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雁汶 阮崇友
【摘要】《沧浪之水》描写了一个曾经激情地追寻天命,但最终被现实逼迫改变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深刻透露出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与金钱权利面前良知的拷问。本文从良知的坚守到良知的退让再到良知的转变这一渐变过程进行剖析,探究迫使当代知识分子良知转变的因素以及知识分子良知转变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知识分子;池大为;良知;坚守;渐变;反思
《沧浪之水》是阎真于2003年出版的一部官场小说。主人公池大为也算是一位经受现代文明熏陶的知识分子,一样也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的人生态度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理想。他做什么事都先想到两个字——良知。但是,在现实处处碰壁中池大为仗义执言却遭挨整,身有才学和抱负却无处施展,面临众多不平却无处诉说。在不断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下,他进行着精神的痛苦挣扎和裂变,他无法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良知这两个字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最后终于和世俗权力握手言和。
一、良知的坚守
1、父亲以及传统人文精神对他人格的塑造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有着自己特点的人,是由于某种传统或者范围,能够模糊地开启他的人生之路,并使他们深信有着将这种传统传承下去的责任。主人公池大为正是这样的人。池大为的父亲为了公正,为了实事求是,为了维护起码做人的原则,即便反遭诬陷,即便牺牲几代人的幸福,他还是坚持做个好人。父亲的性格和操守为池大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必然的基础。小说写到池大为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父亲收藏的《中国历史文化人名素描》一书中有12位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代表着中国传统理论道德中的“仁”、“义”、“礼”、“忠”、“孝”。最后一页还有父亲的留言,池永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当池大为翻开这些画像后血一股一股地往头上涌,那种朦胧而强烈的情感冲击着他。父亲一生坎坷,但是却坚守着做人的原则,始终不悔。父亲和那些传统文人都有伟大的精神境界,都有自己的品质,有自己做人的原则。父亲以及这种传统人文精神像从灵魂深处生长出来的声音提醒着池大为,他注定要为天下,而不只是为自己活着,这是他的宿命,更是他活着的价值。他认为做人要有良知,有了良知才能谈理想、价值、责任等一切伟大的东西,没有良知这些东西就是在空口扯淡,人生就没有意义。父亲把做人的原则视为不可亵渎的东西,同样池大为也把良知视为不可亵渎的东西。可见这种传统人文精神和家传的影响形成了池大为最初的价值观念。
2、为了坚守自我立场而放弃爱
刚刚踏入社会,从父亲和传统人文精神那里承接来的责任、良知、抱负,注定为天下而活的伟大价值观念充沛着池大为的身体,清高孤傲,超脱凡俗。他这种性格和价值观念促使他放弃了三段感情。先看第一个女朋友许小曼,高干子女,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在交往中凡事都要求池大为去迎合她,许小曼的目标是要把池大为培养为一个上等人,有上流社会的风度和情感方式。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正如池大为没有能力把贫民思想灌输到许小曼大脑中去,虽然穷,但是池大为有自己的意志。第一段感情因为池大为的不妥协而结束。分手后池大为是欣慰和轻松的,他觉得贫民也可以坚守心灵的高贵。后来别人给他介绍姜教授的女儿,并告诉他以姜教授的影响力,可以安排他留校,在北京发展也一定很好。虽然大为很想留校,但是把介绍女朋友的事和留校的事放在一块,自己岂不成投机分子了。就这样留校的机会让别人拿去了。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他还是坚定要走自己的路,“哪怕孤独,哪怕冷落,我深深地明白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厅里工作后认识了屈文琴,屈文琴追求的是那种由地位带来的高贵,而池大为却不屑于那些阿谀奉承,他想坚守他那份平民的高贵,独立的高贵,他要的是一种自尊,他不愿搞那种阿谀奉承、世俗圆滑之道。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别人低头,那自己还怎么为天下人而活?自己的良知何在?就这样,三段感情都是因为大为的不妥协而告终。其实这样的感情没有结果是必然的,这时的池大为毕竟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池大为,刚从山坳坳里出来的池大为,父亲以及传统人文精神还根深蒂固地扎在他的心里,他的一腔热血,他的不为自己,注定为天下而活的使命感在他骨子里跳跃。
3、为了良知和责任被降职
池大为以第一个研究生的身份被留在了省卫生厅里,厅里许多拍马屁的,阿谀奉承的,他把那些人都称为“猪人”、“狗人”。厅里谎报病率,拨下去救病灾的款被官员们挥霍,有钱买几十万的车,有钱吃几千块的饭,就是没钱给灾民治病。良知和责任感是知识分子在人格上的自我命名,看清事情的真相,却装聋作哑,这还是一个知识分子吗?看着这些池大为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了,沉默不仅是对良知的压抑,简直就是对他自尊心的挑战。如果再不做点什么,自己和“猪人狗人”还有区别吗?厅里绝大多数是医学院毕业的,当有一种声音向他们的良知呼唤,他们也不至于隔岸观火吧。可是,当池大为在大会上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提出来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说话,反而一个个都看着厅长的脸色来批判池大为的想法偏激。之后他成了大家的忌讳,平时处得很好的同事也开始避讳他。最后把还他从省卫生厅被调到了中医协会,对他来说是种打击,可是他不把它当做是打击,因为他做了他自己认为一个知识分子该做的事,他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此时的池大为任然可以用清高孤傲,超凡脱俗来形容,良知和责任就是他的精神粮食,哪怕别人不理解他,孤立他,他也不覺得孤独,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猪人”、“狗人”,自己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二、良知的退让
1、生活所迫,饱受考验
池大为结婚了,他还在庆幸妻子董柳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不像之前的女朋友一样好面子,虚荣,追钱逐利。但生活的潦倒让却他饱受考验,无职无权,别人可以在他面前随意摆谱,趾高气扬。分房子打低分,只能三代同居一室。董柳怀孕了,每天还得挺着大肚子挤公交上班,想把她调得近一点却毫无办法,想让儿子进条件好一点的省政府幼儿园,费尽周折求人才办成。面对这一切妻子开始唠叨抱怨,这种唠叨和抱怨给池大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压力,他坚守内心的良知和不向权贵低头的原则,却要以家人的潦倒生活作为代价。他想到任志强,任志强什么时候有过良知?可他开进口小车,不用三代同堂挤一间房。他找到了老同学胡一斌,让胡一斌用了点手段报道他三代挤一房的事,果然胡一斌的一个调查电话就帮他解决了房子的问题。其实一个人只有把手伸出来才有机会,等是等不到的,没有人会主动想起你的难处,想起你是个有良知的人。找找关系就能把自己全家哭死闹活的大问题解决了,这就是社会,这才是现实的社会。一直来,做个有良知的人是池大为做人的原则,可意义已经渺茫。池大为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人,一个有良知的人,甚至一个人物,可谁也没有因为他是个有良知的人或人物而同情或关注他。他想着要在厅里发挥才能,造福百姓,最后因为自己的良知和责任感被贬职。为什么要做好人?现在已找不到坚实的理由来解释,他只是动了点脑筋,用了点手段就就把问题解决了。是的,很多事情没他有那么难,问题是脸要放得下来,把手伸出去,要做得出,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然而,考验不只来源于家庭。毕业后的同学聚会,大为没钱买软卧,只能买硬卧,当昔日恋人许小曼在硬卧车厢找到他时是那样尴尬。聚会别人都出几百,几千,可池大为全身仅有三四百块钱。聚会场面非常热闹,从政者谈为政秘诀,经商者论经营之道,池大为想到自己一无权,二无钱,内心非常孤独,他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他一直在坚守着他的良知,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很清晰的景象越来越模糊,很明确的意义越来越暧昧。一个连对自己的家都不能尽到责任的人还怎么去想世界?他等待了这么多年,坚守了这么多年,至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等待会有什么结果。他开始觉得生存才是硬道理,才是一切。他曾经把这当做猪人的姿态,但是现在他却无可抗拒地走向这个方向,他别无选择。他得活得更好,他的妻儿也得活得更好。
2、坚守操行而不得志
大为常跟宴老师说这样这样一句话:“我并不傻,我看得见路在哪,可就是迈不出去”。他现在三十多了,如果一直等下去,那就更没机会了,他得为自己找条路,可是这时的池大为毕竟是池大为,他骨子里的那些良知責任、使命、理想还在他内心晃动着。政府没钱给百姓治吸血病,政府官员却拿着公家的钱大吃大喝,却有钱买几十万的车,大为觉得自己参与了调查吸血病就应该为村民负责,沉默就是与那些他一直鄙视的人同流合污,他不能沉默。可是当他把投诉信准备好的时候受到董柳的强烈阻止,连他一向认为脱俗的宴老师也阻止他。被逼之下,他放弃了为民讨公道。毕业时,他满腔热血,满身抱负投身社会,不为自己而活,注定为了天下,他觉得那是他的宿命,可现在不用说天下,就是眼前的一点困难他也解决不了,他只能看着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能沉默。良知,他坚守了这么多年,得到了什么?妻儿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更别说他的志向与抱负了。他觉得他的志向离自己越来越远,他得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新反思父亲的坚持是否正确,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
三、良知的转变
1、清高孤傲抵不过钱和权的重要
儿子被烫伤,因为无权无钱,池大为是那样的孤立无助。请车送儿子、办住院手续、交住院费,一件事情都要求助于他过去一向不屑的人才能办成。他觉得他愧为人父,失去了保护儿子生命健康的权力。一切清高孤傲,此时斯文扫地,这就是世界,他不愿意这样理解世界,也拒绝了许多年,可是在这生与死的边缘地带,他无法再做出另一种理解。他说:“我思索了很久,沿着任何方向去追问这个世界,都会遇到精神上的阻击,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这件事给了他致命的精神打击,彻底摧垮了他精神防线上的最后一个堡垒。权力、金钱——这些他过去所否认的东西,此刻已对他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精神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至此,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要把过去的自己埋葬”“把过去的自己杀死”,“那些圣人们,就是一些抗拒者,我仍然崇拜他们,但是我再不能跟他们过下去,对世界,我无能为力,我有权力放弃,我只能如此,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这是我的理由,也是我的解脱,我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那些猪人,还有狗人,其实是聪明的人,幸福的人。”
2、与世俗原则握手言和
当他看透了这一切时,他决定要改变。他渐渐地开始了所谓的“进步”追求。即“舍弃了道义人格和良知,顺从了可亲可近可悲可鄙的现实主义”。他出卖同事尹玉娥以获取马厅长的信任,又告发了舒少华的“倒马”计划以表忠心,他绞尽脑汁去揣摩马厅长的意图并帮他完成了博导夙愿,又极尽陷媚之能事,要给马厅长建立功绩陈列馆。得到马厅长的赏识后,他平步青云,如鱼得水,连升三级——科长、处长、厅长,一年之内换了两次房子,好处如潮水般涌来,最后他上任卫生厅厅长之后,建议马厅长离任出国考察,巧妙地清除了权位上的一个障碍,最终在厅长的宝座上独揽大权。此时的他深深地感到,钱和权这两个俗物以前自己鄙视,但是现在自己却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因为他已经上路了,明白世俗的游戏规则,参与就是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池大为在物质上成功了,但是他也意识到他的责任感、理想和价值观在丧失,他的良知在逐步沦陷,可对于这种沦陷他只能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因为现实要求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四、对池大为良知转变的反思
池大为曾经激情地追寻天命,坚守着内心的价值理念,但最终还是被世俗所改变,曾视为不可亵渎的良知还是转变了。首先,池大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同样也摆脱不了中国古代的大部分士大夫所具有的封建时代典型的依附型人格。这种人格表现在政治上的依附皇权、热衷仕途。正由于此,他缺乏一种“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19世纪以来,传统文化一直处于不断被颠覆、消除、重构的过程中,但这种热衷仕途的官本位思想一直没有被消解。加上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他们往往渴望入世,通过获得一官半职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使得许多人越发看重权力的地位,以至于在强大的外在压力来临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犹豫而最终放弃抵抗,甘于沉沦。池大为刚开始自命清高的天下情怀在世俗的权力、地位面前一点点消解失散。而当他获得权力之后,越发体会到了权力魅力,也就是在这种权力感的满足中,他之前坚守的使命、价值、良知等等变得虚无。所以这种依附皇权、热衷仕途的依附型人格是导致池大为良知转变的一大因素。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池大为从父亲那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责任感、使命感、良知和人格意识。他并以此为精神阵地,以理想主义、人格的独立和高贵的强者的姿态与现实生活中庸俗抗争。但他这种抵抗使得他在生活中举步维艰,他感到了孤独,感到被抛弃、被轻视。是的,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现实中的价值建立在钱与权的基础上,而这对于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许多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矛盾,这将在生活中对他们形成巨大的伤害力。当他为了自我的坚守付出各种代价,最终这种坚守却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不被别人认可,甚至为了成为一种虚无时,他自问这一切坚持的必要何在?池大为在绝境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再誓死坚守传统精神的价值理念,他举起枪宣布“杀死过去的自己,重新做人”。然而他在转型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的价值观,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以功利性为事物的衡量标准,最终,官运亨通,财源广进,春风得意,但他转型过程的完成也宣布了池大为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话语权的丢失。
《沧浪之水》反映了当今部分知识分子的现实遭遇及其心态,揭示出他们在现实逼迫下向世俗权力的投降和良知的转变。《沧浪之水》正是通过池大为的形象揭示了知识分子的悲哀,虽然他也经过了痛苦的心里挣扎,却也最终成为了时俗的妥协者。西方有一种说法,叫做“知识分子死了”,是指在当代技术化、市场化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渐渐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世俗化与功利化成为一部分人的主导价值观。当代一些知识分子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资源的枯竭”带来的精神上的“彷徨无地”。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不动声色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将每一次现实挫折下主人公的内心变化都描写得真实可信、细致入微。这不但使读者不会简单地指责主人公,而且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对现实和对世界严肃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阎 真. 沧浪之水[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20,201,160,250,263.
[2] 孙建乐. 臧文静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坚守什么——读阎真《沧浪之水》[J]. 小说评论,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