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04-17 02:49彭文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素养培养

彭文其

摘 要:数学素养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也就是讨论问题时有“条件概念”意识,分析问题时有“函数多因素”意识,论述问题时有“逻辑推理”的意识。语言是人们联系外界事物与大脑思维的桥梁。人们无论是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论述问题,都要用到数学语言。

关键词:数学素养 数学语言 培养 策略

语言是人们联系外界事物与大脑思维的桥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正是这种错误的意识,造成了学生不善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和自己的想法,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作为数学老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对小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培养策略进行阐述,试图通过数学语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1]

一、生活中的“阅读素材”,激活数学语言,培养数学素养

引领学生走进数学语言情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重视数学语言培养,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2]

1.以直观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语言

“數学是一种语言”。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根据学情,重视直观教学,在课堂内为他们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想像、表达各种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凭借直观的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语言。[3]

2.以趣味性的探究方式,享受数学语言

笔者认为在数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成为数学语言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享受数学语言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编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回来后,过起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他觉得生活很平淡,要到东海龙王家去玩玩。于是他把八戒叫到身边:“我去东海龙王家住些日子,你好好看家护院,给你40个桃子,吃10天,得计划着吃。”八戒连忙说:“太少、太少。”孙悟空说:“多给些,400个,可要吃100天。”八戒想了想,急忙说:“太少、太少。”这时,孙悟空提高嗓门说:“给4000个,够多的了,但要吃1000天。”八戒刚要答应,可一想,又嚷了起来:“太少、太少。”心情愉快是学生顺利认知的心理基础,而愉快的心理因素往往是由情境引发的。让学生去探究“太少、太少”这其中的奥秘,学生自然能体验到数学语言的妙不可言。此外,如此美妙的数学语言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语言交际与实践活动中。

二、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的模仿力很强,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如:在教“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前面同学们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由老师讲,学生听,转为学生讲,老师听,使学生在“听与讲”的氛围中发展思维,形成数学语言。

三、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投入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授新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4米6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4米就是400厘米,4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4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四、在教学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勇.关注对小学生数学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数学素养培养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