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7-04-15 14:33徐春婷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教学课堂

徐春婷



基于慕课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徐春婷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被解构和创新。思政课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承担巨大压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探讨思政课引入慕课与翻转课堂必要性的前提下,研究二者在思政课改革中的关系和融通,提出基于二者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

慕课;翻转课堂;角色定位;解构;重塑

随着网络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的工作模式、学习范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技术重塑了当今教育生态环境,“互联网+”理念已经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和发展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被解构和创新,教育者迫切需要研究互联网时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改革问题。

一、思政课引入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互联网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巨大变动,多元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激烈交锋,社会主义核心主流意识形态遭遇挑战。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公共必修课,涉及全体大学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

传统思政课班级制教学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教学环境。依据李维特(Levitt Theodore)提出的“四因素”理论来看,技术变革会引起人员、任务和组织结构的联动变革[1],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必将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一是海量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二是教学进程突破了时与空的限制;三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突破性转变。这些新变化促使共性化教学与个性化需求、被动式接受与主动性学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政课教学面临严重危机。

作为思政课教学对象的大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普遍深度参与网络、社交媒体的交流与互动,是互联网世界的忠实追随者;其追求无束缚的个性释放以及选择自由,有着强烈自我主体意识。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与传统思政课的同质化是格格不入的。需要主动打破僵局,重构和谐优良的思政课教学生态环境,打破旧模式的封闭和桎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在思政课中的有效融通

慕课与翻转课堂是两种不同现代教学改革理念,慕课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慕课(MOOCS),又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基于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新型学教理念。慕课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包括课程讲授、在线讨论、问题测验、考核与发放证书等环节,成为信息时代催生的教学模式。慕课以其开放共享、便捷高效、海量资源等特性迅速风靡全球,加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定位,为广大热爱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理念和专家级成长平台,同时课程内嵌入的大量新媒体元素备受大学生接纳和喜爱。慕课的迅速崛起直接影响着当今传统教育格局,加快了高校教育改革求新求变的步伐。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预先录制授课视频来取代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并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要求学生课前自主观看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2],翻转课堂重构了学生的学习流程,迥异于“课内讲授,课外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规划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说,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师生交互式学习和问题探讨,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学效果令人乐观。

思政课引入慕课和翻转课堂,不是对传统课堂的推倒重来,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探索,是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变革。一是充分利用慕课优势,搭建开放便利、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碎片化、移动式多种自主学习选择,实现教学全方位互动、融合、互补。二是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突出优点,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低端教学内容通过慕课实现学生自学,高端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实现知识延展和深化;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的管理和指导,保证课外学习进度和质量,为课内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将慕课和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全面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在互联网时代开辟思政课的发展空间。

三、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思政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

互联网+背景下建构思政课新式教学框架需要结合办学层次、办学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素养等多方面因素,学术界已经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和理论阐释。本文主要从两个关键点开展研究:一是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转型和重新定位,翻转课堂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3];二是思政课教学框架的结构与重新设计。

(一)角色转型和重新定位

1.角色意识提升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主动内化的过程,不认同仅通过外部力量对学习者进行强行灌注。传统课堂教学的“一言堂”现象严重损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抗和抵触。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将彻底打破课堂单一“话语权”局面,充分提升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和主体地位,实现教师和学生二元和谐共存。角色服务意识的提升将会对本职工作有全新的认识,以服务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是彰显对教师身份所承载责任和使命的认同,同时也彰显了敢于创新、自我解剖的认真态度。翻转课堂模式下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仅不会削弱教师地位,反而会获得更多真心的尊重。

2.角色功能扩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构整个教学过程,十分关注课下环节知识积累和习得。学生课余学习过程是知识成长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而现实中教者往往是处于缺位状态,这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相左的,这也是传统教学过程被忽视的环节。加强课堂四十五分钟之外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有助于及时答疑解惑,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内化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角色功能局限,全方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互联网时代弥补了过去由于技术不足造成的教学无法施展的缺憾,师生可以通过微信、QQ、蓝墨云等媒体平台进行实时文字、语音、视频互动交流,实现课上课下教学无缝对接。

3.角色技能加强

全媒体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式教学理念和手段正在逐步渗透到高校课堂并产生巨大影响力。智慧树、超星、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辅助教学平台和资源中心应运而生,这对当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前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来说,掌握新技术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出于思政课本身特殊性所造成的思想上的故步自封以及长期形成的历史惯性,讨厌甚至拒绝用新技术破坏课程严肃性;二是思政课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积累,无法使用以致无法获取新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时代在变,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利用教学改革提供的机遇,成为此方面的开发者、建设者和整合者。

(二)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塑

1.慕课平台择取与建设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诸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都已经开通了思政课慕课平台,效果显著,对其他高校慕课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由于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存在差异,不同高校思政课教学都有自身特点,思政课慕课建设既要追求同质化,又要考量自身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专业水平、学生素养等多种因素。以高质量高水平示范平台为蓝本,创建符合本校特点的思政课慕课平台是必然的科学选择。

慕课平台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坚持“内容为王”,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慕课倡导碎片化学习,教学内容被分解成若干知识点。为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准确高效完成知识习得和内化,应当合理配置科学的教学资源。一是教学微视频。以知识点为教学目标,提炼教学内容,讲清说透,精心制作十分钟左右视频;二是学习素材,围绕知识点,精心搜寻和创制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学习素材主要类型有富文本(教案、文学作品、应用文书资料等)、图片、声音、影像(电影、纪录片、短视频等)、课件、互动游戏等。通过合理搭配,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学习的延展和深化。其次坚持“沟通至上”,加强师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交流通道和途径建设。开通慕课不是意味着放松管理,翻转课堂不允许课外教师缺位。师生问答和线上讨论是慕课不可缺少的两个模块,教师应时刻关注,及时为学习者解疑答惑。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和表达,实现知识内化和自我认同。最后坚持“考核为本”,加强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建设。通过课内练习、阶段测试、中期考核、总结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构建一整套过程化考核模式。通过综合学习时间耗费、学习完成进度、学习讨论参与度等技术指标,来量化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教育者和管理者要进行实时监控,做好各类异常防范措施和解决预案,加强对异常学习者的原因查找,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2.混合式课堂创建与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梳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提升课外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课内与课外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课外学习是课内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一是学生有任务,通过慕课平台或者教育在线等,学生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进彼此互信。课内教学是课外学习的补充和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内教学迥异于传统课堂,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传授,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互联网+”造就了突破性的学习革命,网络学习、移动终端学习成为新时尚和新热点,通过E-Learning系统、QQ、微信、蓝墨云等平台,创设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指导、知识共享型、互动型的虚拟学习中心。处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关系影响着高校是否能够保持与大学生在同一阵线,直接决定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双向并举是唯一可行的解决之道。一是慕课只是一种工具,是教育知识呈现和传授的一种方式,需要加大教师团队的介入力度和广度,在恰当的距离内给予学生关注和指导;二是线上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线下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即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知识的延伸和价值塑造。线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丰富线下活动形式,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开设专题小课堂;学生自发组建讨论小组,开展定期讨论活动;教师与学生多多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交流;开展辩论、征文等第二课堂活动等。

四、结语

教育教学研究无止境。近几年,关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学术探索向技术研究、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动态研究、批判性研究等方向不断扩展和深化。对诸如思政课课情、校情、学情等具体问题缺乏关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理念必须植根于具体教学土壤,加以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1]马颖楠,黄中梅.组织变革综述[J].特区经济,2015(4):105-107.

[2]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3]刘艳斐,乜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61-66.

G41

A

1672-4437(2017)02-0018-03

2017-04-27

阜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29);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2014SK01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6zy096)。

徐春婷(1981-),女,安徽亳州人,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