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试论高职课堂教学倾听的独特性与技巧
李 伟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高职课堂的教学倾听既具有教学倾听的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这个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倾听对象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以及厌学的特殊心理。高职学生课堂上不愿意倾听教师讲课,教师在学生消极学习态度影响下也不愿意倾听学生。针对这种状况,高职课堂的教学倾听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做出调整,要具备耐心、诚心和细心三个要素:还要做到身体、心理和言语三个参与,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学倾听,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学生;特殊心理;教学倾听;三要素;三个参与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在谈论到教学课堂时,认为课堂“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1]。这段话指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技能就是倾听。教学倾听适用于任何一个教室,也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学生。目前,国内对教学倾听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对大学本科课堂也有所研究,但对高职课堂鲜有专攻。高职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惯相对较差,因此,研究高职课堂教学倾听,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学界对于“倾听”的认识比较一致,有代表性的是加达默尔,他认为倾听的本质是将“言谈的所有段落在一种新的统一方式中来理解,言谈就是被说出去的语言,而不是语词”。[2]国际倾听协会对倾听的定义是:“倾听,是接收口头和非语言信息、确定其含义和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3]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听见”等同于“倾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人甚至认为倾听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技能,以至于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项技能。研究表明,一段十分钟的口头陈述,一般听众往往只保留了一半信息,可是在48小时后,往往只能记住大约10%。由此可见,“听见”和“倾听”是有区别的。“听”是人体感觉器官接受到声音的一个生理过程,这是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行为。而“倾听”除了有耳朵的参与,还需要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以及用心感受。所以说,倾听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归根结底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学倾听的当事人是学生和老师,其实质是双方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在教学倾听中,既有老师对学生的倾听,也有学生对老师的倾听,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然而,在高职课堂的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做到有效倾听,这和高职课堂的独特性有关。
倾听是当事人双方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愿意倾听的基础上的。可是当一个人的情绪过分焦躁或遭受挫折的时候,他是无法正常倾听的。如果没有发生以上的状况,他还是不愿意倾听,原因就是:他完全没有倾听的意愿。而这种心理上的拒绝来自于情绪上的障碍,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个人主观偏见。在高职课堂中,教学倾听的节奏经常会被打断,师生之间的倾听无法正常进行,这和倾听对象的特殊心理有关系。
首先,这和学生的心理有关。对于国内绝大部分学生而言,高考都是终极升学目标。中小学生正朝着这一目标奋进;本科生似乎比较满意地达到了目标,而高职学生虽然就读的高职也属于高等院校,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利者,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以至于在大学期间的求学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些学生对高职教师倾诉道,在中学期间就是学业上失败的孩子,经常受任课教师的批评与漠视,而认为教师心存偏见,因此不满,宁愿疏远课堂,自我放逐,甚至完全放弃学习。课堂上高职学生不再注意倾听老师讲课,不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倾听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愿意倾听教学的高职学生,由于之前自主学习的意识稍显淡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倾听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与教师的互动等并未被完全挖掘出来。这就造成了高职课堂教学倾听的不流畅。
与此同时,教学倾听也与教师的心理有关。高职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学习效果不佳,部分学生还对教师怀持有敌对心理。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感受教学的愉悦,难以体会人生价值和工作自豪感,容易导致高职教师心理上的失衡,形成怠惰心理。教师只顾自己的备课与教学,无法将教学调整到学生需要的角度,只是在预设的角度中唱起了“独角戏”。久而久之,学生不倾听教师,教师也不倾听学生,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心墙,这种隔阂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降低了课堂效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收获,教学倾听呈枯竭状态。
针对上述这种状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唤起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作为学生,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关注的事项当中,“倾听”占有首要一席。因为教师的倾听意味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就构筑了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陶行知说过:你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不知道学生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好他。所以说,师生之间的沟通决定了教育的有效性,只有倾听才是教学工作的最佳切入口。高职教师在实施教学倾听时要有所侧重,要特别讲究倾听的三要素,即耐心、诚心与细心。
(一)耐心是教学倾听的基石
耐心是教学倾听的基石,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得以进行下去的基本保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能沉浸在优越感之中,不能以权威者自居。教师要放低姿态,耐心感受学生的心理,才可以真正实现侧耳倾听,感同身受。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能够站起来勇于表达、勇于发言,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教师常常希望发言者的表达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声音洪亮。事实上,在高职课堂上,很多学生的回答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声音不够洪亮,语言表达具有模糊性。此时,不太善于倾听的教师可能会失去耐心,继续提问下一个学生。殊不知,教师的这一行为可能就挤压了学生的自信,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回答确实糟糕,在同学面前出了丑。如果教师换一种做法,把本来提问两个学生的时间,花在一个学生身上,耐心倾听学生并不流畅、并不确定的表达,学生会切实感受到这股爱的力量,感到自己切实被关注了。所以,耐心倾听的本质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二)诚心是教学倾听的根本
教学倾听要诚心,要真实自然,而不矫揉造作,教师不能为倾听而倾听。卡耐基曾说:“专心倾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在高职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问了某个学生,学生站起来的一句话是:“老师,刚才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的这种心不在焉的状态当然是不合适的,可是,如果某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老师却来一句:“你刚才说的是什么?”这显然更加不合适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诚心倾听的教师是不允许“左耳进,右耳出”这种状况发生的,分心是影响有效倾听的最大障碍之一。只有心怀诚意、兴致勃勃地倾听学生,学生才会心情愉悦,在这样的氛围中才会有良好的交流,以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细心是教学倾听的升华
在教学倾听中,只有耐心、诚心还是不够的,因为倾听的目的是为了流利,为了互相认识与理解,所以教师在倾听时还需要一种能力:细心。细心的教师不仅能够听到学生的言内之意,还能够听到学生的言外之意。教师能够运用其细心,解读出学生的眼神、动作与情绪,以至于能真正体会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比如,在高职课堂内,很多学生在答问时,眼神或者迷离,或者挑衅,或者不屑,细心的教师要能从这些不同的眼神中挖掘出学生此时的心理和并未表露的期待。正所谓“交谈就像接发球训练一样,如果倾听者不能稳稳地接住说话人的‘发球’,交谈则无法热烈地继续下去。”[4]所以,认真、细心的倾听是交流的内驱力。在高职课堂中,学生的表达经常会有语义模糊、语义不畅的毛病,如果教师不够细心,就会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反之,细心的教师能从学生混乱的逻辑中理出思路,能从学生模糊性的语言中抓住要点。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的倾听是一种思考,是主动参与性的思维活动。
高职课堂的教学倾听要有效进行,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高职教师倾听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融入一定的“参与行为”,即:身体参与、心理参与和言语参与。
(一)身体参与
作为教学倾听的听者,教师的身体参与意味着通过身体姿势向学生传递一种态度,表明在听学生说话。在身体参与中,首要注意的就是直面学生。如果背对着或侧身对着学生,学生会认为你并没有认真在听。可是当你直面学生的时候,你的脸和身体没有四处移动,这说明你并没有被窗外或其他东西所打扰。其次,直面学生也要恰到好处,要巧用眼神。如果教师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学生,这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心慌意乱。良好的目光接触应该是将视线投在对方额头与下部之间的范围中,缓缓地上下移动,或者只是远望着学生上身的某个部位就可以了。再次,身体参与的最后一点是适当放松。固然,放松并不意味着态度松懈或无所谓,而是意味着你对学生的言语表现出兴趣,身体的放松能让学生感受到。
(二)心理参与
心理参与指的是倾听者不仅听到了言说者讲到的内容,还要参与到非言语中的行为,比如言说者的表情、手势、着装及其他身体特征。教师心理参与的首要切入点就是培养自己倾听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在倾听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言论,要及时清空自己大脑中其他问题的干扰。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持情绪的中立,不能被学生过分情绪化的表达而左右,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言语中的信息。最后,心理参与还要避免打断他人的发言。当然,对于倾听的双方,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全然相同。既然是要参与到交流与倾听中,就忍不住会发言,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适合发言,什么时候只是稍微插入,或者绝不开口。
(三)言语参与
虽然在教学倾听中,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的言语,但并不意味着沉默。教师可以运用某些言语来推动交流或鼓励谈话。首先,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嗯”“哦”“喔”等语气词鼓励学生不断地讲下去。这种方式既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十分明显地说明你有兴趣在听。其次,在销售领域中有一个著名的“先肯定,后反驳”的原则,教师可以适当借鉴并运用在教学倾听中。即使高职学生的回答问题或言语表达有欠缺的地方,教师都不适宜直接予以否定,而是应当找出学生言语中的闪光点,比如学生的声音比较悦耳,学生的观点比较新颖等,在对学生予以鼓励之后,教师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这种说话方式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原则。第三,教师可以在学生的陈述中迅速地找出关键性词语加以重复,这也是能鼓励学生说下去的有效方式,因为它真的能证明你是用心在听。最后,言语参与还要去教师擅长运用反馈性陈述,例如用“你觉得……”“你认为……”的句式来对学生言语之中隐含的内容与情感做出解释,表现出你对学生的真正地、深层次的理解。这是在向学生表明你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来看问题的。
高职课堂的教学倾听既有一般教学倾听的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高职教师必须将倾听意识扎根于心,努力提升倾听技能,在课堂中将耐心、诚心、细心融入教学倾听中,做到身体、心理、言语全方位的参与,以期推动自主课堂的建设,并进一步深入学生内心,重塑学生心理,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指数和职业素养。
[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8.
[2]加·达默尔.论倾听[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9(1):18.
[3]许肖辉.倾听是一种艺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51.
[4][日]片山一行:超级倾听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42.
G712
A
1673-9884(2017)10-0088-03
2017-08-20
李 伟,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