的语言与文化相融教学,亦可减少母语对学习者的干扰,即降低母语的“负迁移”,增強“正迁移”,提高日语学习效率。
3、初级阶段导入文化教学可实现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日语口语会话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也成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但目前在日语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相当困难。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大多是首次接触日语,在大学短短四年时间内掌握日语这门语言本身就任务艰巨。学生学习重心偏向词汇和语法方面。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大都不善于交际。
所以在初級阶段,特别是初级口语课程中适当的导入相关日本文化,从语言学习开始阶段就接触日本文化,逐步了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模仿,模仿说日语,模仿地道的,活的日语。实现真正意义上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
四、结束语
在我国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文化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往往都设置在高年级阶段,笔者所在高校所设定的文化教学《日本概况》课程也设定在三年级阶段。这也是日语与文化教学并没有真正融合的主要原因。学生普遍存在将日语与文化现象分开理解,在日语学习中养成用母语或本国文化去理解日语单词或语法现象的习惯。而这习惯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
故在初级阶段导入日本文化尤为重要。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正确认识、将影响学习者之后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日语口语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扩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所以在口语初级阶段导入日本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开益. 论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12.
[2] 冯 洁. 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 2011(5).
[3] 周晓冰. 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7).
[4] 罗 杨, 崔新彬. 试论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J]. 教学研究, 2015(31).
[5] 周 鳴. 文化教育と言語教育の融合を目指して-中国武漢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の場合-[J]. 大分県立芸術文化短期大学研究紀要, 2015.
[6] 門脇薫. 映像作品を利用した異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語教育[J]. 日本学刊, 2013(16).
[7] Cakir,I. Developing cultural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M].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sitance Education, 2006,7(3).
[8] Sapir,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any, 1921.
【作者简介】
曾琴(1985—)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与日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