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班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17-04-15 10:47刘世斌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易班价值观教育

刘世斌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易班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刘世斌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易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媒介,逐渐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和价值观争夺的新阵地。文章将从实证的角度对其推广方式、活跃程度、内容供给、影响范围和社区属性等不足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构建产品体系、融入教育过程、打造兴趣社区、强化队伍建设、调配行政资源进行了对策分析,以期高校教育者和行政人员能用好、用活、用巧“易班”这一新兴教育工具,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

易班;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困境;对策

新媒体让“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享聚光灯”的大众传媒时代成为可能,而“易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趋势变革下的思政教育主阵地、思想引导主战场,更成为当前高校引导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场域。文章试图通过解析“易班”平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耦合过程,针对运用“易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之策。

一、“易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耦合

“易班”(E-class)是2007年起由上海市教卫党委主导,依托上海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设计研发的一个网络虚拟社区,也是当前教育部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经过近十年的长足发展,“易班”已成为以全国高校师生为使用主体,为其提供教育教学、生活资讯、文化娱乐服务,并融入了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主流应用功能的综合性互动网络社区。

“易班”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载体,与之新媒体属性息息相关:一是“易班”的开放性促成了价值观传播的时效性。“易班”覆盖了网页、手机、电脑等多重终端,且资源丰富、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正面的、积极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可以实现无屏障传播。二是“易班”的灵活性促成了价值观教育的多元性。“易班”可以运用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全媒体的表达方式展示思政工作者所希望呈现的教育内容,通过 “声、光、电”调动“眼、耳、手”,让价值观教育通过丰富多元的呈现形式入耳入心。三是“易班”的匿名性促成了价值观引导的实效性。在“易班”上,高校师生均可通过“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方式注册富有个性的社区ID,并通过跟帖、投票、转发、点赞等方式表达个人观点、提出利益诉求,构建了自由、平等、互动和开放的师生交流渠道,让价值观引导更为精准、直接。

如何有效扩充延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理论难题;如何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囿陷的实践困境。“易班”平台的出现,恰恰破解了这两个痛点,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载体和教育工具。

二、“易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分析

“易班”作为一个年轻的、新生的网络文化工程项目,尽管经历了近十年的迭代发展,但其大规模广泛引入web2.0互联网运作思维并实现产品细化扩充,也不过是短短近三年的时间。对此,“易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些许问题和困境。

(一)推广方式:行政性刺激逆反心态

自2015年9月至今,“易班”借助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推广措施曾引发过大面积反弹。有别于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微博、微信的口口相传,也非基于QQ等社交媒体的用户使用习惯,更非建立于贴吧、论坛等传统媒介培养的用户粘性,“易班”的推广具有浓烈的行政色彩。[1]部分试点高校(如上海电机学院)将“易班”班级的活跃度EGPA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或者采取措施在奖学金评定细则中,将在“易班”上发布的文章数量、互动频率和参与程度作为参评依据;部分新入选试点高校为完成推广考评条件,强制要求在某日前必须实现既定安装量和用户数,必然导致青年学生产生一种“被接受”、“被代表”的反感情绪,而种种行政摊派的方式也引发了外界的强烈质疑。[2]如网文《不注册易班就拿不到毕业证》引发的轩然大波,被当作是继英语四六级证书和毕业证间关系脱钩的又一次历史倒退,又如2016年1月广西各高校发布行政命令部署“易班”,结果学生自发发布微博话题“易班滚出大学城”引发了近百万的讨论,新浪微博长文《中国特色的强制性社交网站——易班》也被疯狂转载,点赞数超6000次,都折射出“易班”在推广策略上的不足。

(二)活跃程度:政策性扩大地域差异

“易班”在进行战略部署和推进时,有的放矢选择了试点省份和高校,而根据试点数据反馈的结果来看,其活跃度要明显高于非试点单位。上海是“易班”的诞生地,也是推广最为成功、用户最为活跃的地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复旦大学等先驱试点高校基本实现了利用“易班”发布信息、联系学生、管理活动等全部功能。根据一篇2015年4月名为《“互联网+教育”兴起,“易班”注册用户超 230万》的网文中援引的数据,在四川、福建、广西、甘肃等省份的共建高校,累计拥有了230多万实名注册用户。在这些试点区域的高校中,大多数是由团委、学生会下辖的学生干部在维系运营,所以从中积累活跃时长、参与频率“获益”颇丰的学生干部又成为新的讨伐对象。在其他非试点高校中,虽然通过一系列推广办法让账面的“注册率”数据因注水而非常漂亮,但“使用率”却萎靡不振,长期存在“僵尸用户”的情况——很多师生被迫注册后根本不再登录,信息发布依然以快捷迅速的微信群为主,资料共享也依托可在线预览转发的QQ群共享、网络云盘进行,就连最基本的活动新闻和活动信息依然首发微博,以便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此外,“易班”用户陡增造成技术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因技术原因导致的校方验证不通过、手机验证码接收不到、邮箱找回密码迟迟未得下文,而磨灭了青年学生的使用热情。

(三)内容供给:趋同性引致产品冗余

“易班”既是一个教育主题进行思想引导的社区,也是一个由教育客体进行内容创造的开放平台。换言之,“易班”必然要有高质量的产品输出,才能吸引青年学生留驻,而非在诸如人人网、超级课程表等同类产品间完成用户迁移。然而,现阶段的“易班”仍充斥着大量的从微博、微信、QQ空间甚至竞争对手人人网上转载而来的内容,而且其中一些内容被反复刷屏,充斥于时间线上让人倍感多余、腻烦。观其内容,多为《不背一个单词!只要一周四六级轻松550分的方法》《思修老师哭了!马哲原理必考题目,不转不是中国人!》等打着学习名号却带有明显功利性的文章,或者“百年某大,思修不挂”“信春哥,不挂科”等临时抱佛脚式的祈祷,又或者“某大耻辱,校内竟然惊现如此不堪的一幕”等充满色情性和挑逗性的内容,没有任何营养和阅读价值。相比之下,真正在“易班”首发和原创的内容少之又少,偏好“大杂居,小聚集”的青年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专业的垂直内容平台,如二手物品使用“淘宝闲鱼”的转手率要高于“易班”的“跳蚤市场”,而专业知识问答社区“知乎”所给出的答案质量和效率也要明显高于该虚拟社区。上述功能和定位比“易班”更为细化精确的功能性社区抢夺了“易班”的用户流量,且很多时候“易班”还被贴上了“内容转发二道贩子”的不光彩标签。

(四)影响范围:官方性削弱传播效能

“易班”上发布的内容,其影响力大小与学生关注的话题呈密切相关。作为一个集合了学生思想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校园资讯信息、文化活动娱乐等众多功能的网络互动社区,追求“大而全”的同时,也让“多而杂”成为广受诟病的槽点。如前所述,青年学生主动参与“易班”生态建设的参与度不足、自主性不够,导致“易班”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电子公告板”,校方只是单纯将校园网站上的规章条例和校内新闻复制黏贴了事,其语言生硬、立场官方、表达刻板,仅是传统公文通稿的转述,缺乏学生气息。在此背景下,反而是诸如评优评先细则、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标准、校园活动比赛通知等与青年学生利益切身相关的内容,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为大量的点击率和访问量。然而,若是班级例会、党训心得、团支部日记等原创内容,则可能发布数月也无人问津,影响力寥寥。此外,“易班”采取网上虚拟建班的形式,以当前的运营效果视之,更像是班级QQ群的功能升级版,但活跃度却远不及此,其中大多数班级用户只关心自己学院、自己学校内部事务,对其他地区、其他高校发布的官方“新鲜事”往往无动于衷,也导致一些校外的比赛、讲座等资讯无法得到大规模宣传。

(五)社区属性:局限性缩减社交圈层

“易班”是一个典型的强关系构成的虚拟社区,其中班级成员的联结方式高度依赖于现实关系。换言之,拥有稳固的现实关系是“易班”班级能够笼络成员、维系运营的基础和前提,如此强关系才得以存续。但看似稳固的强关系背面却脆弱地不堪一击,只要班级成员还能通过课堂上课、团日活动、院内比赛等方式发生线下联系,则包括“易班”在内的线上网络友邻关系就将被淡化和稀释,或随着时间增长而流失——本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舍友,一两件小事当面沟通比在“易班”上“隔空喊话”更具效率;本是交集不多言谈甚少的同学,若在“易班”上相互点赞互评,难免落得虚伪之嫌;本该三言两句布置完成的任务,发布于公众平台的“易班”上却要想着如何遣词造句,也让学生干部不堪其扰。因此,“易班”更多时候成为班级班务的补充,而非首选方案。更严酷的现实在于,一旦现实社交关系出现破裂或重组,作为“易班”命脉的网络强关系便难以为继,一旦实习季、毕业季过后,很可能本就门可罗雀的“易班”班级内就更为冷清。[3]可以说,缺乏固定的、稳定的用户流的“易班”平台,一旦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

三、运用“易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对策

易班虽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主要困境亦不少。对此,提出了相应之策。

(一)构建产品体系,做好内容支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借由“易班”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出,自然需要各种柔性、隐性的网络文化产品,否则大而空洞的价值传导只会适得其反。一是挖掘校内特色资源。由高校党委牵头,把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生活服务、创新创业、图书报刊等各种资源有机融入“易班”,实现教学发展成果共享;由学工处牵头,鼓励学术大腕、教学名师、思政杰青、优秀辅导员、学生典型在“易班”上开设专栏,用平凡的身边人身边事勉励青年学生;由教务处牵头,整合软件工程、平面设计、媒体运营等优势专业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易班”应用,做好项目落地。二是整合校外社会资源。联合网络科技开发公司,举办“易班”轻应用开发竞赛,以赛促建,由学生自主选题和设计基于“易班”开放平台的轻型APP,既能满足基层需求,又能激发参与建设热情;联合资本风险投资公司,成立“易班”产品孵化工作室。实行公司化管理和考核,工作室负责“易班”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发布和推广,按劳发放薪酬,使之成为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育人平台。[4]

(二)融入教育过程,做细关键环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易班”作为一项新媒体化的教育工具,自然应该融入教育全过程,确保真正落实落细。一是做好群体细化,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区别化注册。本科生数量庞大、行政班级集中,较容易统一调动,故可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注册;研究生专业分散、人数较少,班级粘合度相对较低,可考虑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注册,开展在线班会、在线团日、班干部选举等活动,确保“人人在编,时时在线”。二是做好宣传推广,营造“爱班爱‘班’”氛围。[5]广泛利用校内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电子滚动屏、横幅海报等,结合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推广,让“人人懂易班,人人用易班”成为校园新常态。三是做好意见收集,依托“易班”平台开展专项调研。用活用好“易班”的投票、群组讨论功能,以使用频度、使用效果、使用满意度为考察重点,广泛收集意见并与开发部门做好反馈跟进,完善社区功能。四是重视功能开发,创新班级管理。联合软件工程、计算机开发、新媒体运营等专业,开发特色拓展开放APP,让学生可在“易班”中便捷查询课程表、学习成绩、奖助学金评定、就业招聘信息等内容,实现校内资讯共享。

(三)打造兴趣社区,做大宣传阵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易班”的发展和商业公司相比相对滞后,若要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实现逆转,则应考虑在差别化、异质化上有所突破,凭兴趣聚合的特色“吸粉”。一是变通校园活动参与形式。[6]过去的课外活动多以行政化方式层级动员,线下组织摊牌的方式引发颇多不满。若将活动的宣传预热、报名抢票全置于“易班”之上,则可根据学生兴趣有的放矢实现定点投放,也可以精准匹配票务资源,尽可能减少废票、假票的浪费。二是把握关键时间节点,踩点办好线上活动。开学初利用新生好奇心旺盛的心理特点,策划诸如新生风采展、宿舍装饰大赛等,吸引新生入驻“易班”;各月份根据重大节庆策划专题活动,如一月举办“最浓年味在我家”晒年货大赛,二月举办“情人节要‘易’起过”校园恋爱季活动,六月举办“诚信备考,易班留名”考试月诚信教育专项,确保月月均有激发活力的校园活动;毕业前举办征文大赛,鼓励毕业生们晒出和“易班”的故事,号召毕业生将大学的点滴回忆上传至“易班”的免费相册和无限网盘中,保持用户粘性。

(四)强化队伍建设,做实组织保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易班”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发挥好人力资源优势。一是成立协调省域内高校“易班”工作的指导中心,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召开高层会议,高屋建瓴地制定好省内高校“易班”推广和校本化战略;通过策划组织开展省内高校青年学生“易班”线上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关注度;二是成立各高校“易班”工作分站,做好上传下达。[7]通过举办校内“易班”主题竞赛,推广青年学生自主设计的具有“易班”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省内其他高校“易班”工作站负责人碰头,共同总结、学习、借鉴工作典型,交流工作经验;三是成立专门负责“易班”日常运营管理的学生组织,做好执行反馈。通过各类专题讲座、技能实操,完成对各学院、年级和班级的“易班”管理员的媒介素养培训,建立交流总结制度,定期编辑发放各学生组织“易班”工作简报,在群团、学工系统中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五)调配行政资源,做强制度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易班”的运营是一项长期、持久的项目,需要利用行政这双“无形的手”进行资源调配,做好制度保障。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各高校除保障该校“易班”试点顺利支取上级部门划拨的项目经费外,还应尽可能争取校内配套专项经费,并为“易班”工作站提供场地、办公设备等配套设施,对工作站的宣传、推广、培训、会务等方面产生的有关费用做好财务预算,实报实销。二是出台工作细则。根据本校中心工作和优势学科资源,研究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易班”建设推广工作考评标准和执行细则,特别是建立各二级学院、工作站的活跃度网络实时排名系统,推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三是抓好典型示范。设立专项奖金,奖励积极推广、成效斐然的“易班应用示范站”,将该示范站经验及案例汇编成册,不定期派出优秀示范站学生参加对外培训活动。同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易班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获评者可享有易班专项研究课题优先申报权,调动基层“易班”工作站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诚然,“易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载体的有益探索,其仍处于建设期、成长期和推广期,还存在些许不足。但是,高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化浪潮不可逆,故唯有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方能让“易班”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阵地、校园人群的精神家园和积淀校园文化的热土。

[1]梁莉.法治视域下易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1):75-78.

[2]杨瑞香.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载体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盛婉玉,李辽.网络虚拟社区中大学生人格异化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1):117-121.

[4]陈志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创作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133-136.

[5]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5-117.

[6]盛婉玉,李辽.网络虚拟社区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31-32.

[7]梁妙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68-69.

G641

A

1673-9884(2017)10-0012-04

2017-08-15

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大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立项研究成果

刘世斌,男,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易班价值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的价值观
题解教育『三问』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